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欧美剧 心灵猎人第一季

    心灵猎人第一季

    评分:
    0.0很差

    分类:欧美剧美国2017

    主演:乔纳森·格罗夫,霍特·麦克卡兰尼,安娜·托芙,汉娜·格罗斯,桑尼·瓦利森蒂,斯泰西·罗卡,乔·塔特尔,科特·史密斯,阿尔伯特·琼斯,劳伦·格莱齐尔,迈克尔·瑟沃瑞斯,当·诺伍德,朱恩·卡里尔,卡梅隆·布莱顿,内森·科德里,谢拉·艾琳娜·麦克莱恩,埃里克·詹森,雷吉·戴维斯,布莱斯·霍华德,约瑟夫·克罗斯,马克·库迪奇,海皮·安德森,杰西·C·博伊德,皮特·穆尔尼克,迈克尔·帕克,布伦特·塞克斯顿,保罗·卡拉夫特斯,德鲁·塞尔策,艾米莉·贝吉尔,Zachary Scott Ross,Gareth Willi 

    导演:大卫·芬奇,安德鲁·道格拉斯,阿斯弗·卡帕迪尔,托比亚斯·林道赫姆 

    猜你喜欢

    • 第6集

      年少轻狂 第三季

    • 第10集

      美国之锈 第二季

    • 第8集完结

      尝试 第一季

    • 更新第10集

      美国之锈第二季

    • 权力的游戏第七季/权利的游戏

    • 已完结

      秘密部队第一季

    • 完结

      法律与秩序:特殊受害者第十六季

    • 完结

      法律与秩序:特殊受害者第五季

     剧照

    心灵猎人第一季 剧照 NO.1心灵猎人第一季 剧照 NO.2心灵猎人第一季 剧照 NO.3心灵猎人第一季 剧照 NO.4心灵猎人第一季 剧照 NO.5心灵猎人第一季 剧照 NO.6心灵猎人第一季 剧照 NO.16心灵猎人第一季 剧照 NO.17心灵猎人第一季 剧照 NO.18心灵猎人第一季 剧照 NO.19心灵猎人第一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该剧根据1996年前FBI探员约翰·道格拉斯(JohnDouglas)和马克·欧夏克(Mark Olshaker)的著作《心理神探:美国联邦调查局系列犯罪破案揭秘》(MindHunter: Inside the FBI's Elite Serial Crime Unit)改编。退休后的道格拉斯深入研究犯罪心理学,美剧《汉尼拔》(Hannibal)和《犯罪心理》(CriminalMinds)中的角色刻画也参考了书中的很多案例。

     长篇影评

     1 ) Edmund Kemper - an intriguing case

    在看mindhunter,同时在看youtube上SKD的纪录片。serial killer的精神世界和心理状态真是有意思的论题。目前印象最深前三,Edmund Kemper, Ted Bundy, Charles Manson。其中让我在观看过程中感情最复杂、其行为和心理呈现形式矛盾性最强也最有趣的应该就是本剧里频繁出现的Edmund Kemper了。【建议观看Kemper真人的几个访谈。虽然很多人觉得Cameron Britton did a wonderful job,但真正的Kemper比剧中还要让人觉得intriging得多】

    His story is a combination of abusive mother, psychological trauma, rage, loss of control, confusion, self-testing, self-loathing, self-battling, high intelligence and clear-minded crimes. 这是我看的这么多serial killer纪录片中,采访者(包括本部剧男主角原型John Douglas)表示同情和痛心最甚的killer,甚至有几位一度表示”I like him”, “he is a likable guy”, “never, ever felt unsafe in his presence”。

    几个让人震惊的事实。

    他的智商145,曾通过记忆survey的题目来通过精神测试。

    他第一次杀人在15岁,对象是他爷爷奶奶。他讨厌他奶奶,但很喜欢爷爷。他说杀爷爷的原因是——不想让他deal with奶奶死了的这个事实,怕他受不了。

    他跟很多警察关系不错,还曾经想做警察,因为2米多的身高被拒绝了。

    他杀的几个女孩都是非常pretty, young, outgoing, innocent 的姑娘。但他杀死她们,然后砍下她们的头,与头和身体分别发生关系,然后肢解尸体扔掉。残暴至极。

