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恐怖片 幻影凶间

    幻影凶间

    评分:
    0.0很差

    分类:恐怖片美国2007

    主演:约翰·库萨克,塞缪尔·杰克逊,玛丽·麦克科马克,杰西米·杰西卡·安东尼,兰·卡琉,玛格特·莱斯特,乔翰·厄布,安德鲁·李·波兹,托尼·夏尔赫布,金·汤普森,德鲁·鲍威尔,小伊塞亚·维特洛克,宾尼·尤奎德兹,保罗·卡塞,Walter Lewis,Alexandra Silber,威廉·阿姆斯壮,诺亚里马吉茨 

    导演:米凯尔·哈弗斯特罗姆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玛丽塔的悲剧

    • HD

      所见所闻

    • HD中字

      淡蓝之眸

    • HD

      第六感

    • HD中字

      请叫我英雄

    • HD中字

      失眠

    • HD中字

      黑天鹅

    • HD

      招魂3

     剧照

    幻影凶间 剧照 NO.1幻影凶间 剧照 NO.2幻影凶间 剧照 NO.3幻影凶间 剧照 NO.4幻影凶间 剧照 NO.5幻影凶间 剧照 NO.6幻影凶间 剧照 NO.16幻影凶间 剧照 NO.17幻影凶间 剧照 NO.18幻影凶间 剧照 NO.19幻影凶间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根据著名作家史蒂芬·金同名小说改编。恐怖小说家麦克(约翰·库萨克 饰)喜欢带着科学设备到闹鬼的地方探险,以收集写作素材。这次他选择了海豚酒店,不顾酒店经理(塞缪尔·杰克逊 饰)的强烈劝阻,住进了曾有多名住客自杀的1408号房间。麦克如愿以偿的经历了很多恐怖事件,彻底改变了他之前对灵异现象的看法。当他终于承受不住一波一波的恐怖攻击,准备离开1408号房间时,最恐怖的事情发生了:他用尽办法也无法离开。

     长篇影评

     1 ) 《1408幻影凶间》:不光明尾巴的恐慌

     据说,《1408幻影凶间》在2007年票房大卖,犀利的美国影评佬们也没有乱飞板砖,在当年可谓叫好又叫座,但我不知道为什么IMDB的打分只有六点九,而时光网和豆瓣网的打分也刚刚过了七点整。

    是不是因为电影没有一个光明的尾巴呢?不光明的尾巴就像生活的死结,让你无能为力。很多年前看《死神来了》,我就被那个没有光明的尾巴惊住了,“难道死神判了我们死刑,无论我多聪明,都无法逃出他的手掌心吗?”《死神来了》的命题总是让我心惊肉跳。但我得承认,这个不光明的尾巴比一个光明的尾巴要来得震撼。


    《1408幻影凶间》有两个版本的尾巴,一个是公映版本,一个是导演剪辑版,尽管前者比后者要稍微光明一些,但两者都不算光明,目前网络流传的版本应该是更加不光明的导演剪辑版。

    如果想要一个光明的尾巴,电影最好静止在恐怖小说家MIKE从病床上醒来,发现一切可怕的幻像只是梦一场。可显然这个版本就像吃生鱼片不沾芥末酱油一样,不够味。观众的打分恐怕更要直降一个点。所以,小说家MIKE的“梦”还不能醒,电影还要继续。

    小说家可怕的“梦”做在1408房间。这四个数字加起来是美国人异常忌讳的十三。1408可怕的地方是它让56个人死于非命。没人知道为什么呢,知道的人从来就没走出过这个房间。

    MIKE是第五十七个自愿送死的人。谁让他是靠些恐怖小说赚银子的作家呢?再说他也根本不信鬼怪这一说,至少他从十个宣称闹鬼的房间里毫发无损地走出来了。

    可1408到底和那十个房间不同,它会让每个置身其中的人都掉进了可怕而诡异的幻想,且无法自拔。在医学上,有一种叫癔症的精神病,患有癔症性精神病的人表现为情绪激昂,胡言乱语,出现短暂幻觉、妄想,甚至会伤人毁物。它发病的主要的原因便是精神紧张和恐惧。

    如果从非迷信的角度去解读1408,那么它便是具备让人精神极度紧张和恐惧的一个大磁场,这种磁场便是滋生凶险幻想的温床。再加上MIKE本身的酗酒,更是加深了幻想的逼真。

