• 正在播放:黑客帝国-正片(上)
    当前位置:首页 科幻片 黑客帝国

    黑客帝国

    评分:
    0.0很差

    分类:科幻片美国1999

    主演:基努·里维斯,劳伦斯·菲什伯恩,凯瑞-安·莫斯,雨果·维文,格洛丽亚·福斯特,乔·潘托里亚诺,马库斯·钟,朱利安·阿拉汗加,马特·多兰,贝琳达·麦克洛里,安东尼雷派克,罗伯特·泰勒,阿达·尼科德莫,罗温·维特,塔玛拉·布朗,纳塔莉·特珍,比尔·扬,克里斯·斯科特,纳许·埃哲顿 

    导演:莉莉·沃卓斯基,拉娜·沃卓斯基 

    猜你喜欢

    • HD

      星际之门

    • HD中字

      缉魂

    • HD

      2012

    • HD

      月球2023

    • HD中字

      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

    • HD

      猩球崛起

    • HD

      念力

    • DVD

      第九区

     剧照

    黑客帝国 剧照 NO.1黑客帝国 剧照 NO.2黑客帝国 剧照 NO.3黑客帝国 剧照 NO.4黑客帝国 剧照 NO.5黑客帝国 剧照 NO.6黑客帝国 剧照 NO.16黑客帝国 剧照 NO.17黑客帝国 剧照 NO.18黑客帝国 剧照 NO.19黑客帝国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不久的将来,网络黑客尼奥(基奴李维斯 饰)对这个看似正常的现实世界产生了怀疑。他结识了黑客崔妮蒂(凯莉·安·摩丝 饰),并见到了黑客组织的首领墨菲斯(劳伦斯·菲什伯恩 饰)。墨菲斯告诉他,现实世界其实是由一个名叫“母体”的计算机人工智能系统控制,人们就像他们饲养的动物,没有自由和思想,而尼奥就是能够拯救人类的救世主。  可是,救赎之路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到底哪里才是真实的世界?如何才能打败那些超人一样的特勤?尼奥是不是人类的希望?这是黑客的帝国,程序和代码欢迎大家的到来。.