    他接触受害者的方式是开车偶遇hitchhiker,然后带到偏远处杀死,把尸体运回家处理。在开始杀人之前,他接了几个月的hitchhiker,车里藏着的作案工具不断升级,他说他想看看到底能控制自己到什么程度。杀了最后两个女孩以后,他又接了两个女孩。这次他非常努力的控制了自己,甚至没有走女孩们要求走的一条通向他第一次杀人现场的偏远的错误的路,而是坚持把她们从正确的路线送到正确的地方。(他在采访的时候非常细节且冗长的叙述了这一段经历和心理过程。我觉得他很“proud”和“满意”自己控制住了。虽然他在一个星期以后就杀了他母亲。)

    他母亲从小口头和精神上虐待他。他声称他其实一直把其他女孩当母亲的替代品来杀。他最后两起谋杀的对象是他母亲和母亲的朋友。他对母亲的尸体做了同样残暴的事。他对母亲非常憎恨,但又非常渴望得到她的爱。有一次他在复述母亲生前最后一句话的时候,居然哽咽了。一个平静地叙说自己残暴的杀人经过、分析自己动机、让人觉得几乎没有感情的人,哽咽了。

    他在杀了母亲后开车离家,一直开了三天,最后停下在路边电话亭自首。”It had to stop.”他说。

    他入狱后,帮助最早一批心理犯罪学家(比如John Douglas)建立了心理犯罪理论体系(像本剧里面一样,这是FBI的一个program,采访了很多serial killers,Kemper是其中一位)。他强大的分析能力和曾经的经验给心理犯罪学家们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视角。

    他在法庭宣判的时候,请求判自己死刑(而且是折磨致死)。他曾多次waive自己假释听证会,认为自己以无法融入外面的世界(也无法控制自己的冲动)。

    他确实口头威胁过几个采访者说要趁他们独处时伤害他们(就像最后集对Holden那样)。但他后来说这样做完全是为了看对方的反应。For fun。

    有些人说他让他们毛骨悚然,因为他重述和分析自己罪行的时候冷静、有逻辑、语速快、正常得吓人。如果不知道他犯下的罪行,很可能觉得这就是一个犯罪心理学家在分析别人的案子。他极度疯狂和残暴的犯罪手法跟眼前这个看起来平和、理性和显然非常聪明的人完全无法联系到一起。有人说他是psychopath,完全不会remorse,是个操纵人心的大师,完全知道对方需要听到什么,然后表演出来(这更像Ted Bundy)。有人说他更多的是antisocial,在成长的社会化和identity形成过程中遭遇巨大挫折,无法建立跟人正常关系,但明显会有remorse和conscience。这个人的思想、心理、完全分裂的行为,像个巨大而intricate的谜团,让人着迷。

    根据几个纪录片的一点主观分析(obviously there are a lot of other materials to dig in, and they may show different pictures)

    他因为强势、控制欲强的母亲,一直处于强烈的loss of control/power的状态,觉得对自己和身边的事物都无法掌控。一方面,当出现矛盾的欲望和想法时(比如想杀人,但是知道杀人不对),他在做出行为前无法predict自己的行为,所以必须不断尝试、测试自己。如果能够“自控”,他也会觉得一定的控制/成就感。另一方面,Killing fantacy和真正实施killing让他得到了控制他人的快感,一种让他觉得更powerful的快感。因此他像沉迷毒品一样,先是沉浸在fantacy中,然后一旦开始杀人便无法停下。

    从刚开始pick up hitchhiker的时候,他是用一种比较良性的方法获得掌控感:在pick up的过程中试着测试自己的自控能力,从能够控制自己的杀人欲望中可以获得满足和正面反馈。然而,他刚建立起的自信回家后马上会被母亲摧毁。光是自控已经不能填补他的失控感了,所以他turn to killing,一种让他获得更大快感和control的方式。一旦他lose self-control(第一次杀人),他就陷入了自己无法控制自己、在母亲面前被剥夺控制权的双重负面反馈中,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无法控制自己,以杀人的方式发泄自己在母亲身上的怒火,而这样的发泄让他觉得更难自控;另一方面,杀人的快感又不断给自己“in control"的delusion,不断增加正反馈。所以在一段时间内,他放弃了自控,投入到了killing spree中。也正因为如此,在最后终于说服自己“这样做不对”以后,他决定回到“自控”的轨道上来。在这次成功自控的经验后,他终于决定不再逃避和伤害其他人,而是deal with他认为的一切的源头:他的母亲。