    不过,我这种非迷信的解读只是一厢情愿,当结尾那盘口述恐怖实录的磁带被播放出来的时候,它便被秒杀了,只剩下赤裸裸的恐慌。

     2 ) 最爱1408这部电影了

    很多人对《幻影凶间》的理解还不透彻,而且还完全曲解了其真正内涵,认为这只是一位患严重应激的人的一次幻觉路程而已,其实他错了,前56为在房间里死去的人不可能都是因为有心理问题才死的,这样的话影片就太偏颇了,事实上男主角是在精神世界中与梦魇进行殊死的抵抗,恶魔真实存在。下面我来为大家解析一下影评的实质。
    剧情简介
      剧中主人公MikeEnslin是一个恐怖小说家,将装神弄鬼作为本职工作的Mike自己平日里却是个彻头彻尾的无神论者。为了完成自己的新书,Mike决定找一家“闹鬼”的房间住上十天,而胆大包天的他最终选择了传闻中最阴森恐怖的多芬旅店(DolphinHotel)1408房间。旅店经理人拿出在那个房间中历年来56起离奇死亡事件来力劝Mike不要冒险,但Mike满不在乎,坚持着自己的选择。而在搬进1408房间后一件件离奇的超自然现象让Mike彻底改变了自己的鬼神人生观。大量恐怖惊悚的真实体验为Mike新书着实积累了素材,但问题的关键是,他必须得先活着走出那个房间……
    剧场版结局:
      Mike放火烧了房间,被消防员救出,他告诉Lily看见过女儿.但Lily不肯相信他.后来两人重新一起生活,Mike也重新开始写小说,一次收拾东西的时候他找到了那个晚上的录音带,里面播放出他与女儿两人的对话,Lily听到十分震惊,Mike脸上露出诡异笑容.电影结束.
     导演剪辑版(未分级版)结局:
     Mike放火烧房间,身陷火海而死.在葬礼后,酒店经理Olin将Mike的遗物给Lily,Lily没有接受离开. Olin自己打开盒子,开录音机听到了Mike和女儿Katie的对话.电影最后是Mike的鬼魂在烧焦的1408与女儿一起生活.
     结局三:  Mike放火烧房间,身陷火海而死.出版社老板Sam在葬礼后回到办公室,发现了一个寄自Mike在加州邮局的包裹,打开一看,是一叠完整的小说草稿,封面写着"1408, by Mike Enslin"
     结局四:   这个结局跟剧场版相似,不同之处在于:Mike在听到录音后,决定不让Lily知道这件事情
    感觉此片是一部比较耳目一新的心理恐怖片,编剧手法独特,而诡异贯串始终。影片中即有人性弱点的赤裸揭露,又有人性善良的回归。通过影片的层层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也被慢慢解剖出来。主人公Mike心爱的女儿病逝,妻子离弃,又无心照顾年迈的父亲,而房间中的恶魔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与Mike展开了心理战。有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电影留给我们许多自己想象的空间,但是必要的情节它都作出了交代,只是这些交代十分隐晦,正是这些遗留的难题铸就了它的悬疑高度。看这部影片你必须先明白它的两个宗旨:第一人世间有灵魂存在;第二房间里确实有恶魔。学工的老师这是米有弄清楚这点所以才曲解的。
    我想大家一共应该有这些没注意到的或不理解的。
    第一个疑团,那经理是怎么回事?Mike去海滩冲浪,当时他仰面躺在冲浪板上,看到头顶有一架灰机飞过,灰机还拖着一长条横幅,Mike竭力去看,可字条上的后半段由于阳光直刺Mike眼睛,所以没看清,也就在这时,他一不小心一翻身掉海里了,有人救了他。后面他回家以后收到了一封明信片,上面写:多芬旅店(DolphinHotel)1408房间,千万别进去。之后Mike去酒店订房,当询问好后,前台服务员电脑上输入的不是1408,而是姓名,随即跳出经理留言:这个人我来接见。还有后面经理和Mike在办公室里的一切精彩对峙。这几个连起来看会有困难,其实酒店是别有用意的。明信片是经理寄的,经理知道屋里一定有鬼,他也知道Mike极富好奇心,所以选中了他,这是经理留言的原因,他知道Mik会来的,但他让Mike进去的目的是色莫呢?我们都以为经理在办公室是在极力挽救Mike,不让他送死,其实错了,他是在考验Mike是不是他要的小白鼠,Mike越是坚持,他越是满意,尽管脸上忧心忡忡,并以假装以酒和酒店机密资料来劝退他。当Mike自以为战胜了经理,取得了1408的钥匙时,经理其实真正完成了他的计划。那同学们不禁要问,这经理不就是坏的了吗?错了,他是好人,他甚至在Mike被困后设法救他,他选中Mike是看重他优秀的生存能力,要他来破解恶魔房间的谜团。Mike一出差错,经理就来接应,可是经理想得太简单了,恶魔岂是他小小一个人类所能掌控的?
    第二个疑团,房间真的有鬼吗?这个是我和那个老师争吵的重心。房间有恶魔,影片出彩之一在与从头至尾Mike的所有灵异事件都一直只在一个小小的房间发生,而只有一遍遍观看才能从中体会出奥秘。我来证明。第一,楼道……第二,很简单,那个闹钟,不仅是不正常的唱歌、报时,而且经理说过没人能撑过一小时,而那个闹钟很敬业地为Mike打开了那一个小时,一切时间作废,Mike都不知道自己度过了多少时间,闹钟只是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地折磨着他,每过一小时它就归零重来另一种灵异现象,直到Mike不行了为止。而最能证明有恶魔存在的依据是Mike死后经理听了陪伴Mike多年的老朋友——录音机,它是Mike最忠实的朋友,即使Mike死了,可它却能真实地反应出当时的状况,所以当经理听到了被认为是虚幻的那个女儿的声音从录音机中传出时,一切尽在不言中。
    第三个疑团,最后男主角将烟灰缸扔向窗外后为什么马上引起了很强烈的爆炸? 很简单,和火山喷发的道理差不多。房子一开始是封闭的,在封闭空间里燃烧一段时间,这个时候你给他开个口,使他能接触到更多空气,不就是这样罗。另外,火灾中还有一个称为“闪燃”的现象,discovery有说过,当在一个相对密闭空间中火焰燃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能任何一个因素都很容易导致类似爆炸性的反应产生。但Mike为色莫要用烟灰缸去砸玻璃呢?一般镜子,玻璃都是魔鬼的藏身处。从一开始,连续几个人跳窗,鬼魂就附着在窗户上了。一共有这些细节能证明,首先Mike自救失败浴室设法求救,对面大楼正对面正好有一个窗亮着,一个人在写字台上写字,Mike就奋力呼救,那人发现了Mike,可当那人站起来以后,Mike发现他开始和自己做一模一样的动作,结果对面的玻璃只是起到了反射Mike的作用,Mike拿起了灯照自己,想看看对面那人是否真是自己,却在这时对面的Mike背后出现了一个人影,他拿着榔头砸向了对面的Mike,Mike惊恐地一回头,那人真的就在自己背后向自己扑来,可Mike躲过了以后那人影又不见了。注意当中的细节,对面的人长着Mike的脸,但衣服明显是原来对面那人穿的衣服,换句话说,是窗子的玻璃屏蔽了对面人的影像,而让Mike被孤立起来。以及Mike被困在房间之后,他通过猫眼看门外,门外居然是一堵厚重的墙,上面写着你会被烧死,这是恶魔在心理暗示他。还有Mike用手提向妻子求助时,屏幕里出现了另一个邪恶的Mike的视频对话窗口,他阻断了Mike与妻子的交流,转而自己误导他妻子来一起送死,这也是恶魔藏身在玻璃中的理由之一。还有Mike都是通过卧室和客厅间的玻璃看见那些灵异的跳楼的女仆、挥榔头的男子等等。还有电视机上突然显现Mike过去全家欢声笑语在一起拍的一段温馨的家庭录像,旨在用人最敏感而又薄弱的情感——亲情来使Mike崩溃,一段温馨的家庭录像,让恩斯林在先前的极度恐惧之中瞬间感动地潸然泪下,他是多么的怀念一个完整的家庭,给人以温暖,给人以释放,而现在的他却被困在一个充满灵异的房间之内,无助、落寞、孤单,与这温馨的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或许是一种讽刺,或许是对恩斯林目空一切的一种惩罚。
    影片它之所以成功,是在于影片的寓意。我对影片所涉及的死亡的意义来探讨。
      有一个片段是男主角约翰•库萨克在1408房间里经历了噩梦般的之后,与冰箱那一头的酒店经理塞谬尔杰克逊展开对话。塞谬尔杰克逊冷嘲热讽质问他这个无鬼神论者,为什么要以自己的人生观去破坏别人对于死后某些事情的期望。他无力地申辩反问对方想从他那里得到什么。这一时刻,他已经从感官上亲身体验了1408房间里的恐惧,他的理智与精神在斗争,这时候的塞谬尔杰克逊可以看作是男主角的另一个精神自我。
      显而易见的是,这个主人公身上充满了矛盾。从他无数次揭秘神异事件就可以看出,尽管以装神弄鬼为职业,他对于鬼神说却是鄙视的。他信奉科学,唾弃人死后进入天堂的说法,却又认定死亡就是冰冷的地狱。他的小女儿病危时,妻子曾以天堂的美好来安慰小女孩的心灵,他认为妻子美化死亡间接导致了女儿永远离去。在1408房间里,男主角先是看见了过世的父亲,父亲被描绘成苍白、孤独、迷惘的老人;影片的后半段,他又看见了女儿,房间里变得象地狱般冰冷,小女孩皮肤青紫满脚是血走过来,在他怀里化作了灰烬。父亲出现时说了句非常重要的话,“你也会象我一样”。这可以理解为男主角的基本死亡观。他的父亲死了,女儿死了,将来他也必定会死。每个人都知道死后就什么也没有了,每个人都想知道死后是什么样子。男主角对死亡充满了恐惧,可他恰恰又不相信灵魂。人类信仰的产生,往往源于对于死亡的未知与恐惧。