     长篇影评

     1 ) 多年后重看,发现第二第三部以前完全没看懂

    实际上,Zion同样是一个虚拟的系统,我将它称为Zion世界或Zion系统。而不是什么real world。仔细研究Neo和创造者Architect的对话,你会发现导演已经把这个事实交代的清清楚楚了。
    Neo正是从单手挡乌贼开始怀疑Zion世界的真实性的,所以他见到先知Oracle的第一个问题就问挡乌贼是怎么回事,Oracle让他去找Key maker以同Architect见面。Architect告诉Neo,他设计了Matrix世界,并且失败过好几次。后来一个“人类直觉检测程序”——也就是Oracle提出了另一个方案,也就是现在采用的方案,即让99%的人仍然生活在Matrix里面,这些人对世界没有什么怀疑,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还能选择,这些人运行的不过是系统编写的有人类特征的代码而已,没有什么自主意识;另外1%的人自主意识比较强,总是对Matrix产生怀疑,于是系统内核Source构建了Zion世界,让这1%的人生活在里面。Zion世界里的人总是试图从Matrix世界里解救出对Matrix产生怀疑的人,其实是帮助系统从Matrix里清除掉不稳定因素。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产生救世主程序——The One,The One是Source编写的可以运行在Matrix和Zion两个系统中的程序,他负责搜集有bug和异常的那些程序并把他们集中到Zion。然后The One在Oracle的引导下见到Architect,Architect照例给他两个选择,前五任救世主都出于悲悯天人的情怀选择了重建Zion,这样Zion被毁灭,系统得到稳定,同时救世主带领从Matrix中挑选的16个男人和7个女人重建Zion。顺便说一句,Neo和Trinity之间的爱情也是先知安排好的,所以她才告诉Trinity她将会爱上救世主。先知冒险的设计利用爱情的未知力量来进行系统升级——先知说过:Architect不过是一个系统的平衡者,他总是希望系统能回到最初的稳定状态因而不断地利用Zion排除bug和异常并重建Zion;而先知Oracle与Architect恰恰相反,先知总是试图打破这种平衡,让系统在未知的混乱中获得新的源泉,从而完成系统升级。创造者总在打补丁,先知却想升级,所以第三部最后一幕创造者一上来就问先知你这游戏是不是玩的太危险了——Neo由于爱情与前五任救世主不同的选择,Smith病毒的疯狂复制以及在Matrix和Zion两个系统中的传播。如果Neo打不过Smith,那么病毒将全面侵占系统,系统崩溃,当然所有人都死去——当然Smith和Neo不过是同一段程序的两种表现形式。Neo明白了以上事实,也就获得了在Zion世界中的超能力(Zion世界是模拟真实世界建立的世界,是真实世界和Matrix世界的中间层,第一部中Neo明白了Matrix世界的代码本质从而获得Matrix世界中的超能力),在第三部中与系统核心Source作了交易,即帮系统干掉Smith,同时保存Zion世界而不将其毁灭。最后Neo和Smith同归于尽共同湮灭,系统顺利完成升级,先知得到了胜利。至于新的系统中有没有the one程序就不得而知了。但系统会遵守承诺保留Zion世界,同时给予那些想出去的人“自由”——想离开Matrix的人和想离开Zion的人,当然,除Neo外还没有人明白Zion世界的本质。
    顺便提一句,Neo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他确确实实是一个人,这一点Architect跟他说了,另一方面在他这个人的载体上运行这the one程序。当the one程序和病毒程序同归于尽共同崩溃时,Neo在Zion世界中的意识即不复存在,但他的肉身仍然在生存着。
    我觉得这部电影其实不是讲人类和机器的斗争,而是讲机器文明进化升级的过程。Smith反复在讲,任何事有始就有终,人类文明已经终结了,现在是机器文明,而它正在进行着进化。结尾时创造者问先知到底这种稳定和平能持续多久——指升级后的新系统,电影里是阳光普照一片光明的样子——先知回答说越久越好。实际上这只是先知的良好愿望,装过机的人都知道系统重装或升级后都会有一段性能非常好的时光,但随着时间推移系统bug漏洞会越来越多,运行速度会越来越慢,还会感染病毒木马什么的。可以肯定新系统最终还是会陷入问题当中。当然,按照Smith讲的有始就有终,机器文明肯定也有它的终点。如果我来拍续集,我就会拍机器文明的终结和新的文明的诞生。

