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恐怖片 乐园2019

    乐园2019

    评分:
    0.0很差

    分类:恐怖片日本2019

    主演:绫野刚,杉咲花,佐藤浩市,柄本明,村上虹郎,片冈礼子,黑泽明日香,根岸季衣,石桥静河 

    导演:濑濑敬久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地狱少女真人版

    • HD

      谷仓惊魂

    • HD

      瘦长鬼影

    • HD中字

      阴齿

    • HD中字

      隔离区2:终点站

    • HD

      隔离区

    • HD

      鬼镜2

    • HD

      雪山惊魂3

     剧照

    乐园2019 剧照 NO.1乐园2019 剧照 NO.2乐园2019 剧照 NO.3乐园2019 剧照 NO.4乐园2019 剧照 NO.5乐园2019 剧照 NO.6乐园2019 剧照 NO.16乐园2019 剧照 NO.17乐园2019 剧照 NO.18乐园2019 剧照 NO.19乐园2019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根据吉田修一小说《犯罪小说集》中“乐园”篇将被搬上大银幕,绫野刚、杉咲花、佐藤浩市将参演影片,濑濑敬久([罪人的谎言])执导。故事讲述一起幼女被拐案件从未破获,而12年后,同一个地方又发生两起同样的案件,而疑点落到三个人身上。该片将于2019年日本上映。

     长篇影评

     1 ) 。

    《丧尸乐园2》有着跟上集相似的故事氛围,作为僵尸电影与《丧尸乐园》的影迷,我很高兴能在10年后看到由相同演员、导演与编剧共同合作的续集电影,完整重现当初最原汁原味的风格调性,依然这么疯狂地玩弄僵尸,又一次透过爆笑的剧情来为僵尸电影做出跟过往不同的诠释。 如果说首集把故事锁定在末日爆发,全美国大部分人民都变为僵尸或成为他们口中食物的情况下,这四位成功幸存的角色如何从独自行动到相信对方、团结一心,用他们的过人之处在这人烟稀少且充满怪物的环境成功生存,并找出彼此性格差异的相处默契,而在首集故事的六年之后,《丧尸乐园2》就是聚焦在已经熟悉彼此的四位角色本身,透过他们心境在这些日子的转变,探讨着一段关系如何从最初陌生、深入了解,到最后迈向长远的过程

     2 ) 丧尸乐园2

    接着丧尸乐园1的剧情,原班人马出演,不过原来的小萝莉长大以后,是真的有点胖了。 剧情大概是这样的:首先,四人组杀进白宫,安逸了一段时间;然后,由于卷毛对石头姐求婚,吓走了石头姐妹,路上石头妹与路遇帅哥抛弃石头姐上路;最后,除了石头妹的三人组,一路寻找石头妹,并在一个“世外桃源”和丧尸大决战。 总体来说,还是一部比较适合放松的电影,诙谐幽默,与丧尸打斗也比较爽,恶搞和致敬了许多美国的人物和事件。 里面最能体现中美对于性的态度和观念的区别的剧情是,卷毛求婚吓走了石头姐,之后卷毛偶遇一幸存辣妹,并与其为爱鼓掌,完事后石头姐正好回来发现,结果,卷毛、石头姐和辣妹这三人竟然还能同车远行去找寻石头妹,过程中,大致是卷毛和石头姐是爱情,和辣妹只是为爱鼓掌而已,爱和性是分开的,两码事,最后,辣妹把原来卷毛用来求婚的戒指还给了卷毛,卷毛向石头姐求婚成功。 为什么辣妹能在丧尸横行的世界存活下来?因为丧尸吃脑子。