    很难说这个鬼房间究竟象征着什么,是恐惧,是死亡,还是人类固有的思想,反正最后男主角将它付之一炬。同归于尽是人类最无奈的选择,也是男主角作出的一种变相的妥协。他最后是不是找到了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已经改变了思维方式。
    而在我们所看的那个结局中,男主角虽然最后与房间同归于尽了,那在最后一幕可以看到Mike的灵魂在被烧焦的1408里出现了,他神色安然,远处传来了女儿的叫唤,他便高兴地前去与女儿的灵魂相会。这时他是得到了某种意义上的重生。
    关于Mike人生和房间的探讨
    男主角在某书店开签名会,到场的只有三五个人。其作品如《10所闹鬼旅馆轶事》只是为了迎合“尊重怪诞情节和廉价刺激”读者的所谓“畅销书”而已。读者提着百无聊赖的问题,作者给予敷衍庸俗的回答。没有灵魂的低俗小说,在剧本作者斯帝芬金看来,是不会受到读者热爱的。有趣的是,就在这仅有捧场的三五人当中,有一个年轻姑娘让他签名的并不是鬼怪小说,而是多年前他的第一本小说,一本描写父子真情的小说《漫长归家路》。姑娘问他小说情节是否取材于真实,他否认了。因为这个时候他写作的东西已经完全功利化,失去了最初的真挚。
    Mike在幻影凶间里看到了他的女儿病重卧床时问到“如果我死了我去的地方上帝会在那里吗”,Mike出于安慰说“会的”,镜头一转,恩斯林对着妻子大发雷霆,声称女儿满脑子都是什么天堂、云彩的狗屁玩意。Mike一人独处,没有尽到赡养父亲的义务,幻影中父亲悲伤地说:“我的花园在哪里?我的儿子在哪里?”当父亲看见Mike以后,老人仇视地看着儿子,诡异地笑着说:“过去的我,就是现在的你;而现在的我,你将来就会变成这样。”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像日本人在上个世纪那样,他们认为人老了一旦丧失劳动能力就是废物,所以子女为了减少开支,就残忍地将自己亲身父母送上山让老虎吃了,让他们自身自灭,可他们想不到的是,自己年幼的子女会目睹这一切,当他们的父母也和爷爷奶奶一样老了的时候,他们也会用同样的方法惩罚自己的父母。Mike父亲的一席话旨在告诫Mike不要丢失了人性中最为重要的亲情。联系这三个故事,或许在事业上Mike还算稍显有些成绩,但在生活中他的的确确是个失败者。爱情的失败,教育的失败,喜欢独处的他造就了他扭曲的性格,这里我们抛开神鬼的现象,透过这个现象去看一些本质的问题,生活,需要我们的个性我们的激情,然而当你对世事都不屑一顾,得到的不会是同情与怜悯,只会是人们对你无知的嘲笑与冷漠。就好比Mike这份执着,当他试图逃离这个幻影空间,等待他的却是大门的反锁,隔壁所有客房的消失,当他发现挂在门上的楼层示意图上只剩下自己所处的1408房时,孤独、无助、圣经变成了白纸,神鬼也难救了,随后的冰天雪地以及大雨倾盆,无不从侧面暗示着这样的人永远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影片末段,当Mike的女儿凯蒂“回到”他的身边(幻觉而已),他是如此的激动,再没有先前的责备、谩骂与不满,此时的他只剩下了无尽的怜爱与不舍,对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深深的自责。
    Mike在第一次呆在房间里的最后一次与房间里的洪水搏斗中输了,就在我们以为故事就这样结束了的时候,镜头回到了Mike在海上躺在冲浪板上的场景,天上的灰机飞过,Mike看清了字条,上面写着多芬旅店(DolphinHotel)1408房间,原来一切都只是一个梦啊,Mike舒了一口气,梦虽然是可怕的,但梦魇却给他上了重要的一课,女儿已死不能复生,但他一定不能继续犯错,他要牢牢地抓住妻子和父亲,他尽力改变着自己。可就在他以为美好的新生活就要开始的时候,幻影凶间的再次出现让他尝受到了地狱极乐落般的感受,狡猾的幻影凶间先给人希望,再致命一击。Mike回到幻影空间的方式堪称经典,Mike做着和先前来酒店之前一样的事,除了他再也不打算去那酒店以外,在梦中去访问酒店之前他回了一次公寓,现在现实中他又站在公寓底楼和值班的说话,可就在这时,底楼的装修工开始拿起锤子砸公寓底楼,玻璃被砸碎了,墙被拆了,地上的地毯被撕了,一切都被拆干净之后,展现在Mike面前的还是那熟悉而又恐怖的幻影凶间,恶魔根本没让他逃出来。可接下来她女儿出现了,此时鬼意识到,迈克内心一直希望女儿以哪怕是幽灵的另一种形态存在着,所以让她女儿在其手中化为灰烬,对其致命打击。