     2 ) 【黑客】

    自99年《黑客帝国》上映,全球史无前例的刮起了一阵“黑客”狂潮,最时尚的电影理念、最酷的演员造型、最豪华奢侈的特效场景吸引了全球了众多的影迷,包括我在内的众多观众仍然对从电影院中走出那瞬间的惊呼记忆犹新:电影竟然可以这样震撼人心!黑客帝国这股狂潮愈演愈烈,伴随电影产生的派生品相继问世,黑客迷们趋之若鹜欣喜若狂,配合电影发行的电影短片、电影动画、电脑游戏甚至服饰、文具都是激动的黑客迷执著的追逐。 成功电影的为制造商带来了惊人的丰厚利润,面对这部投资成本过亿(美元)的电影,制造商难掩内心的兴奋坦言:《黑客》一、《黑客》二每投入一美元的成本,就能为他们带来至少十美元的纯利润,并且乐观的预计《黑客》三上世之后将为他们赢得《黑客》一、《黑客》二收益总和的1.5倍,粗略估计约三十亿美元,实际情况是:《黑客三》仅在北京地区预售电影票前三天,票房就突破了200万人民币。 转眼间这么久过去,《黑客》钓足了全球黑客迷的胃口,影迷们非但没有遗忘黑客帝国的神话,反而更加狂热。把2003年命名为“黑客之年”更是理所当然。为了报答全球影迷的厚爱(为了杜绝、防止盗版)《黑客帝国3-革命》选择了零时差的(更加商业化的)运作方式---2003年11月5日《黑客帝国-革命》在全世界同步播放。 2003年11月5日又一个神话诞生了!唯一不同的是,这个神话永远不会破灭! 二、诸神之精神支柱: 看《蜘蛛侠》到结尾的时候,那个肥胖的小个子男人居然也郑重其事的站在星条旗面前,不禁哑然失笑。 有时候我觉得美国人挺幼稚,他们是这样乐衷扮演救世主的一群,从不掩饰自己的欲望眼角眉梢写满野心,动不动就拿国旗当个事,星条旗恨不能插的满世界都是。 好莱坞在屏幕前不厌其烦的把美国人装扮成世界宪兵,全人类的精神支柱,恰是凭借了“heal the wrold”这样的勇气,《黑客》的筋骨救世主the ONE –NEO问世了。 三、百家饭-千种滋味: 1)我一直不赞成《黑客》是给全世界影迷的厚礼这种说法。先是有人站出来高呼:《黑客》不属于文科生。我要补充的是:严格的说《黑客》系列属于年轻人,属于那一群年轻的电玩爱好者。 不是反感特效,但是《黑客》系列中美轮美奂的特效最终喧宾夺主,Neo成了配角或群众演员多少有些失望,与其说观众们在观看电影不如说一群玩家陶醉于电玩游戏中。这样华丽的特效是奢靡腐败的,避重就轻忽略了剧本情节甚至演员的演技(一件皮大衣、一幅墨镜、一张面无表情的面孔?),我眼中电影辉煌的时刻已经悄然离去了,现在电影依赖特效如同鱼儿需要水,如同《终结者》《哈利伯特》《指环王》《古墓丽影》,例如《终结者》中两个机械人的打斗甚为突出,观众的感觉如同嚼蜡(早不是鸡肋)。 很久以前我是怀着多么激动的心情观看《辛德勒的名单》啊! 过分的依靠特效和电脑制作对《黑客》本身就是个强烈的讽刺,人,究竟是不能离开机器的,哪怕一部电影。 2)沃绰斯基兄弟这对导演搭档在有限的时间内试图传达灌输太多的内容,《黑客》系列吸纳了各电影届的各个精英共同完成这理想。 武术指导袁和平重担压肩,屏幕上Neo、Smith扭扭捏捏白鹤梁翅,中国拳法讲究:精、气、神,我是一点都没有看出来,当然这并没有什么大碍,时下流行暴力电影,《Kill Bill》《查理的天使》同样让女人同样舞枪弄棒,电影中是不是应该加入:此电影纯属虚构,小朋友不可模仿!的字幕呢? 《卧虎藏龙》中余秀莲望着怀抱中的李慕白恳求:给我一点希望!这就是我眼中的中国文化,她是绵延的,包含底蕴却不抑扬于神色中的,不能揣测也不要妄图将传统的中国文化与其她交融。古文如此、诗词歌赋如此、茶道如此、中国功夫也如此,除非高山流水、松鹤互映、白云深处这样的境界,中国功夫的精髓不能被好莱坞机械人理解并同化。 3)哲学理念的介入无疑是《黑客》成功的元素之一“波德里亚”“苏格拉底”“柏拉图”“庄子”“圣经”“宇宙起源说”等词语在诸多在影评中频频跃入眼帘,其中有一篇影评的标题是:前文明世界的宇宙辩证。我绝对没有批判他们的意图,这些影评都写的很好,有如坠深渊迷雾的错觉。 《黑客》放映后,一位外国记者专门写了一本书记录并整理了电影涉及的哲学理念因此一抛走红。影迷们惊呼:啊!这样伟大的电影!电影加上了耀眼的光圈,电影中出现的门牌号对应的《圣经》告诉我们。。。。。。出现的车牌号《圣经》告诉我们。。。。。。主人公的名字揭示了。。。。。全世界因《黑客》系列掀起了哲学狂澜。 如同深奥的电影一样,影评们或教材或骈体文一样深奥。 你会发现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感受,黑客迷狂热执著的不停迷惑、探索、发现,上纲上线怕是必然的结局(让我联想起了矩阵中被机械迷惑的99%的人)。电影终究不是教科书,不需要扮演传教士的角色,倘若电影和观众都偏离了自己的坐标和方向,电影如何娱乐大众呢! 四、结束?开端? 耐人寻味的是《黑客帝国三-革命》中出现的“革命”是复数形式:revolutions! 那暗示:革命(神话)刚刚开始,革命(神话)仍然要继续(矩阵经过第六次升级,将更加强大,who is the next Neo?)! 《黑客》中有一句对白很经典:Neo,你要透过腐败的肉身观察本质! 电影永远是电影! 震撼吗?那也不过是一部电影!