     3 ) 丧尸拯救宅男,宅男拯救世界

    10年前,石头和卷毛都还不是大明星,他们伙同“好莱坞第二擅长说mother fxck的中年男神” 伍迪哈里森,出演了一部反传统的B级丧尸喜剧片《丧尸乐园》。

    10年后,已经贵为奥斯卡影后的石头姐,被各路大导演轮番钦点的卷毛哥,和仍然那么擅长说“mother fxck”的老年男神,又被这部丧尸片的续集招了回去。

    石卷二人还可以把这个套路延续下去。10年后,石头姨和卷毛叔再度出演中年危机丧尸片;30年后,石头奶和卷毛爷三度牵手夕阳红丧尸片。 丧爱家族与银幕同辉。

    这位宅男,世界就交给你守护了

    卷毛哥扮演的男主,是一个患有社交恐惧的独身宅男哥伦布,特点是没有朋友也没有牵挂,可以三周不出房门,仅以食用外卖披萨为生。

    哥伦布可废了,早早扔了自尊和自信,剩下的只有处男之身,但仍对姑娘怀有极单纯的幻想(可以拉一拉手、亲一亲嘴、上一上床就好了呢)。

    在《丧尸乐园1》里,隔壁的漂亮女孩主动上门寻求保护,宅男毫无防线的内心瞬间融化,恨不得立即跟女孩厮守终生。第二天早上,早被感染的女孩变成丧尸,哥伦布在用马桶盖砸死丧尸后,悲哀地说:

    我第一次试着让女孩进入我的生活,她竟然想吃我。

    社恐宅男,这一被当代社会遗忘、被异姓无视的边缘群体,其实在丧尸主题的作品中占有卓著地位。

    宅男们在人类社会里过得浑身难受,在丧尸乐园里却如鱼得水。

    他们没有太多牵肠挂肚的爱人亲戚朋友,不会在丧尸爆发后的第一时间,妄想冲过尸山血海回家救人。

    他们有清楚的自我定位,只会在《使命召唤》里开枪,在《波斯王子》里挥刀,在《刺客信条》里潜行,绝对不敢抄起菜刀去跟丧尸拼命。

    他们天性胆小迟钝加社交恐惧,觉得家就是他的城堡,而丧尸们最大的天敌其实恰恰是防盗门。

    著名丧尸小说《僵尸世界大战》中,在“宅男之乡”日本,一个以网络为生的典型平成废柴,因为胆小怕事又四体不勤,在绝大多数人已经逃走或变成丧尸后才被迫离开公寓,居然因此躲过了丧尸爆发时的大混乱,侥幸逃进森林,还成了一代剑道盲侠的弟子。

    日本电影《请叫我英雄》里,宅男铃木英雄平常只敢在脑洞中逞英雄,却因为丧尸爆发而一举邂逅了有村架纯和长泽雅美,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丧尸乐园》系列还有一部堪称“精神前作”的英国丧尸片,叫作《教师肖恩》。西蒙佩吉老师在片中饰演自带尴尬属性的英国宅男,同样带着一班亲友,同样有一个性格强势的女朋友,同样一路逃跑一路轰掉丧尸的脑袋,甚至玩了同样的镜像路人梗……两部片子的内容实在过于相似,我都把剧情记混了。

    总而言之,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丧尸片中喜剧元素几乎与宅男绑定,甚至制造出“自古宅男出豪杰”的假象。

    这可能是因为,丧尸作品的作者、编剧们,多半也是宅男,因而集体把自己带入了角色中。或者是他们认为宅男的生活已然相当悲惨,假如不幸变成丧尸,在兽性横行的社会中,饿肚子的可能性更高,毕竟不会有丧尸外卖员把新鲜人肉送上门来。与其让他们孤独饿死,还不编出一些侥幸脱险的荒唐故事,给予一点心理安慰。

    在现实中时时刻刻靠着孤独寂寞积攒人品,只为换来电影里的一瞬间英雄时刻,这就是宅男的一生吧。

    反套路,就是我们需要的套路

    作为美式宅男丧尸片的代表作,《丧尸乐园1》贡献了诸多精彩设定。

    比如炫技一般的“每周/年最佳丧尸击杀”。在《丧尸乐园2》,这一设定继续发扬光大,还将欧洲某知名景点当作击杀道具。

    再比如《丧尸乐园1》里,主角团队闯进喜剧大佬比尔默瑞家中大闹一番,还不慎枪杀了作死扮成丧尸的默瑞老仙。在这部续作中,他们又换了一所更大、更豪华、埋梗更多的著名“豪宅”(你猜是哪里),在其中过了一段“不只是丧尸爆发以来,还是有生以来最美妙的日子”。

    《丧尸乐园1》最讨巧的设定,是Eisenberg扮演的男主,给自己定下了若干生存法则:

    法则1:体能好。如此才能跑过丧尸。

    法则2:双重击杀。确保爆头,不留活口。

    法则3:小心厕所。马桶上的人类最脆弱。

    法则4:系好安全带。不论撞车或是刹车,飞出去的才不是你自己。

    ……

    林林总总33条之多。

    上述法则不仅制造了许多笑点,还是交代“人设”的绝好办法。每条“法则”都体现着宅男的性格。到了剧情发展的关键时刻,某些“法则”还可以被随时打破,以此直接体现主角的变化和成长。