    这次Mike彻底崩溃了,然后鬼让他知道,要不继续新一轮打击,要不他去见马克思。当恩斯林即将崩溃的时刻,突然电话响起,一个女声道:“你可以选择像这样一遍一遍度过这1小时,或者,可以利用我们的快速退房系统”——自杀,这便是以前几十位房客自杀的原因。这个“快速退房系统”的确另我比较震撼,受不了这样的折磨?受不了这样的惩罚?那么你可以选择到另一个世界,但这就是可以退房的完美答案吗,或许你到了另一个世界,等待你的是更残酷的折磨,因为我们永远无法拜托自己的心魔。阴影永远是阴影,他只会随着光亮的到老逐渐的缩小,但却无法消失,我们能够战胜他的唯一方法便是将眼光只聚集在光亮之处,或许这是一种自欺欺人,但至少,我们有心去改变。我们的主人公,正如他自言“我这辈子都活得很自私,但是我不想就这么死去,如果我要下地狱,我也要你和我一起”一样,没有选择自刎,而是毁掉这间客房。士可杀不可辱,崩溃之后是涅磐, Mike选择了和鬼同归于尽,烧掉1408房。你可以尽情折磨一个人的精神,却不能撕碎他内心最宝贵的东西,这是底线,鬼自然不了解这点,所以落得个再死一次的下场,要明白,兔子急了还咬人。
    当熊熊烈火吞蔓延向每个角落,当滚滚浓烟吞噬着每处空间,Mike闲庭自若,丝毫没有愧恨之心,他对着自己的录音机说到“我来这里是为了工作,我没有退缩,在这里我赢了海豚,10分”。不错,Mike战胜了海豚,战胜了自己,他明白了一切,在这里,不论是现实亦或是幻觉,一定会改变Mike的一生,同时也深深的感染着坐在荧幕前的我们。
    Mike葬礼上,经理把其遗物——录音机给了他妻子,但妻子并不接受,经理是知道房间闹鬼,但他并不是鬼,而他听录音最后一段时,竟然是Mike和他女儿的对话!这就是房间有鬼的最好证明。所以迈克是胜利者,他愿望实现了,世间有灵魂的存在,他没有白白死掉。这里也可以对那句:“有些不好的回忆应该记住。”闹鬼却让他重新和女儿走在一起。
    影片其中一种结局里他与妻子的对话,妻子鼓励他重拾信心,写书纪念女儿。人类总要经历生老病死,只有注满真情的小说才能真正深入读者的心。他被妻子的话震动,终于在经历1408的灾难之后完成了写作。那段对话这么说来着,妻子说“还记得你写这个总是很快吗”,他回答说“写这个很容易”。这时候他笔记本里的应该就是纪念女儿的那部书了,这与影片开头书店签名会遥相呼应,充满了陷阱和岔道的漫长人生路上,他终于找到了回家的那一条。
    以迈克玩世不恭、受到打击失去亲情为切入点,展开一系列的人性弱点的批判,从虚幻世界中自我反省,还兼具教育意义,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片。

     3 ) 一些让人后怕的小细节,1408完美诠释细节恐惧

    我是个恐怖片迷,尤其对跟Stephen King有关的恐怖片更为着迷。这是一部几年前的片子,如今在万圣节之夜重新回顾这部经典之作。

    很多片子都有King老自己的影子在内,包括The shining闪灵 和 the secret window秘密窗。1408也不例外,一个失意的作家,对家人的冷漠各种不关心,对酒精的迷恋。King老在一次关于闪灵的Interview里说,人们太热衷于解释非自然的东西,但是却忽视了一点,酒精对人的伤害。 一些题外话, Stenphen King自己对酒精依赖很大也就是酒鬼,并尝试戒酒却始终没有成功。

    1408在它幻影的背后隐藏着很多宗教信仰:
    1. 有很多数字“13”在内,西方宗教对13很忌讳。 1408房间号;房间在第14层,很多酒店是跳过13层,直接从电梯12到14,但房间其实是在13层;酒店放钥匙的盒子是“6214”同样加起来是13; 第一期死亡案发生在1912年,加起来是13;酒店的位置是在2254 Lexington st, NYC, 2254加起来还是13.

    2. 酒店经理Olin给Mike的那瓶价值800美元的酒名字叫做"Les Cinquante Sept Décès". 法语就是“第57个之死”。不难忘记1408历史上一共有56个死亡案。 暗示了Mike就是第57个。

    3. 在Mike拿着Olin给他的资料往1408房间走时,一页纸上写着"My brother was eaten by wolves on the Connecticut Turnpike." 意思是我的兄弟在康涅狄格州的公路上被狼吃掉了。这句话是引用Stephen King另一部小说。而且到最后,Mike几乎疯掉的情况下,他对录音机说的最后一句清楚的话是,我的兄弟事实上死于肺癌。

    4. 一些宗教上把自杀视为犯罪,凡是自杀的人不会上天堂,也会用极不光彩的形式下葬。1408的房间恐怖之处就是他不会杀死受害者,而是不停的折磨劝阻加暗示让受害人自杀。就更加验证了Olin说的那句“this room is fucking evil."

    5. 1408固然是邪恶的,但是Mike有太多的机会不去选择进入这个邪恶的房间。Olin的百般阻止。包括Mike在拿资料走向房间中被小椅子绊住,这时旁边的电梯门打开,暗示提醒他乘电梯离开。当他1408的房间最后一次打开是修理工,虽然这时门已经很难打开了。宗教上有这样的说法,上帝不会替你选择,他只是利用你身边的东西在给你暗示。尤其体现在那个无需插电的收音机,歌曲名字是"we've only just begun"翻译为我们仅仅刚开始,后来听起来挺讽刺的。里面歌词“so many roads to choose, we start our walking and learn to run. and yes, we've just begun.” 连歌词都说有很多路去选择,但是Mike偏偏选择了不归路,导致最后圣经都成白纸,上帝也没办法聊。

    6. 那个墙上的字 burn me alive 烧死我吧 和 Mike说 the room is on fire 这间房间热得要着火了也暗示影片最后的结局。

    最后那个明信片究竟是从哪来?个人认为是1408房间自身寄出的,甚至是上一个受害者。1408是邪恶的,Olin把这间房间永久禁锢。但是1408不甘心,就像在视频里教唆Mike的妻子来,这样就有了另一个受害者。

