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综艺 朗读者第一季

    朗读者第一季

    评分:
    0.0很差

    分类:综艺大陆2017

    主演:董卿,濮存昕,李敬泽,蒋励,姚谦,柳传志,周小林,殷洁,康震,张梓琳,许渊冲,李云迪,胡德夫,柴溪,李雪峰,魏保珠,黄必康,贾洪伟,党争胜,杨俊峰,李亚舒,吴牧野,郑渊洁,郑洪升,杨乃斌,陶艳波,毕淑敏,蒋雯丽,林兆铭,乔榛,唐国妹,阚立文,王千源,秦玥飞,谭腾蛟,周璇,陈昱璇,陈旖雪,杨琪,麦家,徐静蕾,理查德·西尔斯,李亚鹏,孙郁,胡玮炜,倪萍,单霁翔,赵蕊蕊,赵家和,陈章武,刘迅,王学圻,柯洁,许镜清,刘震云,王珮瑜,杨利伟,陆川,斯琴高娃,赖敏,丁一舟,张家敏,张鲁新 

    导演:刘欣,田梅 

    猜你喜欢

     剧照

    朗读者第一季 剧照 NO.1朗读者第一季 剧照 NO.2朗读者第一季 剧照 NO.3朗读者第一季 剧照 NO.4朗读者第一季 剧照 NO.5朗读者第一季 剧照 NO.6朗读者第一季 剧照 NO.16朗读者第一季 剧照 NO.17朗读者第一季 剧照 NO.18朗读者第一季 剧照 NO.19朗读者第一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在日趋浮躁的现代社会中,人们行色匆匆,步履不停,日夜为生计奔波,心灵的家园日渐干涸。我们似乎忘记了书本带给我们的滋养、喜悦与感动,相对于光影乐音的狂轰滥炸,毫无功利的阅读成为一种奢望。值此之时,一档品味阅读的栏目应运而生。在最新一期诗词大会中有着卓越表现的央视主持人董卿,以制作人的身份打造了一档酝酿多年的全新节目《朗读者》。节目邀请了郑渊洁、柳传志、濮存昕、王千源、徐静蕾、曹文轩、李立群等名人以及各行各业的平凡百姓,在镜头前,在舞台上,饱含深情朗诵那些直抵世人心灵深处的文字。  你我发现,看似平实无奇的文字,竟可唤醒沉睡已久的灵魂。

     长篇影评

     1 ) 标榜沉静的浮华

    虽然觉得这股文化清流很重要,但是就朗读者本身真的有好多槽点: 1.剪辑真的好粗暴,我还以为自己一个没留神错过了什么,倒回去看发现就是这么跳跃。 2.访谈真是有点小尴尬,形式感好强,直接请出来聊聊不就好了,偏偏增加距离感。 3.舞台太厚重,看到这样的布景莫名想起的是论语等国学朗读。 4.觉得这个节目把董卿拉的太高大了。

     2 ) 抛砖引玉——《朗读者》文章汇总(第三期已更新...)

    与爸妈两天看了两遍第一期,一家人沉浸在回味中,琢磨柳传志最后提到的电视剧是哪部,睡个午觉对个话也要绕到许渊冲老先生熬夜这件事上,朋友亦互通节目感受。想着来摘抄些闪光的文字,发现豆瓣长评居然还没有汇总,便自告奋勇,抛砖引玉。

    第一期 “遇见”

    1、文章:《宗月大师》老舍
         朗读者:濮存昕

    在我小的时候,我因家贫而身体很弱。我九岁才入学。因家贫体弱,母亲有时候想教我去上学,又怕我受人家的欺侮,更因交不上学费,所以一直到九岁我还不识一个字。说不定,我会一辈子也得不到读书的机会。因为母亲虽然知道读书的重要,可是每月间三四吊钱的学费,实在让她为难。
     
    母亲是最喜脸面的人。她迟疑不决,光阴又不等待着任何人,荒来荒去,我也许就长到十多岁了。一个十多岁的贫而不识字的孩子,很自然的去作个小买卖——弄个小筐,卖些花生、煮豌豆、或樱桃什么的。要不然就是去学徒。母亲很爱我,但是假若我能去作学徒,或提篮沿街卖樱桃而每天赚几百钱,她或者就不会坚决的反对。穷困比爱心更有力量。
     
    有一天刘大叔偶然的来了。我说“偶然的”,因为他不常来看我们。他是个极富的人,尽管他心中并无贫富之别,可是他的财富使他终日不得闲,几乎没有工夫来看穷朋友。一进门,他看见了我。“孩子几岁了?上学没有?”他问我的母亲。他的声音是那么洪亮,(在酒后,他常以学喊俞振庭的《金钱豹》自傲)他的衣服是那么华丽,他的眼是那么亮,他的脸和手是那么白嫩肥胖,使我感到我大概是犯了什么罪。我们的小屋,破桌凳,土炕,几乎禁不住他的声音的震动。等我母亲回答完,刘大叔马上决定:“明天早上我来,带他上学,学钱、书籍,大姐你都不必管!”我的心跳起多高,谁知道上学是怎么一回事呢!
     
    第二天,我象一条不体面的小狗似的,随着这位阔人去入学。学校是一家改良私垫,在离我的家有半里多地的一座道士庙里。庙不甚大,而充满了各种气味:一进山门先有一股大烟味,紧跟着便是糖精味,(有一家熬制糖球糖块的作坊)再往里,是厕所味,与别的臭味。学校是在大殿里。大殿两旁的小屋住着道士,和道士的家眷。
     
    大殿里很黑、很冷。神像都用黄布挡着,供桌上摆着孔圣人的牌位。学生都面朝西坐着,一共有三十来人。西墙上有一块黑板——这是“改良”私塾。老师姓李,一位极死板而极有爱心的中年人。刘大叔和李老师“嚷”了一顿,而后教我拜圣人及老师。老师给了我一本《地球韵言》和一本《三字经》。我于是,就变成了学生。
     
    自从作了学生以后,我时常的到刘大叔的家中去。他的宅子有两个大院子,院中几十间房屋都是出廊的。院后,还有一座相当大的花园。宅子的左右前后全是他的房屋,若是把那些房子齐齐的排起来,可以占半条大街。此外,他还有几处铺店。每逢我去,他必招呼我吃饭,或给我一些我没有看见过的点心。他绝不以我为一个苦孩子而冷淡我,他是阔大爷,但是他不以富做人。
     
    在我由私塾转入公立学校去的时候,刘大叔又来帮忙。这时候,他的财产已大半出了手。他是阔大爷,他只懂得花钱,而不知道计算。人们吃他,他甘心教他们吃;人们骗他,他付之一笑。他的财产有一部分是卖掉的,也有一部分是被人骗了去的。他不管;他的笑声照旧是洪亮的。
     
    到我在中学毕业的时候,他已一贫如洗,什么财产也没有了,只剩了那个后花园。不过,在这个时候,假若他肯用用心思,去调整他的产业,他还能有办法教自己丰衣足食,因为他的好多财产是被人家骗了去的。可是,他不肯去请律师。贫与富在他心中是完全一样的。假若在这时候,他要是不再随便花钱,他至少可以保住那座花园,和城外的地产。可是,他好善。尽管他自己的儿女受着饥寒,尽管他自己受尽折磨,他还是去办贫儿学校,粥厂,等等慈善事业。他忘了自己。
     
    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和他过往的最密。他办贫儿学校,我去作义务教师。他施舍粮米,我去帮忙调查及散放。在我的心里,我很明白:放粮放钱不过只是延长贫民的受苦难的日期,而不足以阻拦住死亡。但是,看刘大叔那么热心,那么真诚,我就顾不得和他辩论,而只好也出点力了。即使我和他辩论,我也不会得胜,人情是往往能战败理智的。
     
    在我出国以前,刘大叔的儿子死了。而后,他的花园也出了手。他入庙为僧,夫人与小姐入庵为尼。由他的性格来说,他似乎势必走入避世学掸的一途。但是由他的生活习惯上来说,大家总以为他不过能念念经,布施布施僧道而已,而绝对不会受戒出家。他居然出了家。在以前,他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续罗绸缎。他也嫖也赌。现在,他每日一餐,入秋还穿着件夏布道袍。这样苦修,他的脸上还是红红的,笑声还是洪亮的。对佛学,他有多么深的认识,我不敢说。我却真知道他是个好和尚,他知道一点便去作一点,能作一点便作一点。他的学问也许不高,但是他所知道的都能见诸实行。
     
    出家以后,他不久就作了一座大寺的方丈。可是没有好久就被驱除出来。他是要作真和尚,所以他不惜变卖庙产去救济苦人。庙里不要这种方丈。一般的说,方丈的责任是要扩充庙产,而不是救苦救难的。离开大寺,他到一座没有任何产业的庙里作方丈。他自己既没有钱,他还须天天为僧众们找到斋吃。同时,他还举办粥厂等等慈善事业。他穷,他忙,他每日只进一顿简单的素餐,可是他的笑声还是那么洪亮。
     
    他的庙里不应佛事,赶到有人来请,他便领着僧众给人家去唪真经,不要报酬。他整天不在庙里,但是他并没忘了修持;他持戒越来越严,对经义也深有所获。他白天在各处筹钱办事,晚间在小室里作工夫。谁见到这位破和尚也不曾想到他曾是个在金子里长起来的阔大爷。
     
    去年,有一天他正给一位圆寂了的和尚念经,他忽然闭上了眼,就坐化了。火葬后,人们在他的身上发现许多舍利。
     
    没有他,我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入学读书。没有他,我也许永远想不起帮助别人有什么乐趣与意义。他是不是真的成了佛?我不知道。但是,我的确相信他的居心与言行是与佛相近似的。我在精神上物质上都受过他的好处,现在我的确愿意他真的成了佛,并且盼望他以佛心引领我向善,正象在三十五年前,他拉着我去入私塾那样!
     