    如此一劳永逸还灵活多样的人设办法,当然还要继续沿用。《丧尸乐园2》里,宅男的“法则”还将被继续打破。

    本作中还从原本种类单一的丧尸设定,向《生化危机》式的多元化丧尸模式发展。

    蠢到连咬人都不会的变种,被主角团队称为“Homer”,讽刺《辛普森一家》的蠢蛋老爸。而静默、快速的杀手级丧尸,被叫作“忍者”。连爆头都无法一下杀死的超级强力丧尸,直接被冠名为“T-800”,致敬终结者系列里的州长大人扮演的机器人。

    但是,本作中最出人意料的,还是贯穿始终的“反套路”成分。

    在好莱坞B级片中经常出现,向来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甚至干脆是隐藏BOSS的嬉皮士群体,在《丧尸乐园2》里打了个不小的翻身仗。

    嬉皮士也不都是坏逼,有些仅仅是废物而已

    在结尾之前,笔者以为本片要走上对嬉皮士“一黑到底”的老路子。要么是这群强行融化枪支、满脑子泡妞秘籍的嬉皮士,试图“用爱发电”感化丧尸,要么是包藏祸心,最后时刻打算反杀主角团队。

    如果是前者,那就是强行上价值,套路了“失去兽性,失去一切”的《三体》神教法则;如果是后者,那就是《行尸走肉》复刻,硬拗“丧尸算啥,还是人类更危险”的烂俗套路。

    好在都没有。

    作为一部以“点子”或者“梗”为基础的电影,其实《丧尸乐园》的续作非常难拍。

    首先,主创还要想出足够多的好点子,满足想要继续反俗套的观众。

    其次,该继承的也要继承,属于“人设”的东西决不能丢弃。

    总的来说,本片绝对不是狗尾续貂的烂俗圈钱续集——这倒不只是说续集好看,很重要的原因是,《丧尸乐园1》也不是个“貂”。它没那么雍容华贵,不像大制作如《僵尸世界大战》那么值钱,也不像《惊变28天》那么深沉,它就是个满足一小撮恶趣味分子的B级爽片。

    如果阁下符合上述条件:

    1. B级片爱好者。

    2. 对丧尸片怀有恶趣味般的热爱,喜爱以尴尬制造的笑料。

    3. 最好看过《丧尸乐园1》,认可并仍然记得前作中的人设和主要情节,并且不反感再多看一次。

    笔者就可以斗胆保证,你属于本片的最佳观影人群,对你来说,这是一部难得的拥有完整设定、并且值回票价的精彩B级片。

     4 ) 借地儿说说丧尸片的前生今世及亚洲在地化

    丧尸片边界模糊,可以视为恐怖片、灾难片、科幻片的亚类型或混合类型。

    自问世以来,丧尸片算不上主流片型。

    但也因其独特的人物形象、刺激性场面和“恶趣味”的审美感受,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一批忠实的拥趸。