     4 ) 关于改编……

       看完原著,你很容易就会发现,这部短篇小说压根不适合拍电影,即便拍出来也只能是文艺片而非恐怖片。因为整篇小说最出彩的地方其实是迈克和奥林的正面交锋以及迈克心理的微妙变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剧本的改编还是很精彩的。(即便有很多人很反感片尾库萨克的RP升华……)唯独有一点,我不喜欢,关于男配角——奥林同志的改动。
       且不论,原本里奥林同志是个身材矮小的白人胖子。(要是计较这个就有种族歧视的嫌疑……)单论萨缪尔·杰克逊,本身是否适合这个角色?按照作者的原意,奥林应该是这个一个形象:诚恳、和蔼、平易近人的饭店经理,善于跟客户沟通,能够凭自己的脑门上的皱纹应对客人们五花八门的要求和各种应对事件。当然,这和全世界所有酒店的经理没什么两样。所以从形象上来看,萨缪尔·杰克逊没有什么问题。主要问题出在对待迈克这个要求和劝说迈克回心转意这两点上。塞缪尔·杰克逊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这种气质为他谈吐之间增添了某种不可思议的压迫性(或许是眼睛大的缘故),正是这种压迫性似乎让他的话无可置疑。也正是这种力量让他很容易上手那些说教者的角色——《王牌对王牌》《低俗小说》均是如此。可这种压迫性放在这里就并不合适。奥林劝说麦克的出发点,是基于对迈克的安全考虑和让饭店避免麻烦。那么,言语中的诚恳和关切是第一要素。但纵观奥林与迈克的整个谈话过程,除了送酒这么个小细节,你完全感觉不到关切,而只是压迫性的说教。这样一种说教,往往会激发被说教者的逆反心理。于是乎迈克同志轻而易举的被激了,于是迅速进入1408送死。这样的表演貌似能迅速解决战斗,切入正题,但奥林的形象一下子就邪恶了,整件事情变成了一个阴谋,主使者是奥林。是这样么?仅仅是为了找一个替死鬼,仅仅是为了毁灭一个房间?这样的做法无论如何都是很牵强的,而且与影片结尾部分的处理矛盾了——这时的萨缪尔多么的诚恳……
       无论如何,不应该把奥林处理的这么邪恶。即便影片中段出现了迈克与奥林的交锋,但那只是迈克一个人的内心写照,并非两人真正的交锋。奥林同志真的很无辜,他是个好同志,这么对他不公平。萨缪尔是个好演员,但换个大智若愚的胖子应该会更适合奥林。
      
      

     5 ) 猜猜看

        恐怖片中每个单独出现的主人公都会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悲伤经历,尤其是那些看上去老成持重的人,例如胖的不成样子的John Cusack。
        门可罗雀的签售会,似乎除了挖苦一下我们这个不怎么受欢迎的畅销书作家,唯一的目的就是向观众暗示他有灰暗的过去。当女读者拿来《The Long Road Home》让他签名,以及询问其真实性的时候,他的反应证明,那是他一段未痊愈的伤疤。这本书后来在酒店Samuel L. Jackson也曾提及,似乎是关于他和父亲的事,但却一直没有将其清晰化,导演想让我们猜,他整部电影都是这么做的。
         入住Dolphin Hotel前的两人对话是片中Samuel L. Jackson几乎所有的戏份了,在此之后就是John Cusack的独角戏了,无论是起初的精神压迫还是后来的天崩地裂似乎都不如独自一人呆在一个幽闭空间来的恐怖,而后者是前者之所以恐怖的基础。Mike Enslin望向窗外求助,看到的也只是自己,如果这时候身边有个人,恐怖感至少会减少一半。可惜没有,导演让他在来到Dolphin Hotel前先住过一个小旅店就是告诉大家,这是一个永远孤单的流浪者,他在每一个地方只停留一晚,一切都是工作,他没有自己,因为他害怕面对自己,而这个房间却让他不得不面对,因为他不仅是想到,而是看到了过去的自己和自己的过去。
        如果说一切不是超自然现象,而真的只是Olin的一瓶药酒的作用,其实也说得过去,毕竟Enslin看到的一切都是他熟知的,自己的父亲、妻子、女儿,以及所有他见过资料的死者。当合理解释的通的时候,导演又出来闹事,葬礼后Olin听的录音带里出现了Katie的声音,一下子又把观众拉回到超自然现象上来,看来导演还真是想要我们猜到底。
        影片出彩的地方是他的表达方式,1.Enslin冲浪被击晕;2.入住Dolphin Hotel的1408;3.从击晕中醒来,生活恢复正常;4.回到1408。一波三折,这就像在两条平行导轨上蹦跳的猴子,哪个是真实,哪个是虚幻,心情忽高忽低,忽左忽右,我真的在想会不会让这只猴子一直蹦跳下去,让主人公往返于两个空间之中。
        一个小时的时间忍过了,电话打来,给你两种选择,往复活在这一小时中,或use check out system,然后一条绳子出现在他面前。Hamlet说,to be or not to be,Enslin回答,to be , but not your way。影片最后在烧掉的房间中,Enslin的身影再度出现。导演说,你们可以接着猜。
        John Cusack,又一个奶油小生老了变成臃肿大叔的典型范例,演技还是不错,但岁月的痕迹还是让人隐隐心痛。独角戏让所有人成为陪衬,就连老戏骨Samuel L. Jackson都如是,何况旁人。Mary McCormack也同样没有机会表现自己,偶尔几次出场没给人什么深刻印象。倒是小女儿Jasmine Jessica Anthony让人眼前一亮,十岁刚出头的小姑娘给人不错的感觉,看她光脚踩在碎玻璃上真是让人心疼。

     6 ) 烟燃闪灵

    当年史蒂芬.金的爹出去买包烟就从史蒂芬.金的世界消失时他怎能想到自己抛弃的这个还在襁褓中的儿子日后成了大名鼎鼎的史蒂芬.金。

    这烟后来在影片1408中终于点着了,烧起来了。

    这就是命运,赐予了史蒂芬.金封闭的性格,苦闷的童年,也由此造就了史蒂芬.金丰富的想象力,直入心灵充满魂魄的文字。

    小史蒂芬.金无意中在家发现了爸爸过去存下的一堆恐怖小说,从此对恐怖小说着迷,7岁就开始写小说。

    史蒂芬.金有不少小说是关于封闭空间的故事,旅馆、监狱、古屋……1408就是其中之一。小说中有不少电影感的描写,甚至直接写出歪斜的镜头会造就恐怖感,还提到了《卡里加里博士小屋》中歪斜的门,用在了小说中。里面提到的旅馆房间的色彩,色彩造就的让人眩晕的效果,我猜是出自《闪灵》。

    史蒂芬.金本人谈到1408时说小说让他本人很恐惧,但是我读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共鸣。瑞典导演Mikael Håfström拍摄出来的1408确实让我很害怕,我几次想重新看一遍,但都只是段落段落地看,中间那一段不太敢看,看了晚上一个人会非常难受,和其他恐怖片不同,并不是让人由联想而心生恐惧,而是影片传递出的那份孤独无助让人窒息。不一定对每个人起作用,但,对我,非常起作用。

    恐怖片和恐怖小说在我看来是最难摆弄的,仅仅靠技术,完成不了的,小技俩重复一两次就没了效果,制造恐怖要先吓到自己,窥探内心阴暗处,一般人是想做都做不到的,也只有某些看似有些怪的人能做到,可以用故事人物文字或视听语言制造出氛围。仅仅是小鬼出没不见得就恐怖,哈里波特里小鬼多了,没见一个吓人的。