    他是宗月大师。

    2、文章:”Blowing in the Wind”《答案在风中飘扬》Bob Dylan 鲍勃.迪伦
         朗读者:蒋励、柴溪、李雪峰、魏保珠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路
    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
    才能被称为真正的男人
    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
    一只白鸽要飞过多少片大海
    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
    才能在沙丘安眠
    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 balls fly
    炮弹要多少次掠过天空
    Before they‘re forever banned
    才能被永远禁止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啊 我的朋友 在风中飘扬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它在这风中飘扬
    How many years must a mountain exist
    一座山要伫立多少年
    Before it is washed to the sea
    才能被冲刷入海
    How many years can some people exist
    一些人要存在多少年
    Before they‘re allowed to be free
    才能获得自由
    How many times can a man turn his head
    一个人要多少回转过头去
    And pretend that he just doesn‘t see
    才能假装什么都没看见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啊 我的朋友 在风中飘扬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它在这风中飘扬
    How many times must a man look up
    一个人要仰望多少次
    Before he can see the sky
    才能望见天空
    How many ears must one man have
    一个人有多少耳朵
    Before he can hear people cry
    才能听见身后人的哭泣
    How many deaths will it take
    要牺牲多少条生命
    ‘Till he knows that too many people have died
    才能知道太多的人已经死去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啊 我的朋友 在风中飘扬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它在这风中飘扬

    3、文章:柳传志给儿子的结婚致辞
         朗读者:柳传志

    柳林结婚对我们全家来说毫无疑义是头等大事。我的主要任务是把今天的话要讲好,要把方方面面的意思都表达了,还要有点深刻的内容,以便于将来载入家庭史册。所以准备这个讲话还真是费神思的事。

    我荣幸地有机会给柳林当父亲有四十几年的历史了,近十余年来,他虽也常有欢笑的时候,我总觉得他的大多数快乐是短暂的,是发自皮肤层面的。多数的时候表情平淡,略有忧郁。而自从和康乐交了朋友以后,感情明显发生变化,随着时间的推进,他的快乐从皮肤进入到了骨髓、筋脉,进入到了五脏六腑。看来康乐的笑容融化在了柳林的心田里面。柳林开始脑门发亮,眉眼中总带着愉悦和笑意。

    柳林是个比较成熟稳重的男人,遇事前思后想,不易冲动。柳林的变化我和他妈自然看在眼里。我和柳林交流广泛且深刻,其中关于择偶标准,我和他讨论过无数次,所以只要柳林由衷的高兴、幸福,康乐大致属于什么类型,不用我再做了解,只看柳林的态度,心中已有分晓。

    在我家的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微信群中,康乐以前是见习秘书长。今天,公元2016年12月24日起,康乐将正式担任秘书长一职。康乐的阳光将不仅照向柳林,而且洒向全家,为全家的和睦、幸福、昌盛贡献力量。

    这时候应该表达感谢了。首先,我们全家、我们整个大家庭对康健民先生、陈秋霞女士能培养出康乐这样善良、贤淑、聪明、能干,形象内涵俱佳的女儿感到由衷地钦佩,更重要的是能把女儿无私地输送到老柳家当儿媳妇,且掌管钥匙,表示万分感谢。对这样无比珍贵的礼物,我们实在无以回报,只能把儿子送到您那儿当女婿,以表达感激之情。柳林还行,以后如果有冬天存储大白菜、搬蜂窝煤这样的重活尽管叫他干,他绝无二话,因为他从小就这么跟着我给他妈干过很多年。

    在我们公司考察干部有句行话:叫既要看前门脸也要看后脑勺。前门脸指的是这个人的业绩、能力,他要给人看的地方;后脑勺是人的品行,一般考核不到的地方。

    柳林不在我们公司上班,我的注意力不放在他的前门脸上,而是在后脑勺上。如实讲,柳林的后脑勺长得还是很漂亮的。柳林善良、忠厚、孝顺,对朋友讲情义、重承诺,说话幽默,有味儿,而且从不高调,他的朋友都认可他。

    在我们大家庭中有一个至高无上的尊者,那就是我的父亲。由于柳林在家族中独苗单传的特殊位置,也由于柳林孝顺善良的性格,爷爷奶奶对他的成长高度关注。在他结婚的重要时刻,我要对他讲的一句深刻的话,就是我父亲送给我的一句话,转送给柳林。

    我十七岁高中毕业的时刻,由于家庭成分的原因,发生过一个突然的变故,我曾受到重重的一击,我被完全打懵了。在这时候,父亲和母亲一起和我谈了话。

    父亲说:“只要你是一个正直的人,不管你做什么行业,你都是我的好孩子”。父亲的话让我无比温暖,在我的一生中经历坎坷、天上地下、水中火中,但我父亲的这句话,让我直面任何环境坦荡应对。

    今天,当我要把这句话转送给儿子的时候,我想加一点补充。正直两个字本身它含了忠诚坦荡、光明磊落等多种真善美的内涵,我想加的半句话是“懂得融通”,也就是说“有理想而不理想化”。

    在我懂事成人的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何曾想过今天世界会是这样,而对你们——你和康乐,将面临着一个更大不确定性的未来,真正理解有理想而不理想化也会让你们以强大的心脏面对未来,我想会受益无穷。

    每当看到柳林和康乐相视,会心一笑的时候,这种幸福的光环不但笼罩着你们,而且传递到了我们心中。做父母的有什么比儿女生活幸福还幸福的事呢!——尤其是此刻,我从沙场退下来,希望要充分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

    希望柳林康乐永远相亲相爱。这是柳家的传统,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都是这样。我们:我、你妈妈、叔叔婶婶、姑姑都在热烈地、殷切地盼望看你们结下幸福的果实,越多越好!三十多年前有一个电视剧叫阿信,电视剧的开头就是在日本的高速列车上,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带她的孙子看她创造的产业帝国。我正殷切地盼望着这一天!

    4、文章:朱生豪情诗节选
         朗读者:周小林、殷洁

    你也许会不相信,我常常想像你是多么美好多么可爱,但实际见了你面的时候,你更比我的想像美好得多可爱得多。你不能说我这是说谎,因为如果不然的话,我满可以仅仅想忆你自足,而不必那样渴望着要看见你了。

    我找到了你,便像是找到了我真的自己。如果没有你,即使我爱了一百个人,或有一百个人爱我,我的灵魂也仍将永远彷徨着。你是unique(独一无二)的。我将永远永远多么多么的欢喜你。

    不要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一定很可爱。而且,假如你老了十岁,我当然也同样老了十岁,世界也老了十岁,上帝也老了十岁,一切都是一样。

    我一天一天明白你的平凡,同时却一天一天愈更深切地爱你。你如照镜子,你不会看得见你特别好的所在,但你如走进我的心里来时,你一定能知道自己是怎样好法。

    我只愿凭这灵感的相通,带给彼此以慰藉,像流星的光辉,照耀我疲惫的梦寐,永远存一个安慰,纵然在别离时。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

    5、文章:《愿你慢慢长大》刘瑜
         朗读者:张梓琳

    亲爱的小布谷:

    今年六一儿童节,正好是你满百天的日子。

    当我写下“百天”这个字眼的时候,着实被它吓了一跳——一个人竟然可以这样小,小到以天计。在过去100天里,你像个小魔术师一样,每天变出一堆糖果给爸爸妈妈吃。如果没有你,这100天,就会像它之前的100天,以及它之后的100天一样,陷入混沌的时间之流,绵绵不绝而不知所终。

    就在几天前,妈妈和一个阿姨聊天,她问我:为什么你决定要孩子?我用了一个很常见也很偷懒的回答:为了让人生更完整。她反问:这岂不是很自私?用别人的生命来使你的生命更“完整”?是啊,我想她是对的。但我想不出一个不自私的生孩子的理由。

    古人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自私吗?现代人说:“我喜欢小孩”,不自私吗?生物学家说“为了人类的繁衍”,哎呀,听上去多么神圣,但也不过是将一个人的自私替换成了一个物种甚至一群基因的自私而已。

    对了,有个叫道金斯的英国老头写过一本书叫《自私的基因》,你长大了一定要找来这本书读读,你还可以找来他的其他书读读,妈妈希望你以后是个爱科学的孩子,当然妈妈也希望你在爱科学的同时,能够找到自己的方式挣脱虚无。

    因为生孩子是件很“自私”的事情,所以母亲节那天,看到铺天盖地“感谢母亲”、“伟大的母爱”之类的口号时,我只觉得不安甚至难堪。我一直有个不太正确的看法:母亲对孩子的爱,不过是她为生孩子这个选择承担后果而已,谈不上什么“伟大”。

    以前我不是母亲的时候不敢说这话,现在终于可以坦然说出来了。甚至,我想,应该被感谢的是孩子,是他们让父母的生命“更完整”,让他们的虚空有所寄托,让他们体验到生命层层开放的神秘与欣喜,最重要的是,让他们体验到尽情地爱——那是一种自由,不是吗?能够放下所有戒备去信马由缰地爱,那简直是最大的自由。作为母亲,我感谢你给我这种自由。

    也因为生孩子是件自私的事情,我不敢对你的未来有什么“寄望”。没有几个汉语词汇比“望子成龙”更令我不安,事实上这四个字简直令我感到愤怒:有本事你自己“成龙”好了,为什么要望子成龙?如果汉语里有个成语叫“望爸成龙”或者“望妈成龙”,当父母的会不会觉得很无礼?

    所以,小布谷,等你长大,如果你想当一个华尔街的银行家,那就去努力吧,但如果你仅仅想当一个面包师,那也不错。如果你想从政,只要出于恰当的理由,妈妈一定支持,但如果你只想做个动物园饲养员,那也挺好。

    我所希望的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你能幸运地找到自己的梦想——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人生的方向感,又恰好拥有与这个梦想相匹配的能力——也不是每个人都有与其梦想成比例的能力。

    是的,我祈祷你能“成功”,但我所理解的成功,是一个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敬畏与热情——在妈妈看来,一个每天早上起床都觉得上班是个负担的律师,并不比一个骄傲地对顾客说“看,这个发型剪得漂亮吧”的理发师更加成功。

    但是,对你的“成就”无所寄望并不等于对你的品格无所寄望。妈妈希望你来到这个世界不是白来一趟,能有愿望和能力领略它波光潋滟的好,并以自己的好来成全它的更好。

    妈妈相信人的本质是无穷绽放,人的尊严体现在向着真善美无尽奔跑。

    所以,我希望你是个有求知欲的人,大到“宇宙之外是什么”,小到“我每天拉的屎冲下马桶后去了哪里”,都可以引起你的好奇心;

    我希望你是个有同情心的人,对他人的痛苦——哪怕是动物的痛苦——抱有最大程度的想象力,因而对任何形式的伤害抱有最大程度的戒备心;

    我希望你是个有责任感的人,意识到我们所拥有的自由、和平、公正就像我们拥有的房子车子一样,它们既非从天而降,也非一劳永逸,需要我们每个人去努力追求与奋力呵护;

    我希望你有勇气,能够在强权、暴力、诱惑、舆论甚至小圈子的温暖面前坚持说出“那个皇帝其实并没有穿什么新衣”;

    我希望你敏感,能够捕捉到美与不美之间势不两立的差异,能够在博物馆和音乐厅之外、生活层峦叠嶂的细节里发现艺术;

    作为一个女孩,我还希望你有梦想,你的青春与人生不仅仅为爱情和婚姻所定义。这个清单已经太长了是吗?

    对品格的寄望也是一种苛刻是吗?好吧,与其说妈妈希望你成为那样的人,不如说妈妈希望你能和妈妈相互勉励,帮助对方成为那样的人。

    小布谷,愿你慢慢长大。

    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

    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

    愿你一生一世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

    6、文章:《别丢掉》林徽因 “Don’t Cast Away” 翻译:许渊冲
         朗读者:许渊冲

    别丢掉
    这一把过往的热情,
    现在流水似的,
    轻轻
    在幽冷的山泉底,
    在黑夜,在松林,
    叹息似的渺茫,
    你仍要保存着那真!
    一样是明月,
    一样是隔山灯火,
    满天的星, 只有人不见,
    梦似的挂起,
    你向黑夜要回
    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
    山谷中留着
    有那回音!

    Don’t cast away
    This handful of passion of a bygone day,
    which flows like running water soft and light
    Beneath the cool and tranquil fountain,
    At dead of night
    In pine-clad mountain,
    As vague as sighs, but you
    Should e’er be true.

    The moon is still so bright;
    Beyond the hills the lamps shed the same light,
    The sky besprinkled with star upon star,
    But I do not know where you are.
    It seems you hang above like dreams.
    You ask the dark night to give back your word,
    But its echo is heard
    And buried though unseen
    Deep, deep in the ravine.