    2019年底,一部走了10年的丧尸片续集终于走到了观众面前。

    那种简单粗暴的快乐也准确地戳中了粉丝的G点,成功掀起一股话题小高潮。

    而几乎同时上映的韩国丧尸片《奇妙的家族》则在延续美国丧尸片类型规则的基础上,尝试打破类型惯例。

    逆转了丧尸咬人使人变成丧尸的定律,开创了正常人咬丧尸使丧尸变回正常人的先河。

    并且该片融入了家庭本位、因果轮回等东方伦理,体现出了迥异于美国丧尸片的审美旨趣。

    本期推送,小官就梳理一下美国丧尸片的发展历程,以及亚洲丧尸片的在地化风格。

    -01-

    萌芽期:巫毒的传说

    1932年,美国第一部丧尸电影《白色丧尸》上映。

    从此,电影史上出现了一个新名词——zombie。

    丧尸(Zombie)一词,源自海地巫毒教文化中的词汇Nzambi,其意为死去之人的亡灵。

    在巫毒教文化中,相传死人通过某种宗教仪式可以被巫毒教巫师唤醒,从而变成由巫毒邪术创造和控制的行动缓慢、丧失记忆、无自主能力、身体腐烂的的奴隶。

    《白色丧尸》改编自神秘学作家威廉姆·西布鲁克(William Seabrook)的游记专著《魔法岛》(Magic Island)。

    1929年,威廉姆·西布鲁克将他在海地的旅行见闻汇录进《魔法岛》一书,第一次将源自海地巫毒教的丧尸文化介绍给西方读者。

    该书带有明显的东方主义视角,将海地的宗教仪式夸张为巫术与恶魔崇拜,将丧尸形容为依靠黑魔法死而复活,夜以继日地像牲畜一样为主人劳作的傀儡奴隶。

    《白色丧尸》由维克多·哈普林执导,贝拉·卢戈西、玛奇·贝拉米和罗伯特·弗雷泽主演。

    上映后,《白色丧尸》以超过影片制作成本200倍,近800万美元的票房收官,这在尚处于经济大萧条的美国绝对算得上一个奇迹。

    由此,美国丧尸电影开始迅速崛起,代表作品有:

    《丧尸的反抗》

    《行尸走肉》

    《与丧尸同行》

    二战期间,世界上除美国之外其他国家的商业电影制作几乎全部处于停滞状态。

    美国的商业电影体系仍然在运作,却也难免主题先行,整体看来情节单薄、制作粗糙。

    这一时期的两部丧尸片《丧尸之王》与《丧尸的复仇》中,表现了纳粹科学家企图建立活死人军团实现第三帝国的崛起。

    二战后,随着太空时代的来临,核辐射焦虑、美苏冷战、外星生物成为这一时期美国文化的主题。

    在这种文化环境下,哥特时代的传统怪物吸血鬼、狼人以及科学怪人等黯然失色,而毫无宗教色彩的丧尸反而成为最方便与这些现代话题进行融合的怪物。

    1950年代的丧尸片基本上可以归入B级片的范畴,最著名的就是“烂片之王”艾德·伍德那部《外太空计划9》。

    直到1968年的《活死人之夜》问世之前,美国电影中的丧尸一直都是以被操控的奴隶形象出现。

    这些傀儡丧尸形象具有三大特征:

    由他人操控

    复活的死人

    被占领的身体

    -02-

    成型期:丧尸围城

    揭开现代意义丧尸电影的序幕的是1968年的《活死人之夜》,一经上映便引起轰动,从而真正让丧尸电影走向辉煌。

    影片中的丧尸不再是让人心生怜悯的苦力形象,而是跳出巫毒教的窠臼,从早期阴森冰冷的尸体变成肢体腐烂、撕咬活人的恐怖形象。

    这部电影中,丧尸以大量的超自然威胁力量出现,以围城的方式入侵人类社会,并对人类进行攻击和吞噬。

    导演乔治•罗梅罗(George A. Romero)也被称作“丧尸电影之父”。

    《活死人之夜》诞生的1968年前后是一个特殊的时代,冷战、越南战争、反战运动、性解放运动,种种国际问题及社会冲突叠加在一起,使之成为了一个充满“愤怒”的时代。

    主人公本是一个黑人,他是小屋中众多幸存者的领导人物,且敢于掌掴白人女性,这些在当时的电影及电视中都是极易引起争议的画面。

    在最后他被当做丧尸一枪打死——他甚至什么都没做,只是在屋里朝着窗外看了一下而已。

    颇具象征意味的是,正是在影片上映的同一年,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亦遭人刺杀,这使得这部影片具有了可阐释的空间。

    之后,乔治•罗梅罗又先后于1979年和1986年推出《活死人黎明》(Dawn of the Dead)和《活死人之日》(Day of the Dead),从而构成了他著名的“丧尸三部曲”。

    《活死人黎明》讲述了困于大型超市的人类和丧尸群的抗争,是对越战之后的美国人因深陷消费主义泥潭、物质富裕而精神颓废的辛辣反讽。

    《活死人之日》中,丧尸已蔓延到世界各地,幸存的人类身陷绝境,孤独无助,讽喻了冷战期间,在核威胁的阴霾之下,对未来失去信心的现代人的颓废、无助与绝望。

    三部影片均不同程度地探讨了美国的社会议题,令美国丧尸片开始兼具现实镜像与社会寓言的功能。

    更重要的是,“丧尸三部曲”创造的入侵型丧尸电影对于后世的丧尸电影创作,无论是在叙事结构还是视听语言方面都提供了范本,之后的丧尸电影基本上都延续这一模式:

    原因不明的起死回生

    丧尸毫无自我意识,全靠生物本能追逐人类并生食血肉

    丧尸咬人具有传染性,能够通过啃噬批量复制出新的丧尸

    丧尸不会死亡,除非被爆头或燃烧致死

    进入1980年代,影视特效和化妆技术越发高级,再加上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思潮的影响,丧尸片在罗梅罗确立的类型基础上,逐渐在血腥、残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代表作品有:

    《活跳尸》

    《活死人归来》

    《鬼玩人》

    《群尸玩过界》

    据说,在《群尸玩过界》上映时,很多地区的电影院专门为观众准备了呕吐袋,以防身心不适。

    -03-

    分化期:丧尸也壕/沙雕/温柔

    新世纪之后,丧尸片进入“后罗梅罗时代”,丧尸片的类型与风格开始变得更加多样化。

    《生化危机》于2002年上映,从此开启了丧尸片的“豪华”时代。

    《生化危机》系列、《我是传奇》、《僵尸世界大战》等大片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

    美国丧尸电影也在全球文化生态中酝酿发酵、生根发芽,从而诞生出了各种各样的衍生品:如“丧尸文化节”、丧尸主题酒吧、包括连小孩子着迷不已的丧尸小游戏《植物大战僵尸》等。

    丧尸电影的独特的艺术魅力与巨大的商业价值开始彰显出来。

    而以《僵尸肖恩》为代表的一支则刻意反类型而行之,处处以打破丧尸片的叙事惯例和观众的观影预期为乐。

    之前,丧尸片至多是像《群尸玩过界》那样的恶趣味,直到2004年的《僵尸肖恩》才真正地把丧尸片玩出高质量的喜剧范儿。

    从此,丧尸不再从头到尾以恶心、残暴、丑陋的形象示人,开始有点萌萌哒。

    不仅如此,丧尸还谈起了恋爱。

    被称为丧尸版“暮光之城”的《温柔的尸体》就讲述丧尸回归心灵,重拾情感的故事。

    丧尸开始被赋予了更多人类情感,丧尸片也被附加上了更多文化属性。

    -04-

    丧尸片在亚洲

    丧尸片在亚洲出现的比较晚近,但是亚洲对世界丧尸文化的影响却不容小觑。

    1996年,日本喀普康(CAPCOM)公司推出了风靡全球的系列游戏《生化危机》。

    该游戏系列在全球范围内对丧尸题材影视作品的影响巨大而又深远。

    日本丧尸片的创作主要集中于2000年之后。

    以2000年的《摇滚狂人》为起始,尤其是近几年的《僵尸小姐》《Z岛》和《请叫我英雄》品质与票房俱佳。

    日本丧尸片融入了任侠黑帮片的元素以及宅文化的相关内容,使得丧尸类型与本土文化能够达到某种程度的契合,确立而发展起来。

    在亚洲,有一类电影与丧尸片存在很多相似之处,那就是香港的僵尸片。

    “僵尸”,对应的英文单词也是Zombie。

    所以在很多时候,“僵尸”和“丧尸”还有混用的现象,比如前文中说到的很多片名中的“僵尸”改为“丧尸”就更合适一些。

    香港僵尸电影中的僵尸,通常全身僵硬,指甲发黑尖锐,有锐利犬齿,以人血或家畜血液为食,跳跃前进时双手向前伸,这一点颇像被巫师复活的丧尸。

    可是僵尸惧怕阳光、日间躲于棺木、要靠桃木剑杀死等特点更与西方的吸血鬼更接近一些。

    另外,僵尸片的清朝服饰扮相以及所宣扬的因果轮回、惩恶扬善等主题思想极具中国色彩,与丧尸片还是保持着较大的距离,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能够称得上亚洲丧尸片标杆的还得说是韩国制作。

    早在1980年,韩国就拍摄了第一部丧尸片《怪尸》。

    但本片剧情模仿1974年由西班牙、意大利合拍的丧尸片《僵尸坟场》,丧尸形象则借鉴了香港电影中的僵尸。

    往好里说,是将西方题材与东方表现手法相结合;