    1408,电影我觉得胜于原小说,编剧够厉害,丰富了不少内容,而且从小说中透出的史蒂芬.金孤单的魂魄气息中渗透了更多魂魄,虽然同样孤独封闭。这使本是关于旅馆的影片也变成了旅馆,充满了鬼魂不对活人开放的旅馆,象猎人一样,设了陷阱,只等某个孤独的灵魂,被震慑进电影,难说会有哪几位特异的如片中作家的观众象无辜小兔般被猎捕,这些人在人世已沾了阴气,黑色星期天没能猎捕,也会是其他什么文艺能猎捕的。

    编剧熟悉心理崩溃的过程,从电影中可以分明看出来,由开始的孤单人物,到进得旅馆的狂躁,然后彻底的孤单无助,所有的陌生鬼魂都是冷漠疏离的,直到亲人出现。能够在另一个世界见到亲人,到也没什么恐怖的了,以致于把在世的亲人也诱到了幻影凶间,一个人下地狱痛苦,拉个人下来也就不那么痛苦了,至少有个伴。也许旅店经理也有这个念头,包括开始细雨榉树旅馆的老板老板娘,细雨榉树这个名字英文的谐音就暗示了作者之后的经历。于是,转眼,发现周围全是鬼魂,鬼魂是安之若素的,对地狱,初来者怎会心安,若尽情发挥想象,看完影片,一起走出影院的人们全是鬼魂那是什么感觉?

    看完影片我只觉内心焦躁孤独纷乱,所有那些鬼魂,表情狡黠,貌似正常,处于低机位镜头中,看着感觉压抑。回想影片也只有纷乱,虽然影片本身非常有条理,可能因为跳着看的,厘不清,静不来。

    导演Mikael Håfström能把史蒂芬.金作品拍得如此传神,我想他们两个的魂魄总有些共同语言的。Mikael Håfström之前拍过的《邪恶》也是一个关于被父亲抛弃的男孩的故事,家庭氛围压抑,进入学校却发现进入了另一个监狱,和史蒂芬.金的经历有些相似之处,也许这就是他会写那么多关于封闭空间故事的原因。两个人比起来,Mikael Håfström年轻,是新一代,所以拍出了和《闪灵》不同的作品。同样的回廊,红色地毯,1408色彩黯淡,道具现代,作家没有养家之忧,只有孤独,笔记本电脑有摄像头能无线上网,但连上的人却似乎在另一个世界,这一端的无助绝望,在那一端却似笑话般荒谬。同样是幽闭于旅馆中的作家,1408中的作家更多人情冷暖,留恋美好家庭,和《闪灵》中的作家不同。《闪灵》中作家的身份是父亲和丈夫,到1408中作家不仅是父亲和丈夫,也是儿子,在1408中,他见到爸爸的鬼魂,冰冷白色的空间中,他的爸爸说“你越来越象我了”。

    1408的编剧似乎深喑史蒂芬.金的心,作家身上有史蒂芬.金的影,影片中的作家第一部小说关于父亲的,题目叫《漫漫长路到我家》,从题目就能看出那份对家的渴望,对归属的渴望,但却不幸周折于旅馆间,终被旅馆幽禁,永无归属,也无自由,如孤魂游荡,结尾似乎光明,但还请细看那座楼,配合作家诡异一笑。

    什么最恐怖?看似阳间定睛却发现周边群鬼才恐怖。什么最不恐怖?已是鬼魂一名看去周边都是同类,无须在阴间阳间周折。

    相比之下,能在所谓阳间偶尔看到美丽女鬼俊美男鬼上演一出出聊斋真是有滋有味,怕就怕转眼发现自己是鬼一名,群鬼之中,还不如阴阳界中美丽女鬼俊美男鬼来去自由悠哉游载。

    对于有些人封闭狭窄空间是最恐怖的,对于有些人漫漫无际海洋是最恐怖的,本片中,两样空间全包含进来。

    对于我,片中最恐怖的地方是黑夜中压抑的城市,汽车无声,对面窗户见人影,却变成作者自己的影子,无声黑暗,心灵窒息。噩梦般,极致孤独。

    对于你,请细端详,看看周围群人,笑脸之后藏有多少诡异。然后,一笑。

    TOM专稿,请勿转载

     7 ) 关于1408

    话说,本期放映的<1408>是改编自猫猫很喜欢的恐怖作家斯蒂芬金滴作品。SO,在影片上映之前,猫已经拜读过原作了,SO对片片的热情一直不减。当然,改编后的片片也不曾让猫猫失望哦。。
    话说,影片其实并米有太多的恐怖血腥画面,但是从卡朋特的音乐We’ve Only Just Begun响起后,影片逐渐滴笼罩在绝望滴气场之中。
    其实,绝望的并不是鬼怪恶灵,也不是来自于外在的威胁,而是来自于内心的阴影,或许也可以称为心魔吧。