    ——————————————————————————————————
    第二期 “陪伴”

    1、文章:《门前》顾城
         朗读者:董卿

    我多么希望,有一个门口
    早晨,阳光照在草上
    我们站着
    扶着自己的门扇
    门很低,但太阳是明亮的
    草在结它的种子
    风在摇它的叶子
    我们站着,不说话
    就十分美好
    有门,不用开开
    是我们的,就十分美好
    早晨,黑夜还要流浪
    我们把六弦琴交给他
    我们不走了
    我们需要土地
    需要永不毁灭的土地
    我们要乘着它
    度过一生
    土地是粗糙的,有时狭隘
    然而,它有历史
    有一份天空,一份月亮
    一份露水和早晨
    我们爱土地
    我们站着
    用木鞋挖着泥土
    门也晒热了
    我们轻轻靠着,十分美好
    墙后的草
    不会再长大了
    它只用指尖,触了触阳光
    1982年8月

    2、文章:《父与子》郑渊洁
         朗读者:郑渊洁 郑洪升



    我是一只羊。我活到了应该当父亲的年龄。世界真奇妙,到了这个年龄,我的思维里就产生了一种激情,还伴随着身体里的一股原始冲动。这大概就是生命得以延续的接力棒。

    我渴望当父亲。渴望让生命中的一个单元通过我继续。

    在我们这儿,不是你是什么就得生什么,而是逢什么年生什么。比如去年,不管你是羊还是兔还是马,生的孩子都是狗。狗的爸爸妈妈也不一定是狗,可能是兔子。

    今年生的孩子都将是猪。于是就有了这么一头小猪成为我的儿子。这是我们的缘份。不管他是什么,我都爱他,他的血管里流着我的血。尽管我是羊,他是猪。

    我们这儿有的爸爸可不这样,他们总希望自己的孩子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就拿我的邻居牛来说吧,他的儿子是一条蛇,他怎么看儿子怎么不顺眼,整天对儿子吹胡子瞪眼。我问他为什么虐待亲生儿子,他说他的儿子应该是只虎,起码也得是头牛。他的儿子真不幸,摊上了这样的爸爸。

    做父亲的对待孩子只能干一件事:爱。

    我的儿子是一头小猪,这就足够了。我不羡慕别人的猛虎儿子,也不嫉妒人家的千里马儿子,这个世界上绝了哪种生命形式都会导致地球毁灭。狮子和蚂蚁一样伟大。我斗胆说一句话,你看人类在地球上横不横?可从生态平衡的角度看,小草和人类一样重要。

    不明白这个道理,就不是合格的爸爸。

    我是羊,我生了一头小猪,我感到幸福和惬意。如果在这个世界上,羊只能生羊,马只能生马,那该成什么样子了?

    我爱我的小猪儿子。如果他是鸡或是蛇或是兔或是老鼠,我一样爱他,一样让他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因为我是他爸爸。



    我是一头小猪,我爸爸是一只羊。

    从我出生那天气,我就发现爸爸和我不一样。后来,我还发现别的孩子的爸爸和我爸爸也不一样。

    就拿邻居那头小猪来说吧,她爸爸是一只猛虎。再说隔壁的小兔,他爸爸是一匹骏马。

    相比之下,我的爸爸显得弱小不起眼。可我最爱我爸爸。我觉得爸爸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不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有的爸爸虽然是老虎,但他不是男子汉。我见过一只老鼠爸爸,那可真算得上是一个地道的男子汉。

    什么是男子汉?我觉得,他首先应该全身心地爱自己的孩子,和孩子平等相处。打骂孩子的爸爸都不是男子汉,是懦夫;他还不嫌弃孩子,不管孩子是什么,他都爱孩子。孩子是你生的,如果你不满意,就打自己。打孩子算什么?又不是孩子非要让你把他生出来的。

    我的爸爸虽然是一只羊,但他是一个男子汉,他知道怎么爱我。我要让他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爸爸。
        
    我有时偷偷想,假如我的爸爸是老鼠或是鸡或是蛇呢?我一准照样爱他照样,自豪——因为我是他儿子。

    3、文章:《不为什么》冰心
         朗读者:杨乃斌

    有一次,幼小的我,忽然走到母亲面前,仰着脸问:“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母亲放下针线,用她的面额,抵住我的前额,温柔的,不迟疑地说:“不为什么,——只因你是我的女儿!”

    小朋友!我不信世界上还有其他人能说这句话!“不为什么”这四个字,从她口里说出来,何等刚决,何等无回旋!她爱我,不是因为我是“冰心”,或是其他人世间的一切虚伪的称呼的名字!她的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唯一的理由,就是我是她的女儿。总之,她的爱,是摒除一切,拂拭一切,层层的劈开我前后左右所蒙罩的,使我成为“今我”的原素,而直接的来爱我的自身!

    假使我走到幕后,将我二十年的历史和一切都更变了,再走出到她面前,世界上纵没有一个人认识我,只要我仍是她的女儿,她就仍用她坚强无尽的爱来包围我,她爱我的肉体,她爱我的灵魂,她爱我前后左右,过去、将来、现在的一切!

    天上的星辰,骤雨般落在大海上繁响。海波如山一般的汹涌,一切楼屋都在地上旋转,天如同一张蓝纸卷了起来。树叶子满空飞舞,鸟儿归巢,走兽躲到它的洞穴。万象纷乱中,只要我能寻到她,投到她的怀里……天地一切都信她,她对于我的爱,不因着万物毁灭而变更!

    她的爱不但包围我,而且普遍的包围着一切爱我的人。而且因着爱我,她也爱了天下的女儿,她更爱了天下的母亲。小朋友!告诉你一句小孩子以为是极浅显,而大人们以为是极高深的话:“世界便是这样的建造起来的!”

    4、文章:《百合花开》林清玄
         朗读者:蒋雯丽

    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处数千尺高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
      
    起初,百合长得和野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有这样一个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野草。唯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
      
    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
      
    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百合的心里很高兴,附近的野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却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根本不是花苞,而是长了一个疙瘩……”
      
    在公开场合,它们也嘲笑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
      
    偶尔有飞过的蜂蝶鸟雀,它们也会劝百合不用那么努力地开花:“在这断崖边上,纵然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也不会有人来欣赏啊!”
      
    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嘲笑下,百合努力地生长着。终于有一天,它开花了。
      
    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出的泪滴。它那透着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了断崖上最美丽的一道景色。
      
    这时候,野草和蜂蝶再也不嘲笑它了。
      
    此后,年年春天,百合都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地和悬崖边上,让那些地方到处都开满洁白的百合。
      
    几十年后,人们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孩子们跪下来,快乐地嗅着百合花的芬芳;情侣们手拉着手,许下“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丽,感动得直落泪。
      
    那里,被人称为“百合谷”。

    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用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5、文章:”Walden; or, Life in the Woods”《瓦尔登湖》选段 Henry David Thoreau 亨利.戴维.梭罗
        (第一期看完后就又从书橱取了这本书诵读,竟是赶上了^ω^)
         朗读者:林兆铭

    在有月亮的午夜,有时候我路上碰到了许多的猎犬,它们奔窜在树林中,从我前面的路上躲开,好像很怕我而静静地站在灌木丛中,直到我走过了再出来。

    松鼠和野鼠为了我储藏的坚果而争吵开了。在我的屋子四周有二三十颗苍松,直径一英寸到四英寸,前一个冬天给老鼠啃过,——对它们来说,那是一个挪威式的冬天,雪长久地积着,积得太深了,它们不得不动用松树皮来补救它们的粮食短细。

    野兔是很常见的,整个冬天,它的身体常活动在我的屋子下面,只有地板隔开了我们。每天早晨,当我开始动弹的时候,它便急促地逃开,惊醒我,——砰,砰,砰,它在匆忙之中,脑袋撞在地板上了。黄昏中,它们常常绕到我的门口来,吃我扔掉的土豆皮,它们和土地的颜色是这样的相似,当静着不动的时候,你几乎辨别不出来。有时在黄昏中,我一忽儿看不见了,一忽儿又看见了那一动不动呆坐在我窗下的野兔子。黄昏时要是我推开了门,它们吱吱地叫,一跃而去。靠近了看它们,只有叫我可怜。

    要没有兔子和鹧鸪,一个田野还成什么田野呢?它们是最简单的土生土长的动物;古时候,跟现在一样,就有了这类古老而可敬的动物;与大自然同色彩,同性质,和树叶,和土地是最亲密的联盟,——彼此之间也是联盟;既不是靠翅膀的飞禽,又不是靠脚的走兽。看到兔子和鹧鸪跑掉的时候,你不觉得它们是禽兽,它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仿佛讽讽的木叶一样。不管发生怎么样的革命,兔子和鹧鸪一定可以永存,像土生土长的人一样。如果森林被砍伐了,矮枝和嫩叶还可以藏起它们,它们还会更加繁殖呢。不能维持一只兔子的生活的田野一定是贫瘠无比的。我们的森林对于它们两者都很适宜,在每一个沼泽的周围可以看到它们两者都很适宜,在每一个沼泽的周围可以看到兔子和鹧鸪在步行,而牧童们在它们周围布置了细枝的篱笆和马鬃的陷阱。

    6、文章:”I am willing that it is a torrent”《我愿是激流》 Petofi Sandor 裴多菲.山陀尔
         朗读者:乔榛 唐国妹

    我愿是一条激流,是山间的小河,穿过崎岖的道路,从山岩中间流过。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条小鱼,在我的浪花里,愉快地游来游去;

    我愿是一片荒林,座落在河流两岸,我高声呼叫着,同暴风雨作战。只要我的爱人,是一只小鸟,停在枝头上鸣叫,在我的怀里作巢;

    我愿是城堡的废墟,耸立在高山之颠,即使被轻易毁灭,我也毫不懊丧。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根常青藤,绿色枝条恰似臂膀,沿着我的前额,攀援而上;

    我愿是一所小草棚,在幽谷中隐藏,饱经风雨的打击,屋顶留下了创伤。只要我的爱人,是熊熊的烈火,在我的炉膛里,缓慢而欢快的闪烁;

    我愿是一块云朵,是一面破碎的大旗,在旷野的上空,疲倦地傲然挺立。只要我的爱人,是黄昏的太阳,照耀着我苍白的脸,映出红色的光艳。

    I am willing that it is a torrent ,   
    the river in the mountain,   
    pass the rock on the rugged mountain path   
    Only my spouse It is a small fish,   
    swim happily in my spray.   

    I willing neglect woods,   
    two sides in river,   
    to a burst of blast,   
    Fight bravely   
    Only my spouse   
    It is a bird Dense in mine Make the nest among the branch Pipe.   

    I am willing that it is the ruins,   
    on high and steep mountain and rock,   
    this ruin mourned in silence does not make me dejected ¡¡   
    Only my spouse It is the blue and green blue and green Chinese ivy,   
    along my bleak and desolate volume,   
    climb up by holding on to and rise on intimate terms with each otherly.   

    I am willing that it is the thatched cottage,   
    in the deep mountain valley bottom,
    endure the strike of the trials and hardship to the fullest extent on the top of the thatched cottage;
    Only my spouse It is the lovely flame, in my stove,   
    flash slowly happily .   

    I am willing that it is a cloud,   
    it is the grey breaking the flag,   
    swing too lazy to feel like floatingly in the vast sky ,   
    Only my spouse Coral's the setting sun,   
    draw near me pale face and show bright-colored brilliance.