     3 ) 宁财神,您别丢人了。

    看到宁财神在骂《盗梦空间》,说太难看,理由是:用了一个小时解释设定,能不难看吗?接着他又说《黑客帝国》就很好看,特别的简单易懂。回想起,财神加入电影编剧圈后的《大笑江湖》等著名作品,我悟了,你丫原来是真不懂啊。
    很多人说《盗梦空间》是一部高智商电影,其实不至于,这是一部很容易理解的设定型科幻片,设定说的非常清楚明白,绝大多数的人都应该看的懂。但这不是缺点,而是优点!这是一部商业片,当然要受面对大众。《盗》不但发挥了诺兰的个人风格,也达到了商业上的成功。情节既有嚼头,又不至于难以理解。
    而《黑客帝国》可不是一个动作片啊,财神诶。如果说,《盗梦空间》是用了一个小时讲设定的话,那我告诉你,《黑客帝国》用了三部曲才把这个设定讲明白。

    机器人控制人类产生能源,建立The Matrix,但是人类总有问题,不是大面积死亡,就是有觉醒者反抗,而且系统也会产生病毒。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它们设计了一个复杂的能够运转正常的完美系统:

    1,在The Matrix中最接近我们这个世界的世界之上,再建立一个世界。觉醒的人,比如主角身边的那些反抗分子,觉察出系统存在的时候就会逃到这个世界去。两者都是虚拟世界。
    2,部分病毒找专门NPC收集。
    3,设置先知,救世主的角色。告诉所有觉醒者一个关于救世主的寓言,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先知负责引导救世主,引导他清掉系统病毒,领导反抗者。再一举清理掉这些隐患,就好像我们清空回收站一样。
    4,按照分法不同,你可以说这部电影是个三层世界或是四层世界,但绝不是一个虚拟世界一个现实世界的关系。

    OK就算以上观点有争议,这部片子依然是一部非常复杂的科幻片而不是一个披着科幻片外壳的动作片。。。
    财神啊,我真的真的对你无语了,你竟然还说自己的技巧已经很好了,竟然在“麦基对话中国电影论坛”上胡扯,人都丢到国外去了。天啊,看看你的作品表打分吧。
    我看你还是去写情景剧吧,电影很危险的。

     4 ) 自由,何谓自由?

    我又恢复了周末熬夜看电影的“好”习惯。之所以要熬夜,是为了要等同宿舍的人都睡下,一片安静之后,可以拉上帘子,关了灯,如同自己的mini影院一样,抱着电脑看电影。优点显而易见:不容易受打扰、可以投入的看电影、也很享受……缺点就是,看了动作片之后,基本上就意味着你只能通宵了。
     
    《黑客帝国》上映之初,我对动作片几乎全无好感,也厌恶看那些打打杀杀,因此虽然知道此片风头极盛,也并未看过。加之后来LYP的配音版说是让帅得掉渣的Neo登时变成了“衰”得掉渣,便更没有去看的欲望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某些改变,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这学期开学,别的不说,先买了Matrix三部曲回来看。珍藏版,附加内容相当多……问题在于……我需要用DVD机才好看,等回家再说吧。好容易逮到一个第二天早上不必早起的周末晚上,于是决定趁着宿舍的人都睡了来看,结果一看,好家伙,今晚别想睡了,于是来写影评吧。
     