    不过,在了解主角的心魔之前,我们先来介绍下童鞋们所好奇的凶间吧。
    其实对于这个房间,影迷们滴观点也素众说纷纭。有人说这房间闹鬼,也有人收麦克被下药了,甚至有人认为其实麦克已经死亡了,而这房间不过是死后世界的一部分。但是猫猫觉得,根据斯蒂芬金的原作,猫推测,其实1408本身就是个充满邪气的房间,它能够洞察出人们内心最脆弱的地方,并且以此作为幻想,让人们不断的去重复着自己所最不愿意面对的事件场景!至于为什么房间会有此能力,猫猫觉得这点并不需要深究,因为在原作及电影中并没有给出个明确的答案,SO这不是作品想表达的关键,所以若觉得这个问题太纠结的童鞋可以忽略,或者有想法的童鞋也可以各自保留哦。
    而其实房间本身似乎也并不杀人,而只是以种种幻想击中入住的人内心最薄弱的环节。话说,猫猫常说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莫过于自己最害怕的东西,因为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最害怕啥米。SO,本着这个世界上谁的内心米有阴影的原则。。基本倒计时开始的话,那么入住的人们其实就是已经帮自己买了面对死亡的单程票了。
    不过话说回来,其实这还并不是最让人绝望滴!其实猫猫觉得这房间最让人崩溃的地方在于,那永无止境轮回的一小时!如果仅仅只是这么一个小时的经历的话,或许对于某些人来说忍忍也就过去了,话说我们的麦克同学不也捱过了一个小时了,虽说痛不欲生,却也浴火重生了。可是,这一切是不过是轮回的其中一个环节而已。SO,说穿了,这个房间就是玩不死你决不罢休。。SO,最后麦克同学还是逃不出死亡滴结局,只不过他比其他的人更牛X些,因为他拉着房间与他陪葬,并且在这一个多小时的经历中对于过去的种种他使然了,并且得以与女儿的灵魂共享他们的幻境了。。
    好吧,关于影片的意义貌似网络上已经有太多的解说了,猫猫就不再这方难免话痨了,童鞋们可以自行豆瓣,不然这文又该又臭又长鸟!不过,猫猫觉得,想要了解凶间对主角的作用的话,或许还是需要先了解下主角内心的阴影。
    约翰 库萨特童鞋是猫猫喜欢的演员之一哦,话说猫猫觉得库萨特童鞋在本片的表演很到位、他在片片中扮演的是一位自称是无神论者,有些神经质,自私,并且固执的,缺乏创作灵感而不太出名的作家麦克。。而在房间的诸多幻想中让我们了解到了,其实这位看来似乎有些玩世不恭的作家,其实内心中压抑的某些解不开的纠结。
    首先是女儿的绝症让主角不愿意面对终究将与女儿的分离。SO,麦克很抗拒妻子与女儿对于死亡之后的世界的美好幻想。SO,片片中可以看到麦克指责妻子向女儿灌输不切实际的鬼神观念,其实这不过是麦克内心与现实冲突的某种爆发而已。而最终女儿的死亡让麦克自私的选择了逃避。麦克不告而别离开了妻子,只因为每当看到妻子会让他想起了女儿,从而勾起内心的伤痛,他不愿意去面对那些他所不愿意面对的东西,而或许他也不愿意去考虑这种自私的行为对他人所造成的伤害,而事实上这一点,他的父亲也曾经直接的对他指出,却导致了2个人的争执。
    而事实上对于他的父亲,似乎麦克内心还有更多的纠结。或许有些童鞋会认为,麦克对父亲的遗弃源于麦克逃避自己的妻子而导致的2人的争执。其实猫猫觉得,麦克无法面对自己年迈失智的父亲,还因为他的恐怖。话说在影片中有个情节很好的反应了这点。当时凶间的幻象中,麦克看到了轮椅中的父亲,而父亲诡异的说出了“我曾经和你一样(年轻),而你也终将像我一样(老迈虚弱)。”麦克听完“花容失色”。SO,从这里可以看出,麦克对父亲的遗弃也是本着他一贯的,“我所不愿意面对的,即逃避之。”的行事风格。
    话说,作为一个作家,麦克热衷于写一些探秘猎奇的经历。然而通过海豚酒店经理之口以及麦克的签售会场景我们可以看出,其实麦克的作品中充斥着“玩世不恭,自负情绪。”事实上不过是一些缺乏灵气,以荒诞离奇,廉价刺激胃噱头滴二流作品而已。但是影片却又在2处地方提到了麦克早期以亲情题材为主题的作品《漫漫回家路》作为对比。好吧,我们来回忆下哪位令人吃惊的掏出那般早已被人遗忘的作品的MM是怎么评价这本书的捏:“这是本,很出色的书,非常独特及具灵感,语言诚恳~”话说,相信这样的评价是每个作者所梦寐以求的吧,可是当MM问起:“你还会再写类似风格的作品吗?”而我们的麦克童鞋不假思索的给出了答案:“不会了。”为什么,其实导演在这里技巧的给出了个悬念。为什么,麦克宁愿写些并不太受待见的作品却也不愿意再去碰触那些能真正打动读者心的题材呢?而后面,我们终于慢慢的得到了答案。因为他害怕,他害怕诚实的去面对自己内心真正的感受。
    而专门以无神论的观点来写猎奇作品,其实不过是为了否认死亡,否认人们对死亡之后的世界的幻想,以此来否认女人的死亡对他所带来的冲击。SO,其实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出,麦克并不是真正的不怕鬼神,只不过他刻意的去否认这先观点,再加上长期并没有真正的遇到过灵异现象,SO在潜意识里一再的强化,自己的观点,这世界上并没有鬼!
    SO,当房间倒计时开始后,几起比较温和的小“玩笑后”麦克也曾怀疑有人对他的捉弄,但是在推翻了这种可能,并且受伤后,麦克也曾经试图逃离这个房间。可惜,已经太迟了~SO,在这里可以证明,其实麦克不是不怕鬼,只是他不相信有鬼而已。
    然而,在影片的中后期我们还是可以看出,麦克对于这一切其实也并非麻木不仁,只是理由依旧,他不愿意去面对这一切。

    好吧,虽然猫猫不愿意过多的去解释影片所要表达滴意义,不过或许多少也可以小点过下,作为文章的结尾吧。简单的说,其实影片想告诉我们,当我们有啥纠结的时候千万表认为,逃避或者将它烂在心里是个很好滴选择。其实压抑不良的情绪并不等于他们会就此消息,被记忆所遗忘的痛苦也不等于就此消失。。。其实,我们所压抑或者刻意遗忘的一切会如幽灵般,在某些不经意的时刻突然出现刺伤我们。SO,猫猫觉得对于痛苦的情绪,我们还是尽量选择去面对,并且在第一时间解决;否则,当痛苦成为阴影的时候,那你也将在内心埋下了一颗无法确定爆发时间的炸弹。