    往不好里说,就是两边各抄一半,没啥新意。

    进入新世纪之后,随着韩国电影工业的逐渐成熟,丧尸片开始崭露头角并占据一席之地。

    2006年,韩国推出了第二部丧尸片《突然有一天之黑色森林》,该片很大程度上模仿了日本动作片《千年决斗》。

    之后,又相继推出《邻家丧尸》《丧尸先生》《美丽新世界》《丧尸高校》等影片,并开始了韩国丧尸片本土化的探索。

    2016年7月上映的丧尸电影《釜山行》票房井喷,在韩国观影人次破千万,成为韩国电影史上第十四部“千万电影”。

    该片在亚洲范围内广受好评,成为当之无愧的亚洲丧尸片旗帜。

    《釜山行》巧借美国丧尸片类型,又融入了东方的伦理道德、人情世故、甚至因果报应等内容;不回避丧尸的冷酷无情,流露出温情诗意的情感,拷问了生死面前的人性,悲情中充满人性的温暖与救赎。

    区别于美国丧尸片个人英雄主义的宣扬,韩国丧尸片着意刻画的是普通市民在灾难来临和丧尸袭城时的反应与选择。

    在《釜山行》和《奇妙的家族》中,主要人物都涵盖了老中青少的年龄段,并有病弱残孕者的加入。

    《釜山行》

    《奇妙的家族》

    导演试图在电影中建立起一个缩小版的人类社会,以完成自己对人性和社会两个方面问题的探讨。

    《釜山行》的男主角石宇带着女儿踏上驶往釜山的列车是为了满足女儿想要见久违的妈妈的愿望;

    肌肉大叔尚华对怀孕妻子盛京的照顾与保护,是守护家庭成员的行为;

    支线人物中的中老年姐妹也是以家人亲情作为情感维系的人物设定;

    荣国和珍熙看似儿戏般的高中生恋情,却演绎了一段以身殉情的凄美爱情故事;

    即使是影片中最大的反派人物巴士公司金常务不择手段的逃跑,也只是为了能够回去看望自己的母亲,其同样是以家庭为主要诉求的人物。

    在剧情及人物形象塑造上的“家庭本位”更体现出东方民族独有的情感、伦理。

    在各种媒介的呈现下,丧尸文化已经成为全球青年亚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

    《僵尸世界大战》的小说作者马克斯·布鲁克斯甚至还写过一本名为《僵尸生存指南》的学术著作。

    《僵尸生存指南》是一本教人们如何在僵尸横行的世界中求生存的完全指南,从选择武器到制定逃生计划,从家中防御到主动出击,从储存食物到选择交通工具,作者进行了事无巨细的指导。

    感兴趣的可以私信,万一能用上呢?

    本推送主要参考:

    王树振:《西方丧尸文化的前世今生》

    姚睿:《类型进化、末日想象与亚文化奇观——美国丧尸片的特征与发展》

    张燕:《韩国丧尸电影的类型探索与社会隐喻》

    邵彤:《日本丧尸电影研究》

    熊啸:《论当代丧尸电影的文化焦虑及其快感建构》

    作者:雅宁

    编辑:雅宁

    图片:网络

     5 ) 末世第一条,人心所向

    虽然说整部电影的剧情都在人的意料之中,主角的光环也很是明显。但是作为喜剧来看,我觉得这个电影是很成功的。

    肯定是不能拿它跟生化危机之类的纯丧尸片来比较的。生化危机,活死人之类一般告诉我们如何独善其身,如何当断则断。而这部电影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家人,什么是末世之下的人心。

    如果是第一部是小家,第二部则升华到了大家。末世里所有幸存的人都是家人。大家只有互帮互助抛弃恐惧与成见才能开辟末世里的一片净土。一个人拯救世界的剧情虽然爽快但是团队才是活下来的真理。

    末世之中,什么是家?什么是家人?这部电影已经说的很好了

     6 ) 今年最好最搞笑的丧尸片来了,你还没看吗

    十年前,一部投资仅2000多万美元,没有一线明星的小成本电影在北美票房脱颖而出,以首周末2500万美元的票房夺得周期票房冠军。

    当年的主演石头姐现在早已凭借《爱乐之城》拿下奥斯卡影后,而卷西也因为出演大卫芬奇《社交网络》成为好莱坞“天才专业户”

    伍迪·哈里森的演技早已不需要用什么奖杯来证明了。

    导演鲁本·弗雷斯彻更是为索尼执导的《毒液》拿下全球8.5亿美金票房。

    这次还加盟了佐伊·达奇(没错,就是黄老板《Perfect》MV里的女主,我超喜欢她的颜)