    ——————————正文开始——————————————
    若是没有杜车别“变形金刚——矩阵的外化,黑客帝国之后机器文明演化的历史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1ca59301000912.html)这个帖子,我大约是不可能会想起来要看Matrix这部电影的。更因为我多少也得到了剧透,大约是知道整体剧情的。所以,在开始看电影的时候,就没有将它看作是一部动作片;而是把它当作了一部蕴含着哲学意义的热闹电影来看的。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觉:某一天醒来,觉得生活中好像有些什么东西不对劲,但仔细思索,又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又或者,看着自己生活中的一切,总觉得是陌生的,自己是不属于其中的?Matrix的故事开头,其实就是这样的。
     
    好像一切都不对劲了,好像总有什么地方出错了,好像……你感到了一种怪异。随后,很快地,你被告知,其实你一直生活在梦中,现实的世界是那么的残酷、冰冷、决绝……
     
    关于Matrix的剧情,我不想说太多,因为此时再说就已经不是火星或者冥王星的问题了,根本已经是半人马Alpha星(旁边的Cybertron行星)的问题了。但令我不由得沉思的是塞弗,这个第一部里的反角兼丑角对女主角崔蒂妮讲的话。他知道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自由,却无力承受这种真实和自由带给他的压力,为此,他宁可放弃这种自由,放弃真实而转入虚拟,向那些奴役他、利用他的东西(虽然说雨果·威文的演技相当出色,但就剧情而言,实在无法称他为“人”)妥协,并且自愿地享受这种奴役和欺骗——十分高水平的欺骗。
     
    人,如果放弃了自己的自我意识,放弃自由,放弃真实,那么他就已经不再成为人。他只是一个巨大机器的一个零件、一节电池,微不足道,用过即扔。《逃避自由》中,也提到了一个名词:机械趋同。人生而自由,但这种自由仅仅只是一种被动的自由。当人意识到这种自由的时候,他与整个世界的原发纽带就被完全割断了,他原本作为一个共同体成员的生活也就被打断了。他因此会感到孤独、恐惧、孤立无援……
     
    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在第一时间做出的反应都是:逃避,逃离这种令我们感到恐惧的自由,重新找到一个群体融入进去,因此就可以不用再害怕或是恐惧。然而,这种“融入”,仅仅只是对自由的逃避,他们的不安全感并未就此得到消解,反而如影随形地跟在他们身边。这种不安全感时刻折磨着他们,令他们不断地去“融入”更多的群体,试图得到安全感,这种尝试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并一次比一次严重,最终会导致人的精神完全崩溃。
     
    所幸,我们自身存在着强大的自我保护机能,可以在我们努力去“融入”的同时说服我们自己相信自己已经完全成为了某个团体中的一员,并让我们以愿意为这个团体赴汤蹈火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惜为证据,证明我们的团结和强大。并且这种机制会使我们去嘲笑那些无法“融入”的人们,令他们感到局促不安,并且让我们深信自己是健康的。
     
    但事实上,这种虚假的融入感就好像建筑在沙子上的高塔,看起来华美坚固,实际上却极容易被推倒。而人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丧失了自己的自由,更丧失了自己的自主意识,让自己完全成为整个机器上的一个零部件,并且还为此沾沾自喜。我想,我们长久以来教导的“螺丝钉”精神,基本上,就是如此的要求。
     