     8 ) 恐怖电影之胡语乱谈

    有一类人,嫌弃自身生活的平庸,无刺激不追寻,故而爱上恐怖电影。如我。若能遇上令自己毛骨悚然的镜头,内心会兴奋不已。须承认这很变态。
    而比我这类人更变态的,是如影片中主角这一类人,非灵异旅馆不住,住宿期间并且拍照录音绕着房间自言自语大吵大嚷,并且将曾经发生过自己却不曾目睹的灵异现象注上自己的名号撰写成书。
    但我见过最变态的,当属国内或台湾某些灵异类节目,领着一群大众扛上摄影机去鬼屋寻宝,一惊一乍并且指着某些蓝光作道士状。因此,我基本不看中国恐怖电影。
    算起来,我看过的恐怖电影已有不少。部分心得能够稍作记录。
    美国人其实不懂得拍恐怖电影。每一部美国恐怖电影,它都喜欢以先兆的姿态夺人眼球,将主角当成小白鼠,一一将曾发生过的恐怖事迹亲身试验。美国人喜欢研究人的大脑,日本人则喜欢研究人的心理。因此美国恐怖电影总有股清醒的气流在作怪,不能将观众引入足够恐惧的状态。同样是鬼屋,日本人喜欢集体作战,美国人则单枪匹马。一个人承担惊恐不足以服众,全栋屋子的人都争着抢着要死要活才好玩。更何况,日本有骨灰级的女鬼挡在面前,任哪个国家也模仿不来。
    前段时间与朋友谈及恐怖电影,仍认为咒怨中的小男孩最为经典。同样为小孩,同样死去多年仍存留世间,同样喜欢冒出来吓人。美国人觉得这小孩一定只会吵着闹着找爸爸或妈妈,找着了也只会抱一抱哭一哭,唤起某些对亲情陌生的人的眼泪。日本人则觉得这小孩一定于幼小的躯体内装着年老的灵魂,能够把握成年人表面未可知的心理阴暗面,一而再再而三戳破它直至将这个成年人的魂给毁灭。
    我一直认为恐怖电影都似悲剧,因有人死亡,必定引起生者的悲伤。多数鬼都依靠着这悲伤而存在,否则单凭怨恨,没有多少鬼能够恨得那么有形有状。日本人则十分懂得这点。我曾看鬼水凶灵而对那只小鬼悲从中来,只因为它日夜躲在电梯里,背着红色小书包,看到值得信任的母亲状的生物,便一声一声唤妈妈,直至终于能与她依偎,全身怨灵便都消散。孩子的愿望大都很简单,总有那么多的人无法体谅并满足他们,勿怪诉说小鬼的电影越来越多。
    除了悲伤,恐怖仍该是恐怖电影的最终主旨。如果能够于大白天,门窗全敞,屋外笑声话语声一片的环境下,仍将我的心脏给揪紧,那么这部恐怖电影一定达到一定水准。因为我这类心理麻木冷硬的人,很难对血水漫延鬼声轰隆的场景产生感觉。除非它一直有惊喜,一直将人的思想控制在临界点,一直在你松下一口气的同时将你的死亡提至你的眼前。
    那么,1408这部影片,有足够的惊喜。即使它也有足够的俗套。我仍觉得,在接近傍晚,周末的傍晚,我除了玩游戏和睡觉之外无事可干的儿童节这天的傍晚,用两个小时看完这部影片,十分值得。我甚至很少触碰别的按键,乖乖将它从头至尾看完。
    主角如同所有正在看影片的观众,从一开始极度不信任灵异并且打算将它一一攻破,至他被自己的幻觉攻击得面目全非,反反复复的诡异景象在重演,甚至声音温和的收音机音乐也能够将他的神智击溃。如果观众足够感性,也可以为主角和他的女儿的情深似海抹一把泪水,甚至因为他们拥抱的镜头而叹息着对影片赞不绝口。
    影片的恐怖指数,我只能给三星。但演员的表演,我可以给五星。仍然觉得,影片的惊喜权握在演员手中。他足够坚强,足够清醒,足够奋不顾身,他十足卖力。我想看着他活着自1408中离开,但我看到他仍衣冠楚楚站在1408的窗前,转身走向他的女儿,逐渐透明的身影那么如释重负。

     短评

    印象最深刻的一个镜头,是在想要跨窗逃离房间的时候,发现外墙上只有这一个窗户——如同梦境般的恐怖绝望感。别的部分倒也只是一般。库萨克的演技杰出,因为是07年的新片子,特效还原史蒂芬金小说的描写原貌也相当不错。

    4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这部电影还算惊悚片里比较不错的 至少还有些意义 我们都应该让自己死前不再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抱有遗憾

    8分钟前
    • 冬贝与9-13刺青
    • 推荐

    其实刚看了前二十分钟 我胆子真变小了 靠然后接着看完了 真是个烂片

    10分钟前
    • 逍遥兽
    • 还行

    根据弗洛伊德第二热力学定理,那杯酒下了药,等于催眠。于是梦开始了。膨胀的墙壁是他醉酒后膨大的膀胱,再就梦到墙壁爆裂发洪水,他这时尿床了。接下来他一身尿,被房间的空调冰冻,就会梦到冰天雪地。而他的潜意识不断的化作鬼怪去阻扰自己,为了给自己找台阶下,他死去的女儿出现,连他的老婆都动身

    12分钟前
    • 塘坑一姐小渡边
    • 力荐

    “上帝不会直接帮助你,但是会间接暗示你。从酒店经理劝阻,到门口沙发挡住前行脚步,到电梯打开暗示赶紧离开,到最后空调坏了来人修理暗示离开房间,上帝能帮的这么多,仍然不为所动,选择了装逼,就只能有重复或自杀两种选择遭雷劈。”惊悚中带着自省,几处设定挺出彩。

    15分钟前
    • 老罗Lazzaro
    • 推荐

    这片子带来的心理惊悚在于:你怎么知道自己的人生不是团幻影、不是个凶间?难道你没发现它挂着窗帘,却没有窗户?于是你无处可逃,若不选择“快速退房(自杀)”,就只能挨过一个小时复又一个小时无休无止的循环折磨。凶间又暗喻伤痛与心魔,逃避从不会带来真的解脱,直面才可“死而后生”。

    20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一点不悬疑!因为很多交代不清!不好不好

    22分钟前
    • 虎兒
    • 还行

    1408房间和整个故事梗概符合史蒂芬金原著里的描述,1星;画面质感一流,颜色美丽,1星;约翰库萨克从傲慢到惊恐、到绝望再到平静~成熟流畅的独角戏,1星;没有拙劣的电脑特技怪物出现,鬼影却是很漂亮的鲜艳重叠感,1星。唯一的缺点却是跟原著比起来强加的温情脉脉削弱了恐怖感

    25分钟前
    • 张天师
    • 力荐

    以后住店可别住1408了……

    30分钟前
    • 嘟小七
    • 力荐

    鉴于我不太看恐怖片OR惊悚片,这个片子一开始还真是吓到我了,但是当我开始理解那个房间只是自己尘封的心灵后,就不再觉得恐怖了,只是希望结局好一点而已...

    34分钟前
    • JΘКЁЯ
    • 还行

    超棒

    36分钟前
    • 冠华
    • 力荐

    一会儿下雪一会儿洪水的 但真的吓不倒人

    39分钟前
    • Doublebitch
    • 还行

    最后那个镜头要死啊

    41分钟前
    • A 涂
    • 还行

    真的很一般

    46分钟前
    • 細細陳
    • 还行

    始终未能走出恐怖电影的窠臼。所用的手法都很老套了,无论最后他是否能逃出来,在酒店里循环往复的折腾,都已经有了太多的观影体验。算不得出人意料,而且这种一个人撑起全场戏的恐怖戏,演员和剧情元素如果稍显不足,便会让人感到无聊和时间无法流动。

    47分钟前
    • 昏金暗玉
    • 较差

    拆迁办出品多结局单机小游戏《是男人就坚持60分钟》

    49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冗长,不能自圆其说。浪费了库萨克的表演。

    52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较差

    拍出了一定新意

    53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友情提示:外出旅行请选择房号相加不等于13的房间下榻~

    54分钟前
    • Over5
    • 还行

    根据斯蒂芬·金小说改编的恐怖电影中十分出彩的一部。印象最深的是爬窗逃生时惊现漫无边际的墙壁。另:结尾有好几种版本。

    59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