    也正是因为几名主创身价越来越高,难调档期,第二部才等了十年之久。

    剧情连接上一部,四个没有血缘的人慢慢形成了一个家庭一起生活了十年,卷西和石头姐也成为了情侣十年,卷西想要与石头姐结婚,突如其来的求婚让石头姐恐惧。

    而小石头也渐渐长大,正值青春叛逆期,对伍迪哈里森的父爱更是排斥,于是两姐妹约定又一起出逃。

    半路上小石头又被一个看起来很文艺实际上很装逼的嬉皮士吸引,撇下石头姐去了一个“和平乌托邦”。

    而卷西又和佐伊·达奇的感情纠缠不清。石头姐只能再次和卷西、哈迪伍里森一起踏上寻找小石头的旅途。

    整体风格还是和上一部一样,卷西的话唠旁白加各个反套路剧情尽显幽默。

    卷西制定了那些生存法则继续延续了下来,这一部里还多了几条。

    这些法则像漫画一样,直接以字幕的形式出现在画面上,不仅体现了卷西这个角色是个资深宅男外,还提供了很多笑点。

    而第二部的丧尸进化成几个不同类型的丧尸:

    1、最蠢的荷马

    2、最聪明的霍金

    3、最快的忍者

    4、直接以为终结者命名的最强T800。

    这一部照样融入了很多老美国流行文化猫王喜剧大佬莫瑞白宫等等经典美国元素的融入吸引了大众。

    其中和另外一个男生的法则与流行文化对决更是让人笑声不断。

    结尾喜剧大佬莫瑞的终极彩蛋更是让人惊喜,不仅自黑吐槽自己后悔配音的《加菲猫》,之后更是拿一条板凳打的丧尸爆浆横飞。荒诞的剧情让人在血肉横飞的同时捧腹大笑。

    片尾的“乌托邦”团体更是让人无力吐槽,在一个遍地丧尸的世界,融掉所有的枪支来做成“和平”项链,宣称“用爱来改变这个世界”,还放烟花来庆祝,结果吸引了一大批丧尸追杀,一切尽显得荒诞无比。

    这群乌托邦嬉皮士像极现实中那群只有空幻想、没有实际行动的白左圣母“理想主义者”。

    例如那个16岁的瑞典女孩格里塔·桑伯格

    当丧尸大军在结尾来袭时,却还是要依靠他们所鄙视的暴力保护自己,极其讽刺。

    而他们声称的无暴力更像是一种自我感动,脱离了现实的幻想。

    《丧尸乐园2》是一部质量上乘的续集,在风格延续的同时还不让观众对这种套路感到厌倦。

    导演的把控能力功不可没,从上一部《毒液》就可以看出来。

    在剧情那么烂的情况下还能把《毒液》拍的这么有趣,导演鲁本·弗雷斯彻是影片关键。

    另外一个同类型例子就是盖里奇《亚瑟王:斗兽争霸》

    安利最新好电影,尽享个人观点!

    只有个人想法,没有专业点评!

    End

     7 ) 主角的养成比丧尸要快

    很多桥段设置的目的性明显,逻辑性不足。Columbus这次浅尝辄止的求婚,需不要Wichita和Little Rock用不告而别来做反应。并且很快Little Rock对Wichita又如法炮制了一次。而且无论是Wichita的说回来就回来,还是最后在Babylon找到Little Rock后如久别重逢似的,毫无责怪。都让人感觉怪怪的,似乎都是为了推动情节而设置的。

    在所有主演都毫无新意的情况下,Madison的设置相当讨喜。这个无脑blonde,居然这么的不讨厌,而且还有几分可爱。尤其是用防狼喷雾救了Wichita,却因为吃了Wichita的坚果被当成变异险些被杀后。当所有人教唆Columbus去杀她,甚至让人心生怜悯。

    Babylon这个地方像极了美国70年代遍地开花的集体公社,有不切实际的理想,脱离现实的生活,以及盼望群交的社员。这样一群人是怎么在丧尸横行的地方生存下去的。

    其实更多看过第一部的人,再看第二部多少有些看孩子成长的意思,几个主演在第一部时候都不甚有名,但现在一个个都成长得独当一面。因此如果当初养成类电影来看,倒是未尝不可。

     短评

    多久没在大片厂美国电影里感受到如此活泼生猛的娱乐精神了?