    唯物主义其实是一种很可怕的哲学观点,尤其当唯物主义被泛化之后更是如此。因为当我们发现自己面对世界竟然是如此的渺小和微不足道,如此的沧海一粟,这种无力感就会瞬间在我们的心里扎下根来,并且让我们寻找一切可以臣服可以听从的权威,寻找一个能给与自己安全感的避难所——哪怕那是一座监狱。人,虽然不是宇宙的核心;但每一个人,却实实在在是自己的小世界的核心。倘若一个人甘愿放弃这种想法,宁可为别人而活也不要只为自己而活,那么这实在是身为具有完全自主意识的生物的悲哀。
     
    自由,何谓自由?你相信自己是自己的世界的核心;相信这个世界里只要自己“想”并且去努力,总是有成功的几率;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束缚得了你;相信在这个世界上你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重新和整个世界融合为一体而不仅仅只是“融入”某些小团体(再大的社会团体什么的,相比整个人类而言就只能算小团体了)中;相信可以主动地去追求自由而不是以自由为代价来换取某些“幸福”生活……这样,才称得上是幸福。
     
    只不过,这样的幸福,又有几个人敢去追求和承担它背后的那些残酷现实呢?

     5 ) 两代人半夜再看黑客

    下周准备去电影元看《黑客帝国4》,昨晚和我家姑娘一起重温1。记不清自己是六刷还是七刷,她则是二刷。本来想去电影院看重映,她说还是在家看。我想也好,这样我可以听听下一代评论我们那一代的经典。

    一开始Neo坐在办公室小隔间里,她骇笑道:瞧这电脑!我笑道:这不是电脑,只是一个大屁股显示器,电脑主机在桌子下面。

    技术的进步和设备的更新是惊人的。现在她用的苹果手机秒杀登月用的超级计算机。我读高中时,校长办公室都只有电扇,计算机机房(那时候还不叫电脑)是全校唯一有空调的房间,我们分批进去上课要脱鞋换白大褂。前些时候一起看《神探夏洛克》,她看了一会儿说:这是不是个老剧集?我说不是啊,也就是十年前啊。她说:他们用的手机看着有点古老。

    她六七岁的时候被我拽着一起看过一次《黑客帝国》,懵懵懂懂。这次看前我问她还有什么印象,她说记得有个兔子洞,因为那时候她已经读过《爱丽丝漫游奇境》。她看到姑娘胳膊上的兔子时笑了,看到墨菲斯的战船叫尼布甲尼撒,听到叛军的城市叫锡安,她转头问我:是出自Bible吧?看到最后Trinity吻醒复活Neo那一幕时,她以手捂脸说:OMG, Snowwhite? Please don't. 我听了大笑,真是一代更胜一代,我看了那么多遍,也没有想到这里用的王子吻醒白雪公主的老梗。

    李贽评点《琵琶记》第八折《考试》下批语说: “太戏!不像!”,她看片的时候几次说”too dramatic"和"too theatrical",大意是表演的痕迹太重了。看完我问她为什么这么说,她说无论是墨菲斯,还是史密斯和先知,说话经常像在舞台上念台词,她更喜欢像刚看的《蜘蛛侠3》那种更贴近生活的表演。我说这本来就是个酷片爽片末日片反乌托邦片,而两个导演在这个片子里几乎倾尽一生所学,也是一部作者电影。她笑道:I'm a teenager girl and I am not that deep!

    好些年前我和她聊基努·李维斯,按照中文拼音发英语,立刻被她纠正了发音。原来 Keanu并非“基努”,不是类似reach的发音,当中的e和a的音都要发出来,应该是“基阿努”。五六岁的时候她还不会欣赏,这次十五岁重看,她认为他还是挺帅的,但不是那种一眼不忘的帅,还说现在他完全是个胡子拉碴的大叔了。我说:你经常说我太老了,他比我还大不少呢!