    ——————————————————————————————————
    第三期 “选择”

    1、文章:《老人与海》海明威
       朗读者:王千源 (2014年威尼斯电影节见到他,留下谦逊平和又幽默的好印象,把《黄金时代》几个男演员给外国同学看,她们多觉得王千源最man)

    “我只有一次机会,这是生死搏斗,不是我杀死它,就是它撕碎我。来吧,冲着这儿来吧,让我们做一次临死前的最后决斗吧!我老了,没什么力气,我跟你磨了三天,我等了你一辈子了。老兄,我还从来没有见过比你更大、更美、更沉着的鱼呢!来吧,我们都快死了,让我们看看究竟谁杀死谁?”

    那条大鱼挣扎着向老人的小船冲过来。他游得那么快,那么有力,坚硬的长尾,就像一把利剑。

    老人觉得自己快要撑不住了,他用软绵的双手努力握紧他的鱼叉,将鱼叉举过头顶,他把鱼叉聚到了不可能再高的高度。

    老人拼尽他最后的生命,将鱼叉扎入了大鱼胸鳍后面的鱼腰里,那鳍在空中高过了老人的胸膛,老人扎中了大鱼的心脏。大鱼生机勃勃地做了一次最后挣扎,它跳出水面,跃向空中,把它的长、它的宽、它的威力和它全部的美都展现出来。尔后,轰隆一声落入水中。

    老人赢了,他战胜了自己,战胜了那条大鱼,那条他一生都没有见过的美丽的大鱼。那条鱼比老人的小船长出许多,老人强撑着快要瘫痪的身体,费了很长的时间,才把小船拴在大鱼的身上。他不知道,应该让鱼带着他走,还是他带着鱼走。

    这时候,一群无所畏惧的鲨鱼正嗅着血迹,朝这里涌来。成群结队的鲨鱼向老人的战利品——那条系在船边的大鱼,发起了猛攻。那撕咬鱼肉的声音让老人再一次战栗起来。他重新举起鱼叉,悲壮地站在船头,他决心捍卫他的战利品,就像捍卫他的荣誉。

    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打不败他!……

    2、文章:《泥泞》迟子建
       朗读者:秦玥飞、陈旖雪、陈昱璇、周璇、杨琪、谭腾蛟

    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和勇气。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泥泞的磨砺和锻炼,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不弯,使人在艰难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当我们爱脚下的泥泞时,说明我们已经拥抱了一种精神。

    如今在北方的城市所感受到的泥泞已经不像童年时那么深重了。但它仍然能使我陷入另一种怀想,想起木轮车沉重地碾过它时所溅起的泥珠,想起北方的人民跋涉其中的艰难的背影,想起我们曾有过的苦难和屈辱,我为双脚仍然能触摸到它而感到欣慰。

    我们不会永远回头重温历史,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但是,当我们在被细雨洗刷过的青石板路上走倦了,当我们面对着无边的落叶茫然不知所措时,当我们的笔面对白纸不再有激情而苍白无力时,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

    3、文章:《一封信》麦家
       朗读者:麦家

    你要尽量守护好你的心。这心不是心脏的心,而是心灵的心。它应该是善良的,干净的,宽敞的,亮堂的,充实的,博爱的,审美的。心空了,陷阱无处不在,黄金也是陷阱;心脏了,人间就是地狱,天堂也是低于。关于爱,你必须做它的主人,你要爱自己,更要爱他人,爱你不喜欢的人,爱你的对手,甚至仇人。爱亲人朋友是人之常情,是天理,也是本能,是平凡的;爱你不喜欢的人,甚至仇人敌人,才是道德,才是修养,才是不凡的。请记着,儿子,爱是翻越任何关隘的通行证,爱他人是最大的爱自己。然后我们来说说美吧,如果说爱是阳光,可以照耀你成长,那么美是月光。月光似乎是虚的,没用的,没有月光,万物照样漫生漫长,开花结果。但你想象一下,倘若没有月光,我们人类会丢失多少情意,多少相思,多少诗歌,多少音乐。美是虚的,又是实的,它实在你心田,它让你的生命变得有滋有味,有情有义,色香俱全的,饱满生动的。

    呵呵,儿子,你的父亲真饶舌。好吧,到此为止,我不想你,也希望你别想家。如果实在想了,就读本书吧。你知道的,爸爸有句格言:读书就是回家,书这一张纸比钞票值钱!请容我再饶舌一句,刚才我说的似乎都是战略性的东西,让书带你回家,让书安你的心,让书练你的翅膀,这也许就是战术吧。

    4、文章:《奶奶的星星》史铁生
       朗读者:徐静蕾(这篇文章让有共鸣的人都含着泪,想念我最亲爱的姥姥,如她所言,我的童年在她去世的那天就结束了。)