    我认为他是会有remorse,也会有负罪感和良知的。但是他因为从小没有得到爱,而且受到一定程度的abuse,无法与人形成情感联系,因此难以跟人达成共情。他从受虐待、逐渐心理变态、杀人、认罪、事后分析的过程中的关注重心一直是自己的感受,比如自己是否能控制自己,自己是否得到满足感。但是他的感受又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别人对他的看法,或者说,他对别人对他的看法。因为一直受到母亲的贬低,他一直觉得自己在所有人、尤其是女性眼里都是毫无魅力、笨拙、socially awkward的人。所以他说自己虽然不是生理上不举,心理上却是不举的,毫无自信。也因此他要杀死受害者后再与之发生关系,因为他觉得活着的她们肯定会厌恶、看不起他,觉得自己在性上很无能、笨拙。只有她们死后他才敢放任自己跟她们发生性行为。

    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优势——智商。虽然他不是Ted Bundy那样典型的narcissist,而且在人际交往中更多的是自卑和逃避,但他在interview的时候,一旦讲到他显得比较聪明的地方,或者自己觉得有满足感的时候,会不经意流露出一点点得意的表情。他明显也认识到,或者自认为,他比很多人聪明很多。然而他在描述杀人的时候一般不会有这样的流露,大多时候是cold, distant, indifferent的,偶尔会皱皱眉头。他跟Douglas说,他第一次杀人想的不是“it felt great!”,而是“it's so damn tough"。他并不是sadist,enjoy的也不是killing本身(他后来选择用枪直接结束受害者的生命,而不是用刀多次捅刺),而是死后对她们身体的绝对拥有权。

    他对受害者肢解、强暴的行为,是他在自动或者强迫自己dehumanize和objectify受害者后作出的行为。也正是基于这种对受害者的物化,他通过与她们被肢解的尸体发生关系、保存受害者头颅,能产生“拥有”“所有者”的感觉。这是极度缺乏安全感和不被爱的人经常会有的渴求:我希望能拥有一个东西,完全是我的东西。只是他的病态心理让他完全超出了正常的“possess”的范围。然而一旦他把受害者看成“人”,他会表现出一定的负罪感。这在他的一次采访里也表现出来了:”those PEOPLE, not THINGs, those PEOPLE would still be with their families and loved ones, if I had the courage to make that decision (to turn myself in)”。他说这话的时候眉头微皱。

    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怒火和杀人冲动,但同时他的大脑又极度清醒。他可以清醒的知道自己这次会杀人,清醒的用小技巧打消受害者上车前的疑虑,清醒的知道要杀掉witness,清醒的提高自己的杀人技巧,清醒的利用反侦察手段处理尸体,也同时清醒的知道自己在做错事。但是他的情感需求太overwhelming了,理性聪明如他也无力reason himself out。他一方面是用各种技巧躲避被发现,一方面内心又呐喊着求别人发现他、制止他。所以当一切都结束的时候,他没有顺从自己的理智逃走,而是打了那个电话。“It had to stop.” 他需要别人的帮助和拯救。

    这是一个非常聪明、高效的大脑和非常失控、扭曲的心理的结合体。可怕的是,因为成长过程中的遭遇,他无法运用自己的理性控制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他一方面用着直觉和心理需求推动自己的暴行,一方面又用强大的大脑指导自己的具体行动步骤。普通人觉得这样的人可怕,因为他们看上去非常正常,因为他们在智商上压倒他们,普通人觉得在这样的人面前非常vulnerable。实际上,这样的人的内心也非常delicate和vulnerable。想象一下如果他的母亲能够充分给予他关爱,家庭和睦,父亲留在身边,他也许可以心理健康的成长,甚至可能成为社会精英。毕竟哪怕是他遭遇了那些遭遇,犯下残忍罪行,在监狱服刑赎罪的时候,都能为犯罪心理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他明明可以做个above-average的好人。

    当然,还有另一种可能。他是一个智商远超145的super-high functioning psychopath, and cleverly mixed up some truths with lies so that some facts could be accounted for without revealing his true nature. All those leaking emotions and remorse were just pure acting. A world-class liar.