    她觉得Carrie-Anne Moss很酷,我说:是啊,看看人家的肌肉线条,所以要锻炼啊。到他们从墙的内壁手撑脚蹬慢慢往下移那一幕,她感慨说:我胳膊没劲,俯卧撑都做不了,换了我,会直接掉下去的。

    我问他里面人物的装扮是不是很酷,她说是,她最喜欢的是墨菲斯的皮风衣,也想来一件。我听了直乐,她说这有什么好笑的。我告诉她:你是漫威粉,对Samuel Jackson很熟吧,当时我刚来这边读书,周末去电影院看他演的Shaft,穿的皮风衣很酷,马上去查了下,一件2000美元,等于我两个半月的收入,吓退。没想到二十年后,你也会有同样的念头,我现在买得起了,要不要去给你搞一件? 她笑道:不用啦,我随便说说的啦。

    从九点半看到将近十二点,我瓷杯喝茶她REI水瓶喝白水,我吃了六个干无花果,她吃了一片巧克力蛋糕和一个红豆椰汁糯米滋。看完起身才想起来第二天收垃圾,走过去把垃圾桶拖出门外,冬至前夜正好是农历十七,这个夜晚真可以说是:

    两代人半夜再看黑客 千秋月一轮犹照明星

    重温热身后,过几天去电影院看《黑客帝国》4,看二十年多后的Neo和Trinity。

     6 ) 黑客帝国

    摘录:
    尼奥(Neo)/托马斯·安德森(Thomas Anderson)
      在希伯来语中,托马斯的意思是双生。这象征着尼奥平时的双重身份:一个是程序员托马斯·安德森,一个是黑客尼奥。而安德森在希伯来语中的含义是“人之子”,这正是耶稣的身份。
      组成Neo(尼奥)的这三个字母掉转顺序后就可以组成“one”,表示他就是那个拯救人类的救世主“The One”。而“基督”一词在希伯来语中的本意就是“被指定的那个人”——The One。  

    墨菲斯(Morpheus)
    在希腊神话中,墨菲斯是梦神,拥有改变梦境的能力。在电影中,墨菲斯是把人们从梦境般的虚幻世界中唤醒的指路人。
    墨菲斯指挥的飞船是“尼布甲尼撒”号,这是用巴比伦的智慧之神的名字命名的。而在《圣经》中,尼布甲尼撒是巴比伦的国王,曾找人解梦。而在电影中,墨菲斯等人乘坐“尼布甲尼撒”号飞船去找先知诠释什么是真实。
       崔尼蒂(Trinity)
      Trinity的意思是“三位一体”,在基督教中,“三位一体”指得是圣父、圣子、圣灵。而在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之作《梦的解析》一书中,“三位一体”指代了女性意识,她能够进入神秘的领地和完美的境界。

    史密斯(Smith)
      英文中的Smith意思就是铁匠,而他的车牌号是IS 5416,这都暗含着宗教含义。在《圣经·以塞亚书》第54章16节里说到:吹嘘炭火,打造合用的器械的铁匠是我所造;残害人、行毁灭的也是我所造。这正暗指特工史密斯在矩阵系统中的作用——消灭一切危害矩阵运行的异常程序。
     塞拉夫(Seraph)
      塞拉夫是先知的守卫者,这个名字在欧洲中世纪神话中是天使9个等级里级别最高的六翼天使。当尼奥在矩阵中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的代码呈现了与众不同的金色。塞拉夫在矩阵中的作用相当于保护先知不受侵害的防火墙,非常有力量,曾经打败过史密斯。

     短评

    我都一直分不清真實和虚拟了,感觉像从一个梦掉进另一个梦里。

    8分钟前
    • 莫呼洛迦-屁股上的青春在歌唱
    • 推荐

    当时我就黑客帝国了。

    10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真是沧海桑田:那时候基努-里维斯还是清瘦小嫩肉,沃卓斯基姐弟还是沃卓斯基兄弟,诺基亚还是业界老大。

    13分钟前
    • 唐小万
    • 推荐

    黑格尔的异化理论,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异化出与之相对的异己,异己的发展会最终替代本体,人发明机器,最终被机器所替代。