    世界给我的第一个记忆是:我躺在奶奶怀里,拼命地哭,打着挺儿,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哭得好伤心。窗外的山墙上剥落了一块灰皮,形状象个难看的老头儿。奶奶搂着我,拍着我,“噢——,噢——”地哼着。我倒更觉得委屈起来。“你听!”奶奶忽然说:“你快听,听见了么……?”我愣愣地听,不哭了,听见了一种美妙的声音,飘飘的、缓缓的……。是鸽哨儿?是秋风?是落叶划过屋檐?或者,只是奶奶在轻轻地哼唱?直到现在我还是说不清。“噢噢——,睡觉吧,麻猴来了我打它……”那是奶奶的催眠曲。屋顶上有一片晃动的光影,是水盆里的水反射的阳光。光影也那么飘飘的、缓缓的,变幻成和平的梦境,我在奶奶怀里安稳地睡熟……
    我是奶奶带大的。不知有多少人当着我的面对奶奶说过:“奶奶带起来的,长大了也忘不了奶奶。”那时候我懂些事了,趴在奶奶膝头,用小眼睛瞪那些说话的人,心想:瞧你那讨厌样儿吧!翻译成孩子还不能掌握的语言就是:这话用你说么?
    奶奶愈紧地把我搂在怀里,笑笑:“等不到那会儿哟!”仿佛已经满足了的样子。
    “等不到哪会儿呀?”我问。
    “等不到你孝敬奶奶一把铁蚕豆。”
    我笑个没完。我知道她不是真那么想。不过我总想不好,等我挣了钱给她买什么。爸爸、大伯、叔叔给她买什么,她都是说:“用不着花那么多钱买这个。”
    奶奶最喜欢的是我给她踩腰、踩背。一到晚上,她常常腰疼、背疼,就叫我站到她身上去,来来回回地踩。她趴在床上“哎哟哎哟”的,还一个劲夸我:“小脚丫踩上去,软软乎乎的,真好受。”我可是最不耐烦干这个,她的腰和背可真是够漫长的。“行了吧?”我问。“再踩两趟。”我大跨步地打了个来回:“行了吧?”“唉,行了。”我赶快下地,穿鞋,逃跑……于是我说:“长大了我还给您踩腰。”“哟,那还不把我踩死?”过了一会我又问:“您干嘛等不到那会儿呀?”
    “老了,还不死?”
    “死了就怎么了?”
    “那你就再也找不着奶奶了。”
    我不嚷了,也不问了,老老实实依偎在奶奶怀里。那又是世界给我的第一个可怕的印象。
    一个冬天的下午,一觉醒来,不见了奶奶,我扒着窗台喊她,窗外是风和雪。“奶奶出门儿了,去看姨奶奶。”我不信,奶奶去姨奶奶家总是带着我的;我整整哭喊了一个下午,妈妈、爸爸、邻居们谁也哄不住,直到晚上奶奶出我意料地回来。这事大概没人记得住了,也没人知道我那时想到了什么。小时候,奶奶吓唬我的最好办法,就是说:“再不听话,奶奶就死了!”
    夏夜,满天星斗。奶奶讲的故事与众不同,她不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熄灭了一颗星星,而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又多了一个星星。
    “怎么呢?”
    “人死了,就变成一个星星。”
    “干嘛变成星星呀?”
    “给走夜道儿的人照个亮儿……”
    我们坐在庭院里,草茉莉都开了,各种颜色的小喇叭,掐一朵放在嘴上吹,有时候能吹响。奶奶用大芭蕉扇给我轰蚊子。凉凉的风,蓝蓝的天,闪闪的星星,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那时候我还不懂得问,是不是每个人死了都可以变成星星,都能给活着的人把路照亮。
    奶奶已经死了好多年。她带大的孙子忘不了她。尽管我现在想起她讲的故事,知道那是神话,但到夏天的晚上,我却时常还象孩子那样,仰着脸,揣摸哪一颗星星是奶奶的……我慢慢去想奶奶讲的那个神话,我慢慢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
    奶奶是小脚儿。奶奶洗脚的时候总避开人。她避不开我,我是“奶奶的影儿”。
    这有什么可看的!快着,先跟你妈玩去。
    我蹲在奶奶的脚盆前不走。那双脚真是难看,好像只有一个大脚趾和一个脚后跟。
    “您疼吗?”
    “疼的时候早过去啦。”
    “这会儿还疼吗?”
    “一碰着,就疼。”
    我本来想摸摸她的脚,这下不敢了。我伸一个指头,拨弄拨弄盆里的水。
    “你看受罪不!”
    我心疼地点点头。
    “赶明儿奶奶一喊你,你就回来,奶奶追不上你。嗯?”
    我一个劲点头,看着她那两只脚,心里真害怕。我又看看奶奶的脸,她倒没有疼的样子。
    “等我妈老了,脚也这样儿了吧?”
    一句话把奶奶问得哭笑不得。妈妈在外屋也忍不住地笑,过来把我拉开了。奶奶还在里屋念叨:“唉,你妈赶上了好时候,你们都赶上了好时候……”
    晚上睡在奶奶身旁,我还想着这件事,想象着一个老妖婆(就像《白雪公主》里的那个老妖婆,鼻子有勾,脸是蓝的),用一条又长又结实的布使劲勒奶奶的脚。
    “你妈是个老妖婆!”我把头扎在奶奶的脖子下,说。
    “傻孩子,胡说什么哪?”奶奶一愣,摸摸我的头,怀疑我是在说梦话。
    “那她干嘛把您的脚弄成那样儿呀?”
    奶奶笑了,叹口气:“我妈那还是为我好呢。”
    “好屁!”我说。平时我要是这么说话,奶奶准得生气,这回没有。
    “要不能到了你们老史家来?”奶奶又叹气。
    “我不姓屎!我姓方!”我喊起来。“方”是奶奶的姓。
    奶奶也笑,里屋的妈妈和爸爸也笑。但不知为什么,他们都不像往常那样笑得开心。
    “到你们老史家来,跟着背黑锅。我妈还当是到了你们老史家,能享多大福呢……”奶奶总是把“福”读成“斧”的音。
    老史家是怎么回事呢?一奶奶干嘛总是那么讨厌老史家呢?反正我不姓屎,我想。
    月光照在窗纸上,一个个长方格,还有海棠树的影子。街上传来吆喝声,听不清是卖什么的,总拖着长长的尾音。我看见奶奶一眨不眨地睁着眼睛想事。
    “奶奶。”
    “嗯?睡吧。”奶奶把手伸给我。
    奶奶想什么呢?她说过,她小时候也有一双能蹦能跳的脚。拉着奶奶的手睡觉,总能睡得香甜。我梦见奶奶也梳着两个小“抓髻”,踢踢踏踏地跳皮筋儿,就象我们院里的惠芬三姐,两个“抓髻”,两只大脚片子……
    惠芬三姐长得特别好看。我还只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就觉得她好看了。她跳皮筋的时候我总蹲在一边看,奶奶叫我也叫不动。但惠芬三姐不怎么受理我。她不太爱理人。只有她们缺一个人抻皮筋的时候,她才想起我。我总盼着她们缺一个人。她也不爱笑,刚跳得有点高兴了,她妈就又喊她去洗菜,去和面,去把她那群弟弟妹妹的衣裳洗洗。
    她一声不吭地收起皮筋,一声不吭地去干那些活。奶奶总是夸她,夸她的时候,她也还是一声不吭。
    惠芬三姐最小的弟弟叫八子,和我同岁。他们家有八个孩子,差不多一个比一个小一岁。他们家住南屋,我们家住西屋。
    院子中间,十字砖路隔开四块土地,种了一颗梨树和三颗海棠树。
    春天,满院子都是白花;花落了,满地都是花瓣。树下也都种的花:西番莲、草茉莉、珍珠梅、美人蕉、夜来香……全院的人都种,也不分你我。也许因为我那时还很小,总记得那些花都很高。我和八子常在花丛里钻来钻去。晚上,那更是捉迷藏的好地方,往茂密的花丛中一蹲,学猫叫。奶奶总愿意把我们拢到一块,听她说谜语:“青石板,板石青,青石板上……”“咳,是星星!”奶奶就会那么几个谜语。
    八子不耐烦了,又去找纸叠“子弹”;我们又钻进花丛。“别崩着眼睛!唉……”奶奶坐在门前喊。“没有,我们崩猫呢!”八子说。有一只外头来的大黑猫,是我们的假想敌。“猫也别崩,好好的猫,你们别害巴它!”奶奶还在喊。我们什么都听不见了,从前院追到后院,又嚷又叫,黑猫蹿上房,逃跑了。
    八子特别会玩。弹球儿他总能赢,一赢就是大半兜,好的不多,净是大麻壳、水泡子……。他还会织逮蜻蜓的网,一逮就是一大把,每个手指缝夹两只。他还敢一个人到城墙根去这蛐蛐,或者爬到房顶上去摘海棠。奶奶就又喊:“八子,八子!什么时候见你老实会儿!
    看别摔了腰!”八子爱到我们家来,悄悄的,不让他妈知道。奶奶总把好吃的分给我们俩——糖,一人两块,或者是饼干,一人两三块。
    八子家生活困难,平时吃不到这些东西。八子妈总是抱怨,“有多少东西,也不够我们家那几个‘小饿浪儿’吃的。”我和八子趴在奶奶的床上,把糖嘬得咂咂地响,用红的、蓝的玻璃纸看太阳,看树,看在院里晾衣服的惠芬三姐,我们俩得意地嘻嘻哈哈笑。“八子!别又在那儿闹!”惠芬三姐说话总绷着脸,象个大人。八子嘴里含着糖,不敢搭茬。“没闹,”奶奶说:“八子难得不在房上。”其实奶奶最喜欢八子,说他忠厚。
    上小学的时候,我和八子一班。记得我们入队的时候,八子家还给他做不上一件白衬衫,奶奶就把我的两件白衬衫分一件给八子穿。
    八子高兴得脸都发红,他长那么大,一直是捡哥哥姐姐的旧衣服穿。
    临去参加入队仪式的早晨,奶奶又把八子叫来,给我们俩每人一块蛋糕和两个鸡蛋。八子妈又给了我们每人一块补花的新手绢,是她自己做的。八子妈没日没夜地做补花,挣点钱贴补家用。
    奶奶后来也做补花,是八子妈给介绍的。一开始,八子妈不信奶奶真要做,总拖着。奶奶就总问她。
    “八子妈,您给我说了吗?”
    “您真要做是怎么的?”八子妈肩上挂着一绺绺各种颜色的丝线。
    “真做。”
    “行,等我给您去说。”
    过了好些日子,八子妈还是没去说。奶奶就又催她。
    “您抽空给我说说去呀?”
    “您还真要做呀?”
    “真做。”
    “您可真是的,儿子儿媳妇都工作,一月一百好几十块,总共四口人,受这份累干么?”
    “我不是缺钱用……”奶奶说。
    奶奶确实不是为挣那几个钱。奶奶有奶奶的考虑,那时我还不懂。
    小时候,我一天到晚都是跟着奶奶。妈妈工作的地方很远,尤其是冬天,她要到天挺黑挺黑的时候才能回来。爸爸在里屋看书、看报,把报纸弄得悉悉憟憟的响。奶奶坐在火炉边给妈妈包馄饨。我在一旁跟着添乱,捏一个小面饼贴在炉壁上,什么时候掉下来就熟了。我把面粉弄得满身全是。
    “让你别弄了,看把白面糟踏的!”奶奶掸掸我身上的面粉,给我把袄袖挽上。“那您给我包一个‘小耗子’!”
    “这是馄饨,包饺子时候才能包‘小耗子’。”
    可奶奶还是擀了一个饺子皮,包了一个“小耗子”。和饺子差不多,只是两边捏出了好多褶儿,不怎么象耗子。
    “再包一只‘猫’!”
    又包一只“猫”。有两只耳朵,还有点象。
    “看到时候煮不到一块儿去,就说是你捣乱。”
    “行,就说是我包的!”
    奶奶气笑了:“你要会包了,你妈还美。”
    “唉——,你们都赶上了好时候,”我拉长声音学着往常奶奶的语调:“看你妈这会儿有多美!”
    奶奶常那么说。奶奶最羡慕妈妈的是,有一双大脚,有文化,能出去工作。有时候,来了好几个妈妈的同事,她们“唧唧嘎嘎”地笑,说个没完,说单位里的事。我听不懂。靠在奶奶身上直想睡觉。奶奶也未必听得懂,可奶奶特别爱听,坐在一个不碍事的地方,支楞着耳朵,一声不响。妈妈她们大声笑起来。奶奶脸上也现出迷茫的笑容,并不太清楚她们笑的是什么。“妈,咱们包饺子吧,”妈妈对奶奶说。
    奶奶吓了一跳,忙出去看火,火差点就要灭了;奶奶听得把什么都忘了。客人们走后,奶奶的情绪一下子低落了,说:“你们刷碗、添火吧,我累了。”妈妈让奶奶躺会儿。奶奶不躺,坐在那儿发呆。好半天,奶奶又是那句话:“唉,你们都赶上了好时候。”爸爸、妈妈都悄悄的。只有我敢在这时候接奶奶的茬:“看你妈多美,大脚片子,又有文化,单位里一大伙子人,说说笑笑多痛快。”“可不是么。我就是没上过学。我有个表妹……”“知道,知道,”我又把话茬接过去:“你有个表妹,上过学,后来跑出去干了大事。”“可不真的?”
    奶奶倒象个孩子那样争辩。“您表妹也吃食堂?”我这一问把爸爸、妈妈全逗乐了。奶奶有些尴尬:“六七岁讨人嫌。”奶奶骂我只会这一句。不知为什么,奶奶特别羡慕别人吃食堂,说起她羡慕或崇拜的人来,最后总要说明一句:“人家也吃食堂。”
    后来,五八年,街道上也办了食堂。奶奶把家里的好多坛坛罐罐都贡献了出去。她愿意早早地到食堂门口去等着开饭。中午,爸爸、妈妈都不回来,她叫我放了学到食堂去找她。卖饭的窗口开了,她第一个递上饭票去:“要一个西红柿,一个……嗯……”她把“一个”咬得特别清楚,但却不自然;她有些不好意思,但又很骄傲似的。现在回想起来,她大概是觉得自己和那些能出去工作的人相仿了,可她毕竟又没出去工作过。
    是在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那些日子,奶奶晚上总去开会,总不让我跟着。“又不是去看戏!”奶奶说,脾气变得很急躁。
        我跟着奶奶看过不少老戏。奶奶做补花挣了钱,就请别人看戏,请八子妈,请姨奶奶,也请院里的另一个老太太,自然每次都得请我——她的“影儿”也得占一个座位。奶奶不会看戏,每次看戏之前都得请教那“另一个老太太”。那个老太太懂戏,也并非真懂,用现在的话说也就是个“名人爱好者”。什么梅兰芳、姜妙香、袁世海、张君秋,……奶奶和我都是从她那儿得到启蒙的。我坐在剧场的椅子上睡觉,我是为中间的十五分钟休息来的;休息的时候小卖部卖酸梅汤,我使劲说渴,至少可以喝两瓶。奶奶是说:“我年轻时候什么戏也没看过。”她大约是为补上这一课来的;平时胡同里几个老头、老太太在一块聊天,谁都比奶奶懂戏。奶奶什么事都要强。不过只有一回,奶奶和那个老太太是都看懂了,不是戏,是电影《祝福》。看完了,奶奶直哭,那个老太太也直哭。“那时候可不就是那么样儿,”那个老太太说。“可不就那么样儿,”奶奶说。两个人的眼睛都红红的。
    我不声不响地跟在奶奶身后走。最惨的不是祥林嫂最后摔倒在雪地上,而是她捐了门槛,高高兴兴地回来的时候……奶奶后来总爱给别人讲《祝福》,还是把“福”念成“斧”的音。不过她再也不愿意看那个电影了。
    一天晚上,奶奶又要去开会,早早地换上了出门的衣服。坐在桌边发愣。
    妈妈把我叫过来,轻声对奶奶说:“今天让他跟您去吧,回来道儿挺黑的。小孩儿,没关系。”
    我高兴地喊起来:“不就是去我们学校吗?我搀您去,那条路我特熟!”
    “嘘——,喊什么!”妈妈给了我一巴掌。妈妈的表情挺严肃。
    我跑去找八子,我们俩早就想晚上去一回学校了。我们学校原来是一座大庙,八子说,晚上那儿的蛐蛐准少不了。
    学校有好几层院子,有好几棵又粗又高的老柏树,院墙上长满了草,红色的灰皮脱落了很多。天还没黑,知了在老柏树上“伏天儿——,伏天儿——”地叫着。奶奶到紧后院去开会,嘱咐我们就在前院玩。
    这正合我们的心意,好玩的东西全在前院,白天被高年级同学占领的双杠、爬杆、沙坑,这会全空着。
    “八子,真是跟你妈说了?”奶奶又问。
    “真说了。”
    八子冲我笑。他才不用跟他妈说呢,他常常在外面玩到半夜,他妈顾不上管他。我常常为此羡慕八子。
    我们先玩爬杆,我爬不过八子。又玩双杠,一人占一头,喊一声“开始!”各自从双杠上蹿过去抓对方,几个来回之后,我总是上气不接下气地被八子抓住。八子身体好,也跑得快。跟八子出去玩,我不用担心挨欺负,八子打架也特别厉害。
    八子的功课一般,不象惠芬三姐,惠芬三姐很用功,还是少先队大队委。我也是班里的学习尖子,但我至今记得,一有算术比赛,八子的成绩总比我好。他就是不用功,不按时完成作业,语文总考六十几分。小学毕业时,我考上了一所名牌中学,八子只考上了三流学校。
    现在想想,八子的天资其实比我强,我纯粹是靠了奶奶的督促,靠爸爸妈妈总能在课后帮我补习。谁管八子呢?
    他晚上不是帮家里干活,就是跑出去疯玩。惠芬三姐是个例外,她不声不响地干活,又不声不响地读书。八子妈嫌她晚上读书费电,她就每天早早地起来在院子里用功。六五年,惠芬三姐考上了大学。
    那时候她戴上了眼镜,更漂亮了,文质彬彬的,有学问的样子。我真羡慕八子有这样一个姐姐。八子却不放在心上,总拿她的“四眼儿”开玩笑。惠芬三姐不屑于理他。八子也不太爱理惠芬三姐。
    太阳落了。
    “嘟——嘟嘟——”,天完全黑下来时,蛐蛐果然不少。“嘟嘟——嘟嘟嘟——”,东边也叫,西边也叫。我们顺着声音找,找到了一处墙根下。八子对准砖缝滋了一泡尿,一会儿,蛐蛐就蹦出来,在月光底下看得很清楚。八子很快就把蛐蛐逮住,看看,又扔了。
    “老迷嘴,不开牙,”他说。
    我们又找,找到一块大石头旁边,蛐蛐不叫了。八子示意我别出声,我们蹲在石头边静静地等,大气不出。蛐蛐又叫起来,“嘟嘟嘟——”八子笑了。
    “哟,我没尿了。”
    “我有!”我说。
    “嘘——,小点声。冲这儿撒,对准了。”
    逮到了一只好的。八子从兜里掏出一张纸,卷成纸筒,把蛐蛐装进去。
    月光真亮,透过老柏树浓黑的枝叶,洒在院子里,斑斑点点。那么大的院子里只有我们俩。教室都是原来大庙的殿堂,这会黑森森的,静悄悄的,有点瘆人。星星都出来了。我想起了奶奶。八子逮起蛐蛐来入迷,蹶着屁股扎在草丛里,顺着墙根爬。
    我对八子说:“我去看看后院有没有蛐蛐。”
    紧后院的南房里亮着灯。我悄悄地爬上石阶,扒着窗台往里看。
    一排排的课桌前坐的全是老头、老太太。我看见奶奶坐在最后排,两只手放在膝盖上,样子就象个小学生。我冲她招招手。没看见,她听得可真用心。我直想笑。奶奶常说,她要是从小就上学,能知道好多事,说不定她早就参加了革命呢!“我说不定就从你们老史家跑出去了呢。我有个表妹,就是从婆家跑出去的,后来进了共产党……”奶奶老是讲她那个表妹,说她就是因为上过学,知道了好些事,早早地放了脚,跑出去干了大事。我又想笑了:奶奶跑起来是什么样呢?还是用脚后跟跑吗?……
    讲台上有个人在讲话。讲台两边还坐着好几个人。有个女的老是给他们倒水喝。
    我见过奶奶的那个表妹一回,只见过一回,在一个大楼里。奶奶紧拉着我的手,在又宽又长的楼道里走,东问西问后来人家让我们在一间屋子里等着,屋子里有好多沙发,可奶奶不让我坐,她自己也站着。等了老半天,才来了一个女的,奶奶让我管她叫表奶奶……
    讲台上的那个人讲个没完没了。
    我还从来没有这么远远地望着过奶奶。她直了直腰,两只手也没敢离开膝头。这下您知道上学的滋味了吧?我又在心里笑。奶奶每天晚上都抱着那本扫盲课本念,有一课是《国歌》,她老是把“吼声”念成“孔声”。“又是孔声!”连我都能提醒她了。她挺难为情,声音变小,慢慢又大起来,念到“吼声”的时候声音又变小,停好一阵,大概是在心里重复……
    就在这时候,我忽然听清了讲台上那个人讲的话:“你们过去都是地主、富农,都是靠剥削农民生活,过的都是好逸恶劳,光包不做的剥削阶级生活……”
    什么?!再听。
    “……地、富、反、坏、右,你们是占的前两位。今后呢?你们还是要认真改造自己……”
    我赶紧离开窗台,站在台阶下不知该干什么,脑袋里“嗡嗡”的。
    地主?奶奶也是地主?
    八子来了。“嘿!看,六个!”
    我应了一声,赶紧往前院走。
    “后院有吗?你怎么啦?”
    “后院没有,咱们还上前院吧。”
    “前院都没啦!”
    “那,咱们玩爬杆去吧。”我拉着八子往前院走,我怕他也听见……
    奶奶拿回来一个白色的卡片。爸爸、妈妈围在奶奶身边看,样子倒象是很高兴。奶奶直擦眼泪。
    “这回就行了,您就甭难受了,”爸爸说。
    “就是说,您跟大伙都一样了,也有选举权了,”妈妈说。
    我趴在床上不说话。这是怎么回事呀?我又不敢问。
    “跟了你们老史家,唉……”奶奶又是那句话,说话的声音也有些颤抖:“解放前我也没过过一天舒心日子呀,比老妈子能强多少……
    “您可不能这么想,”妈妈说:“您过的日子再不舒心,也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呀!工人、农民呢?人家过的什么日子?”
    奶奶的脸腾地红了,慌忙点头:“我知道,我知道。我就那么一说。人家过得牛马不如,这我都知道。”
    过了一会,奶奶又对爸爸说:“你还记得给老史家扛活的刘四吗?后来得肺病死了,剩下刘四媳妇带着仨孩子……那时候我也是自个儿带着你们仨。我就跟你大哥说过,真要是分了家,咱们这份儿由我作主,我就把那一亩多地给了刘四媳妇……”
    “您可也别总说这事儿,”妈妈又说:“那是因为您有,不在乎那一亩多。”
    奶奶愣了一会,说:“可不也是,让我都给,我准不干。?