    6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推荐

    从「想看」到「看过」历时1844天 holy shit. Eisenberg does not age

    11分钟前
    • 小捌
    • 推荐

    原班人马回归,话痨程度翻番,续集居然等了十年。既致敬了猫王也调侃了嬉皮主义,连白宫都成丧尸乐园。看到卷毛和石头亲热我(?)心情复杂,打酱油的加菲猫Murray是真正好玩...

    12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7分。开头哥伦比亚标志挺搞笑。十年之后重归的续集,妹子都长大了。好在仍然很好笑,杰西的话痨也保持了可爱,而新加入的粉红女孩,则很好地展示了什么叫蠢萌。作为僵尸喜剧,娱乐性仍然不错,不停嘴炮、各种暴力血腥场面、反复玩梗。很放松的一部电影。结尾彩蛋可以。

    1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感谢丧尸狂潮阻止了《加菲猫3》的问世。

    15分钟前
    • 张华弥
    • 还行

    有意思的只有网红片头,剩下的则是枯燥乏味的烂梗以及毫无意义的自我重复。

    19分钟前
    • 发条橙
    • 较差

    有点想要一个粉小妹那样的女朋友了

    23分钟前
    • The 星星
    • 还行

    I have nothing against hippies, I just wanna beat the shit out of 'em.

    28分钟前
    • feelzero
    • 推荐

    比贾木许的《丧尸未逝》有趣多了!同类型比较好看的喜剧丧尸片还有《僵尸肖恩》《僵尸胡安》《死亡之雪2》《僵尸来袭》《童子军手册之僵尸启示录》。

    29分钟前
    • 江南开爷
    • 推荐

    没见到忍者僵尸有任何作为,有点可惜。4.5星推荐

    30分钟前
    • bugz
    • 力荐

    新角色有梗多了,无脑blonde超级抢戏。Facebook和Pied Piper两大卷毛大佬历史性会面也太好笑了表扬casting

    33分钟前
    • 三七
    • 还行

    十年之后还能再原班拍个续集是真的有趣和厉害,而且还在用上一部的梗且自我吐槽hhh。喜欢哈叔的新女朋友,比夜魔里的夜护角色sexy美丽太多了。编剧细细碎碎地写了一个剧本结果还挺有趣,粉色的Madison还有伯克利新角色也是简简直直的。从来没见过这么emotional的哈叔哈哈哈哈哈真的看得很搞笑,致敬猫王吐槽hippies各种金句满天飞。卷西是依旧的好玩,石头姐表情丰富,这一帮人凑在一起太有趣,搞怪幽默血腥暴力爽,是我最喜欢的僵尸题材电影其中之一了。Murray的彩蛋太逗!

    36分钟前
    • LEのn个晴天
    • 推荐

    十年过去,还是一样的味道!Jesse Eisenberg十年过去也跟没变一样。

    40分钟前
    • 异叟
    • 力荐

    这是索尼预算砍过头了吧……

    42分钟前
    • 柯里昂
    • 较差

    小姑娘怎么胖成这个样子了。。

    47分钟前
    • 李大婷
    • 推荐

    “Is that your sister?”好好笑,杰西跟十年前比完全没变,石头姐倒是真变成姐了。剧情很随意、没啥设计,走到哪算哪,不过还算欢乐。

    48分钟前
    • Cinema is dead
    • 推荐

    三星半 这个系列其实本来就不应该有第二部,创意用差不多了 还在用老梗 连“don’t swing don’t swing!swing”都在照搬第一部 但众星云集一一变僵尸实在是好点子 看到好看演员被爆头也挺开心的 最后talahasse多了老婆还是觉得怪怪的 更喜欢第一部

    50分钟前
    • 巧比
    • 还行

    你为什么能survive?因为僵尸吃脑子,你没有脑子0 0

    51分钟前
    • yogaMmmmm
    • 还行

    十年后的续集,打的是僵尸,看的是情怀。四位主演中三位几乎冻龄,石头妹成了“小胖妹”,看来Zombie Land伙食还不错。结尾彩蛋一语双关,石头姐ex二次躺枪,或成最大输家。

    56分钟前
    • TZ_Runner
    • 还行

    原班人马 有生之年 确实不如第一部

    1小时前
    • Michael JZ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