    16分钟前
    • 長閑
    • 力荐

    为数不多看不懂的电影

    19分钟前
    • 徐小花
    • 还行

    果真没让我失望~频频赞叹1999年人家的思维人家的意识 而咱都2012了还是爱构思古装穿越剧。。。

    21分钟前
    • 米姐起飞
    • 力荐

    划时代的作品,Keanu Reeves成名之作。作为奠基之作,无论是故事内容,还是电影的表现手法,都十分出众。而作为商业科幻片又蕴含丰富的哲理,带来的是视觉与心灵的双重冲击。只可惜结尾为续集的铺垫而略微显得狗血。★★★★☆

    26分钟前
    • Q。
    • 推荐

    装逼哲学的开始

    31分钟前
    • 本多
    • 力荐

    有没有可能整个世界都是电脑模拟出来的,我们以及我们周围的一切也只是电脑中的一串代码?“你和所有人一样,生来就是奴隶,你生在一座自己感知不到的监狱”这种猜想已经足够震撼人心,但《黑客帝国》的深度还不止于此,它还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新的问题:你会选择蓝药丸还是红药丸?是选择美好的虚幻还是残酷的现实?表面上好像很好选,其实比我们想象中困难得多。一边是未来的末日世界,被饥饿和寒冷所摧残,还要面临被机器人追杀的危险;一边是温馨和平的年代,有蓝天白云、良辰美景,甚至还有成为成功人士的机会。的确,所有人都知道梦境再美好也只是梦境。但塞弗就是愿意为了区区一个梦境出卖所有人。假如我们真的逃出矩阵,体验到现实的残酷,也许我们会做出和塞弗相同的选择。正如当你做了美梦的时候,你宁愿继续留在梦里,不愿醒来。

    32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禅宗慧能说:不是幡动,不是风动,而是心动。

    33分钟前
    • 高歌
    • 力荐

    新的哲学,开创动作片之先河

    34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想quote张潇雨的一条微博:“越是伟大的作品,在多年以后再体验越会感觉平平无奇。因为那些伟大的部分已经传承和渗透到无数的后来者里,成为了这个世界「默认设置」的一部分。换个角度讲,在实际接触到那个原始作品之前,你已经体验过它无数次了。”而这段话就是2019年的我,对此片的观感。

    38分钟前
    • kidultcc
    • 还行

    打斗无力…

    39分钟前
    • 推荐

    一部蕴含丰富哲理的科幻巨制,袁和平的动作指导将东方武学艺术推向全世界,尼奥躲子弹的镜头成为经典~~

    40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

    "媒体和技术批判理论"|哈贝马斯,法兰克福学派,技术媒介,全景话语监狱,真实或虚假——拟态环境,波德里亚,后现代,信息过剩与贫瘠,赫胥黎,奥威尔或是波兹曼……

    41分钟前
    • momo
    • 力荐

    1999年的电影,脑洞大得不止一点两点。更好玩的是,好像全世界正往那个方向走。这两天看完《未来简史》后不断想到这个电影,就复习了一遍。真是毫无违和感,一点都不像18年前的电影。

    45分钟前
    • fateface
    • 力荐

    4.5。说成商业思想性优秀融合更合适。事实上两者并没有做到在剧情推进里同步深入,那种震人的概念到了后头便被炫酷至上的打斗抢尽风头,(如果用《超体》和《盗梦空间》作为类比,在我看来本片可能更近似于前者,还是为商业让步的。)→18.2.24 二刷,改四星半,极少数技术、艺术、思想觉悟三高的商业片。

    47分钟前
    • Ocap
    • 推荐

    这实际上是一部哲理电影……自此后子弹时间被多少片子致敬效仿……唉,基努里维斯,心中永远的男神。

    50分钟前
    • 事儿妈
    • 推荐

    Matrix的母体概念比盗梦牛逼啊,只不过变性兄弟在庞大的逻辑面前没有诺兰熟练的驾驭能力唉。

    52分钟前
    • 原来是西门大嫂
    • 推荐

    其中的哲学影响我的哲学道路

    54分钟前
    • 麻木粮姜
    • 力荐
    加载中...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