     3 ) 人工智能不是有Siri吗

    董卿最近的《诗词大会》火得发烫,朋友圈里估计很多人都能看到相关转发,经典TAG如“董卿终于找到了最适合的节目”、“春节的综艺清流”、“满足了对于才女的所有想象”……我个人认为略过誉,但总体上还是认可的。

    所以,在央视新闻上看到《朗读者》的预告,第一期节目就全程守着看完了。略微有点失望(有可能是《诗词大会》把期望炒起来了吧)。本来随手写了短评,竟然字数超了,建议发一篇“剧”评。。

    有这么几点意见:

    1. 有些case所选朗读文本无论是文学性还是故事性不是很足。如第一期的大翻译家,其人不可谓不牛 b,其专业成就和贡献不可谓不大,然则放在一个访谈类的节目还可以,但现场七零八散地选其曾译的一些片段并无一个集中的思想,更不用说没有扣上“帮助”的主题了。(果不其然第二天在社交媒体上火起来的全是从晚上偷时间之类励志文)顺便,个人观感,央视的综艺喜欢追求行业多样性,这本无可厚非,但牵强为之容易戴主旋律帽。

    2. 嘉宾的朗读演绎差了点,这点比不上同时期的朗读节目《见字如面》。不一定非要影视界实力派“老师”边读边加演技,但至少要有语文课上被老师点名朗读课文时的水平吧,抑扬顿挫和语速控制还是要的吧?一个朗读节目比起po一篇文的公众号比起来不就是可以加入声音承载的情感吗?如果做不到带感情色彩地朗读,各大store上不是有大把siri式所谓人工智能读书的App么?

    3. 我始终觉得读书的节目的舞台可以小一点,灯光可以不要全局都那么亮,是为阅读氛围。去舞美,有一张书桌或者懒人沙发就OK;去灯光,有盏阅读台灯或者射灯也行。

    4. 个人希望可加入一些古文的朗读,增加时间纵深。

    如若以上几点不加注意,恐怕凭借“烂大街真人秀中文化回归”聚起来的光环和董小姐的热度恐怕会逐渐消散。会继续跟这个节目,祝好,望改善。

    以上。被广州蚊子叫醒的凌晨码。

     4 ) 不成熟的小意见

    看了30多分钟,有一些不成熟的小意见: 1.看起来像朗读版的艺术人生,说出你的故事。 2.朗读嘉宾不太自然,而这种不自然像是被董卿传染的。 3.演播厅搞得太大太华丽,豪华演播厅+豪华会客厅,有点隔一层之感,更何况开门关门进进出出的,弄得繁琐。 4.“你准备好了吗?”这句梗,以为在看“我要上春晚”或是“开心辞典”。 5.巴拉巴拉鼓掌的观众,以为在看“我是歌手”。 6.如果可以,希望能看删减版,有文本朗读就够了。诶,这样又好像《见字如面》。 7.吐槽完毕。

     5 ) 比起来,我宁愿被安利这样的鸡汤节目

    自从大学毕业到日本留学之后,就开始更加关注国内的电影电视剧和综艺。记得14年的时候跑男刚刚引进的时候,真人秀节目就陆续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了一个又一个。当观众对真人秀产生审美疲劳时,《奇葩说》一类的现象级网综应运而生。当真人秀做烂、网综快餐化之时,《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这样主打情怀、文化的节目又慢慢地火了起来。
    有人说中国人在跟风、抄袭、模(shan)仿(zhai)方面世界第一。我确实承认。但其实纵观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国家,其实都有类似的发展过程。最重要的我觉得是在“人”。一个社会如果所有人都在随地乱扔垃圾,那么会把饮料瓶扔到垃圾桶里的就是少数,而这个社会也自然会定为“随地乱扔垃圾的社会”。同样的,如果一个国家的荧幕上被制作粗糙、低劣媚俗的娱乐产品霸屏的时候,是否也会代表着这个国家的国民就是一个这种文化素养的人呢?我想说出来这句话会有很多愤青们来骂我。不过来吧,最近我很闲。撕撕更健康哈哈。
    看到有些评论会说这个节目“看起来像朗读版的艺术人生”“动情不自然”之类的话。确实,每一个节目和作品都不可能满足每一个的口味,也确实,这个节目可能很多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这是在制作层面上,或者说是技术层面上的事情,而这些永远是可以得到改善的部分。让我感动的是,我终于在如此浮躁的大环境下看到了一个努力在做关于“人”本身的节目。
    第一期节目的整体观感确实并非完美。从嘉宾朗读的水平到节目的节奏,多少都有些差强人意。但我看到的是一个电视节目对普通人浓浓的诚意;是一个媒体对大众的责任;是对一个主持人初次转型制作人的尊重。整个节目能看到他想向大众传递“朗读”这样一个概念,更深层的看,也是对阅读,读书习惯养成的一个普及。而一个节目只能代表一群人的想法,但是当三两个这样的节目出现的时候,能否代表着我们大众的审美已经开始朝着更深一个层次发展了呢?我不敢肯定,但至少我看到了这样一群努力的人,做着最回归“人”本身的都东西。
    不过真人秀、网综的昙花一现有如前车之鉴,不知道刚刚兴起的这些文化节目又是否能坚持住初心,谁都说不好。不过比起来这些没营养的快餐,我宁愿被安利这样所谓的“鸡汤”节目。

     6 ) 别忘了爱

    花了两天时间刷完两季,朗读的文章没怎么看,主要是听各位大佬讲自己的经历,感觉自己的人生也厚重了一些。 对于我这种泪点低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催泪弹! 非常喜欢董卿了,完全能够跟上访谈者的思维,引导得非常好。 ~ 宗月大师,刘寿绵。林兆华。 柳传志:“只要你是一个正直的人,不管你做什么事情,你都是爸的好孩子。” 西南联大校训:中业兴,须人杰。 曹文轩:《草房子》。 张梓琳:“小布谷,愿你慢慢长大。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愿你一生一世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 不害怕,不后悔。 不合适的两个人,最应该做的事就是早点分开!(所以,好像看开了?真开心~ “爱,是唯一理智的行为。” “我从来没有长大,可是也从来没有停止成长。” “自己不倒,别人推也推不倒;自己倒了,别人怎么扶也扶不起。” 人,不应该过于强调自己的痛苦。因为这会让你忘了对别人的关照(文革),不要忘了听那些容易被忽略的人的声音。另外,要知道,痛苦大多是上天的旨意,目的是让你成长。所以,可以为别人流泪,但是不要为自己,没有用。

     7 ) 朗读者02

    第二期:陪伴。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俩站着,不说话。”顾城的《门前》描述着一种至简的陪伴。其实,陪伴说来似乎不难。虽然“陪伴”这个词的背后,可能已经携带着久远的痕迹,但若要为这个陪伴加上一个期限,不少人应该还是会陷入一种思量或踯躅。所以,那些为陪伴而坚守无数日子的朋友,真的,让人敬服。敬服于他们因责任而陪伴,因信念而陪伴,更因爱,而陪伴,并且,始终,甘之如饴。

    一. 用童话陪伴更多的孩子——郑渊洁&《父与子》(郑渊洁)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是讲勤勉的收获。但他,却要剑走偏锋,“早起的虫子被鸟吃”。相反的思路,相反的结局。于是,郑渊洁走上退学的道路。但何其幸运,他也拥有着一个剑走偏锋的父亲,一句“孩子,没关系,我在家教你”,刮走了霾,迎来了童话世界的光。
            父与子的陪伴,我觉得这两者之间的陪伴,更多是时间上的深度,而用童话陪伴千千万万孩子则延展了空间的宽度。一个人,一本月刊,32年,这不再是两人之间,而是以童话为媒介将陪伴切切实实带给无数孩子。
            郑渊洁说只要父母亲一直活着,就要将《童话大王》一直写下去;而父亲郑洪升却说:“只要你一直写下去,我和你妈妈就一直活下去。”我们一直以为父母亲的生命是坚守的动力,殊不知,孩子的坚守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一种生命延续的支撑。相互的陪伴,有应有答,创造的力量该是最最震撼与恒久的。

    郑渊洁《父与子》
    父篇
      我是一只羊。我活到了应该当父亲的年龄。世界真奇妙,到了这个年龄,我的思维里就产生了一种激情,还伴随着身体里的一股原始冲动。这大概就是生命得以延续的接力棒。
      我渴望当父亲。渴望让生命中的一个单元通过我继续。
      在我们这儿,不是你是什么就得生什么,而是逢什么年生什么。比如去年,不管你是羊还是兔还是马,生的孩子都是狗。狗的爸爸妈妈也不一定是狗,可能是兔子。
      今年生的孩子都将是猪。于是就有了这么一头小猪成为我的儿子。这是我们的缘份。不管他是什么,我都爱他,他的血管里流着我的血。尽管我是羊,他是猪。
      我们这儿有的爸爸可不这样,他们总希望自己的孩子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就拿我的邻居牛来说吧,他的儿子是一条蛇,他怎么看儿子怎么不顺眼,整天对儿子吹胡子瞪眼。我问他为什么虐待亲生儿子,他说他的儿子应该是只虎,起码也 得是头牛。他的儿子真不幸,摊上了这样的爸爸。
      做父亲的对待孩子只能干一件事:爱。
      我的儿子是一头小猪,这就足够了。我不羡慕别人的猛虎儿子,也不嫉妒人家的千里马儿子,这个世界上绝了哪种生命形式都会导致地球毁灭。狮子和蚂蚁一样伟大。我斗胆说一句话,你看人类在地球上横不横?可从生态平衡的角度看,小草和人类一样重要。
      不明白这个道理,就不是合格的爸爸。
      我是羊,我生了一头小猪,我感到幸福和惬意。如果在这个世界上,羊只能生羊,马只能生马,那该成什么样子了?
      我爱我的小猪儿子。如果他是鸡或是蛇或是兔或是老鼠,我一样爱他,一样让他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因为我是他爸爸。

    子篇
      我是一头小猪,我爸爸是一只羊。
      从我出生那天气,我就发现爸爸和我不一样。后来,我还发现别的孩子的爸爸和我爸爸也不一样。
      就拿邻居那头小猪来说吧,她爸爸是一只猛虎。再说隔壁的小兔,他爸爸是一匹骏马。
      相比之下,我的爸爸显得弱小不起眼。可我最爱我爸爸。我觉得爸爸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不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有的爸爸虽然是老虎,但他不是男子汉。我见过一只老鼠爸爸,那可真算得上是一个地道的男子汉。
      什么是男子汉?我觉得,他首先应该全身心地爱自己的孩子,和孩子平等相处。打骂孩子的爸爸都不是男子汉,是懦夫;他还不嫌弃孩子,不管孩子是什么,他都爱孩子。孩子是你生的,如果你不满意,就打自己。打孩子算什么?又不是孩子非要让你把他生出来的。
      我的爸爸虽然是一只羊,但他是一个男子汉,他知道怎么爱我。我要让他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爸爸。
      我有时偷偷想,假如我的爸爸是老鼠或是鸡或是蛇呢?我一准照样爱他照样,自豪——因为我是他儿子。

    二. 不为什么,只因你是我的孩子,那我就是你的耳朵——杨乃斌&《不为什么》冰心
           16年,5840天,34560个学时。
           创造了一个奇迹。
           杨乃斌是一个奇迹,但他说,奇迹的名字是母亲。
           八个月大因为发烧导致耳膜出血失去听力的孩子就是杨乃斌,但今天,生活工作基本如常人一般,还能完整说话表达的人也是杨乃斌。我是真的震惊,从小失去听力,那随之产生的后果应该就是无法说话,即便说也该只是咿咿呀呀发声的程度而已。在一个无声的世界,根据口型来练习说话,甚至学习语言,这,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奇迹啊。
           杨乃斌的母亲做了他16年的同学,一同起床,一同上课,以“夜晚老师”的名义反复给儿子授课,努力去创建一个同健全人一样的环境。我说,奇迹的到来不是偶然,是必然的。
           我们看到,了解到的,都是人前的奇迹,人后的辛酸与困苦,我只要一细想都难忍悲戚。但正如冰心所说,你如果要问到底为什么母亲这么爱我,她会告诉你;“不为什么,只因你是我的孩子。”不为什么,只因你是我的孩子,那我,就是你的耳朵。

     冰心《不为什么》
           有一次,幼小的我,忽然走到母亲面前,仰着脸问: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母亲放下针线,用她的面额,抵住我的前额,温柔的,不迟疑地说:不为什么,只因你是我的女儿!
           小朋友!我不信世界上还有人能说这句话!不为什么这四个字,从她口里说出来,何等刚决,何等无回旋!她爱我,不是因为我是冰心,或是其他人世间的一切虚伪的称呼的名字!她的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唯一的理由,就是我是她的女儿。总之,她的爱,是摒除一切,拂试一切,层层的麾开我前后左右所蒙罩的,使我成为今我的原素,而直接的来爱我的自身!
           假使我走到幕后,将我二十年的历史和一切都更变了,再走出到她面前,世界上纵没有一个人认识我,只要我仍是她的女儿,她就仍用她坚强无尽的爱来包围我,她爱我的肉体,她爱我的灵魂,她爱我前后左右,过去、将来、现在的一切!
           天上的星辰,骤雨般落在大海上,繁响。海波如山一般的汹涌,一切楼屋都在地上旋转,天如同一张蓝纸卷了起来。树叶子满空飞舞,鸟儿归巢,走兽躲到它的洞穴。万象纷乱中,只要我能寻到她,投到她的怀里天地一切都信她,她对于我的爱,不因着万物毁灭而变更!
           她的爱不但包围我,而且普遍的包围着一切爱我的人。而且因着爱我,她也爱了天下的女儿,她更爱了天下的母亲。小朋友!告诉你一句小孩子以为是极浅显,而大人们以为是极高深的话:世界便是这样的建造起来的!

    三.我们只是病人,不是罪人——蒋雯丽&《百合花开》(林清玄)
           蒋雯丽从事防治艾滋病义务宣传员15年,见证过艾滋病这疾病的可怕,更看到比这疾病本身更可怕的周遭环境的不解与歧视。他们只是病人,不是罪人。而我们呢?我们是不是可能才是罪人啊?
           能做的太少,但至少要正确认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至少要理解和包容吧。听着《百合花开》,不觉想着林语堂的《孤崖一枝花》,特将两篇皆附于下。
           “花只有—点元气,在孤崖上也是要开的。”不要忘记开花的本性,不要放弃开花的本能。

    林清玄《百合花开》
           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处数千尺高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
      起初,百合长得和野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有这样一个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野草。唯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
      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
      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百合的心里很高兴,附近的野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却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根本不是花苞,而是长了一个疙瘩……”
      在公开场合,它们也嘲笑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
      偶尔有飞过的蜂蝶鸟雀,它们也会劝百合不用那么努力地开花:“在这断崖边上,纵然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也不会有人来欣赏啊!”
      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嘲笑下,百合努力地生长着。终于有一天,它开花了。
      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出的泪滴。它那透着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了断崖上最美丽的一道景色。
      这时候,野草和蜂蝶再也不嘲笑它了。
      此后,年年春天,百合都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地和悬崖边上,让那些地方到处都开满洁白的百合。
      几十年后,人们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孩子们跪下来,快乐地嗅着百合花的芬芳;情侣们手拉着手,许下“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丽,感动得直落泪。
      那里,被人称为“百合谷”。
           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用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林语堂《孤崖一枝花》
            行山道上,看见崖上一枝红花,艳丽夺目,向路人迎笑。详细一看,原来根生于石罅中,不禁叹异。想宇庙万类,应时生灭,然必尽其性。花树开花,乃花之性,率性之谓道,有人看见与否,皆与花无涉。故置花热闹场中花亦开,使生万山丛里花亦开,甚至使生于孤崖顶上,无人过问花亦开。香为兰之性,有蝴蝶过香亦传,无蝴蝶过香亦传,皆率其本性,有欲罢不能之势。拂其性禁之开花,则花死。有话要说必说之,乃人之本性,即使王庭庙庑,类已免开尊口,无话可说,仍会有人跑到山野去向天高啸一声。屈原明明要投汨罗,仍然要哀号太息。老子骑青牛上明明要过函谷关,避绝尘世,却仍要留下五千字孽障,岂真关尹子所能相强哉?古人著书立说,皆率性之作。经济文章,无补于世,也会不甘寂寞,去著小说。虽然古时著成小说,一则无名,二则无利,甚至有杀身之祸可以临头,然自有不说不快之势。中国文学可传者类皆此种隐名小说作品,并非一篇千金的墓志铭。这也是属于孤崖一枝花之类。故说话为文美术图画及一切表现亦人之本性。“猫叫春兮春叫猫”,而老僧不敢人前叫一声,是受人类文明之束缚,拂其本性,实际上老僧虽不叫春,仍会偷女人也。知此而后知要人不说话,不完全可能。花只有—点元气,在孤崖上也是要开的。

    四.我处于安静中,但不孤独——林兆铭&《瓦尔登湖》选段(梭罗)
           一个人,一个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不,还有它们。三百多只野生动物。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即使处于这样的环境,即便喜欢安静,还是不能少了交流与陪伴。林兆铭偏爱鹦鹉,可能也是因为它们与人相通的一点——能说相同的话语。因为如此,处于安静,但并不孤独。有动物的陪伴,有自然的向往,有超脱于现实的原始渴望。
           梭罗的《瓦尔登湖》也是深得我心。他说在每一个景象和声音中,存在无穷无尽难以言表的友善,像一种氛围,支撑着他。
           由此想得,自然本身,就是一种陪伴。

    梭罗《瓦尔登湖》选段
           在有月亮的午夜,有时候我路上碰到了许多的猎犬,它们奔窜在树林中,从我面前的路上躲开,好像很怕我而静静地站在灌木丛中,直到我走过了再出来。
           松鼠和野鼠为了我储藏的坚果而争吵开了。对它们来说,那是一个挪威式的冬天,雪长久地积着,积得太深了,它们不得不动用松树皮来补救它们的粮食短绌。
           野兔是很常见的,整个冬天,它的身体常活动在我的屋子下面,只有地板隔开了我们。每天早晨,当我开始动弹的时候,它便急促地逃开,惊醒我,——砰,砰,砰,它在匆忙之中,脑袋撞在地板上了。
           要没有兔子和鹧鸪,一个田野还成什么田野呢?它们是最简单的土生士长的动物;古时候,跟现在一样,就有了这类古老而可敬的动物;与大自然同色彩,同性质,和树叶,和土地是最亲密的联盟。不管发生怎么样的革命,兔子和鹧鸪一定可以永存,像土生士长的人一样。如果森林被砍伐了,矮枝和嫩叶还可以藏起它们,它们还会更加繁殖呢。
           不能维持一只兔子的生活的田野一定是贫瘠无比的。

    五.生死线上有你——乔榛、唐国妹&《我愿是激流》(裴多菲)
            七次走上鬼门关,老伴将他硬生生拉回。因为陪伴的力量,有了“人可以被消灭,不能被打败”的深彻感悟。陪伴不是可以让死神望而却步,却是难免于心不忍。老伴老伴,一个“老“字,一个“伴”字,都是朴素却让人动容的字,合奏出“陪你慢慢变老”的心弦。

    裴多菲《我愿是激流》
           我愿意是激流,是山里的小河,在崎岖的路上,在岩石上经过,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条小鱼,在我的浪花中,快乐地游来游去;
      我愿意是荒林,在河流的两岸,面对一阵阵狂风,我勇敢地作战,只要我的爱人,是一只小鸟,在我的稠密的树枝间,作窠、鸣叫;
      我愿意是废墟,在峻峭的山崖上,这静默的毁灭,并不使我懊丧,只要我的爱人,是青青的长春藤,沿着我荒凉的额头,亲密地攀援而上;
      我愿意是草屋,在深深的山谷底,草屋的顶上,饱受着风雨的打击,只要我的爱人,是可爱的火焰,在我的炉子里,愉快地缓缓闪现;
      我愿意是云朵,是灰色的破旗,在广漠的空中,懒懒地飘来荡去,只要我的爱人,是珊瑚似的夕阳,傍着我苍白的脸,显出鲜艳的辉煌。

    六.一群人的童年——我&《故乡》选段(鲁迅)
            搬到现在的家里已有整整八年时间。前些日子和母亲散步,走在童年爬过的一个个陡坡,穿过的一个个马路口,重温着眼前熟悉又陌生的景象,脚步自己像是唤起了记忆。这一次,是真的废墟了。拆迁说了好多好多年,可一直是东一锄头西一耙子。可今年,在这咫尺相望的距离里,是真的,废墟了。想象着大哥在课堂里说的,站在开县老城的废墟之上那种天地宽阔寂寥的感受。我承认,自己没有那样的格局与境界。终究是小家子气了。满心满眼都是童年回忆的伤感,旧屋化废墟的哀戚。不知道自己眷念的是什么,那样小小的出租屋?那一段爬坡上坎的回家路?笨重的煤气罐和旧彩电?还是楼顶上夏日夜晚的凉板、蒲扇和热风?或者是刨过的土,摘过的玉树的宽厚叶子,办过的家家?我是真的健忘,容易忘掉所谓的苦日子,深刻眷念所有的感恩之处。
            再前些日子吧,和朋友出来,说起小学周末的夜晚啊。那些日子,早早吃过晚饭,同学们就成群结队地来到红岩广场。没有手机的我们,总会从出门开始,挨家呼朋唤友,催促着快些吃饭。即使没有呼唤,一到点,广场这个老地方就不约而同的聚集了好多老同学。喧闹的坝坝舞曲,是我们玩耍疯闹的最好伴奏;杂乱舞动的人群,是我们藏藏猫追追猫最好的障碍牌。旁边小区的滑滑梯也是我们永恒不变的爱。夏日的夜,不是男男女女,只是汗水浸透一身的一群小屁孩。真是无公害的童年啊。即便现在,已是要谈男男女女的年纪,还是可以一同咯咯地笑,笑声里有些恍然如梦。
            相伴的童年,相伴的友谊。一直心手相连。
            再见,童年。再见,友谊。

    鲁迅《故乡》选段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这少年便是闰土。我认识他时,也不过十多岁,离现在将有三十年了;那时我的父亲还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个少爷。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这祭祀,说是三十多年才能轮到一回,所以很郑重;正月里供祖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讲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我家只有一个忙月(我们这里给人做工的分三种:整年给一定人家做工的叫长工;按日给人做工的叫短工;自己也种地,只在过年过节以及收租时候来给一定人家做工的称忙月),忙不过来,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的。
      我的父亲允许了;我也很高兴,因为我早听到闰土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他是能装弶捉小鸟雀的。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的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我们那时候不知道谈些什么,只记得闰土很高兴,说是上城之后,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他说:
      “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
      闰土又对我说:
      “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检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管贼吗?”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底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他不咬人么?”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他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但从此没有再见面。

     8 ) 朗读,朗读我们的心路

    青春,人生只有一次真正的青春,豆蔻年华,花季雨季,我们活力四射,我们拼搏勇敢,我们生机勃勃,我们美丽简单,我们快乐着,我们悲伤着,我们欢笑着,我们哭泣着,缤纷的世界,让青春描绘出绚丽的色彩,拼凑出生命的音符。然而,面对即将苍老的容颜,流淌过岁月的长河,仿佛将我们的最美吞灭,于是,我们开始回忆,开始学会遗憾和满足。我们渴望着,那流芳百世的梦想,我们又珍惜着,这最后的妥协。人去青山在,我们总会一天一天的老去,或许,我们开始追求着年轻的心。 我们写着一些关于后青春的诗,我们演绎着一些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一些我们拥有的独一无二的命运。我们习惯把青春藏进相机里,把 青春定格 在记忆里,我们常常翻开那些泛黄的相片和那些未寄出的信件,然后看着依稀稚嫩纯真的笑脸,我们思绪万千,我们感慨着,如心潮的涌动,在那粼粼的水面,泛起了层层的涟漪,微风起,轻轻荡漾着的小船,带着今昔驶向过去。时间,总是一去不复返,然而心灵,却常在。

     短评

    董卿太美了!腹有诗书气自华☺有些读的还是有些瑕疵☺不过朗诵技巧不是最重要的🤔情感才是

    9分钟前
    • Dao
    • 推荐

    比起见字如面的信 朗读者则重在人也更深入 看许渊冲老先生那段看的热泪盈眶 先生的心里宛若住着一个少年 那般灿烂 生命不在长短 而是活着的每一天都是值得记住的一天 可以感受到每一个朗读者都是那么的热爱生活 读的字也鲜活感染人心 从诗词大会到朗读者 越来越被董卿的魅力吸引了

    13分钟前
    • 栗子味一颗梨
    • 力荐

    如果说《见字如面》是在朗诵中饰演别人,那么《朗读者》便是通过文字回归自我,各有千秋,各有侧重。好多人看完朗读者之后感动满满,想起了自己学生时代的朗读经历,甚至重拾了朗读的热情,但就这一点,朗读者就功德无量了。我的卿,可以的!

    18分钟前
    • 破相
    • 力荐

    听许渊冲老先生说情诗的那一刻,竟也分分钟热泪盈眶

    22分钟前
    • 马大哈yoho
    • 力荐

    总被拿来和见字如面比也是够了,别的不提,单主持人这一项就无压力秒杀见字好么。

    27分钟前
    • 偏执狂,我只触过奇迹的手
    • 力荐

    把名人或普通人的闪光点或想表达的内容跟阅读的文本结合,透露着央视骨子里的人文关怀。看见普通的情感,也看见董卿的底蕴。重点在“者”,而不是“朗读”。

    32分钟前
    • kakakarl
    • 还行

    其实是央视人脉故事会啦,就像董卿春晚串场介绍楷模事迹。

    37分钟前
    • bird
    • 还行

    董卿到底读过多少书,这张口就来的功力也太可怕了!

    40分钟前
    • 薯片咔滋咔滋
    • 力荐

    一样是明月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有人不见梦似的挂起

    43分钟前
    • Lievr
    • 力荐

    《朗读者》绝对是现在众多综艺节目中的一股清流。央视依然煽情的一把好手,几度让我潸然泪下,结尾胡德夫自弹自唱《匆匆》彻底击中我。。#北汽出品,必属精品#

    45分钟前
    • Nikitaa
    • 力荐

    希望清流成为涛涛江海

    50分钟前
    • 荼小靡
    • 力荐

    水的太明显

    51分钟前
    • 丶晓美焰
    • 很差

    凡凡总总,各色人生,不是讲你朗读的如何,而是讲朗读背后的故事。诚然,见字如面的朗读更加规范,但朗读者更加人性而真切。董卿真的惊艳了我。

    52分钟前
    • 深海大叔。
    • 推荐

    访谈做作。节奏拖沓。布景、动作是央视一贯的好大喜功、喧宾夺主。低估了观众的理解与审美水平。朗读水平参差。但朗读是真诚的。

    54分钟前
    • Ciel4
    • 还行

    当初无意间看到这个节目的第一期感到很惊艳,看了之后几期五星改成四星,扣分之处在于舞美和过度的煽情,这两点也是央视的老毛病了。不过我仍觉得这个节目比《见字如面》好,在这个时代做这样一个节目本就不易,没必要用过于理想化的标准来要求它。我不否认董卿有内涵,但是说的内容可能是安排好的。

    57分钟前
    • 灰色堡垒
    • 推荐

    不错的。《朗读者》,《见字如面》,《诗词大会》这一波文化综艺终于走进主流了。事实证明,市场不一定是去迎合的,而是可以引导和培养的。

    58分钟前
    • 浮一大白
    • 力荐

    愿你有好运气 如果没有 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 愿你被很多人爱 如果没有 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 愿你一生一世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

    59分钟前
    • 日落四十四
    • 推荐

    感谢央视,让我在继诗词大会之后还能看到这么有格调的节目。

    1小时前
    • 普通甜妹
    • 力荐

    《艺术人生》无艺术,《朗读者》内无朗读。

    1小时前
    • 柏林苍穹下
    • 很差

    建议更名为《董小姐的客厅》,来做客的嘉宾带点打动人的小故事,读段豆腐干大小的文章,佐酒。改回三星,毕竟这才是本意。另,期待一个更纯粹更厚重的朗读节目。

    1小时前
    • 孟秋白白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