    一些对Kemper是否是psychopath的讨论://www.quora.com/Is-Edmund-Kemper-really-a-psychopath

    以及Quora上对psychopath(primary psychopath),sociopath(secondary psychopath),antisocial disorder personality和bordline disorder persionality的讨论://www.quora.com/What-s-the-difference-between-a-psychopath-and-a-sociopath-1

    按照“psychopath是天生的,(生物)化学上无法感受情感” vs “sociopath可能有先天的一些因素,但主要是后天遭遇trauma形成的,情感和良知的缺失主要是对自己受到trauma的心理保护机制引发的emotional disturbance”来粗略划分的话,Kemper应该更像是high-functioning sociopath。

    Kemper因为受到母亲虐待而不能跟人产生情感链接,变得易怒、不能自控的想伤害他人,让我想到了另一个受到child abuse的6岁小女孩。我在另一部剧的评论里提到了她://movie.douban.com/subject/26920281/discussion/615788010/

     2 ) 连环杀手 Edmund Kemper

    Netflix的《Mindhunter》是根据前FBI探员 John E. Douglas 和Mark Olshaker所著的“Mind Hunter: Inside the FBI's Elite Serial Crime Unit”而改编的。剧集和书本在情节上略有不同。但是剧中和书里着重讲到犯人Edmund Kemper。他是Douglas在事业初期所采访的第一个连环杀手。年轻的Douglas彼时在FBI的行为科学部任职。当时困惑他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罪犯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形成的( whether criminals are born or made)。 通过和Ed的对话,Douglas对此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Douglas称Ed为他所见过最聪明的犯人,对暴力犯罪有很深刻的见解。

    Edmund Emil Kemper III



    暗黑的童年
    Ed 全名 Edmund Emil Kemper III,1948年12月18日出生在加利福尼亚州。Ed出生时体重6公斤,4岁时候就比同龄人高一个头。他远比同年龄的人聪明,智商高达145。

    父亲Kemper II 是二战退伍老兵,曾参与原子弹试验。他对妻子,Ed的母亲Clarnell,的评价是“和与Clarnell共同生活相比,二战时期的那些自杀任务和战后的原子弹试验根本算不了什么。” 父母常年不合,经常吵架,最终在Ed9岁时离婚。

    Ed从小就表现出反社会行为和精神障碍症状,比如虐待动物。他曾经活埋过一只猫;猫咪死亡之后,Ed把它挖出来肢解,并把猫头砍下,那时他才10岁;继而欺骗家里人而编造关于猫的谎言,他曾为此而沾沾自喜。过了3年,他把家里的另一只猫杀了,原因是他觉得这只猫更喜欢他妹妹。Ed把猫肢解后,把残肢放在壁橱里,直到最后被他妈妈发现。Ed把妹妹玩偶的手脚脑袋都拧下来,来排练他的宗教仪式。有一次他妹妹取笑他,为什么不去吻自己的老师。Ed说,“如果我要吻她,我将不得不在吻之前就杀死她。”二年级的时候,他曾经把父亲的刺刀别在腰间,偷偷溜出自己家,潜入老师家后院,趴在窗台上偷窥老师。他最喜欢的玩游戏是“毒气室”和“电椅”。他让妹妹把自己绑在椅子上,挣扎着倒在地上,假装自己在毒气室或者电椅上慢慢死去。不过,他的确有两次死里逃生的经历:一次是妹妹把他推向急驶的列车,另一次是妹妹把他推入深水区,Ed差点因此而溺毙。

    疯子样的母亲
    Ed和父亲的关系较亲密。但是父母离婚后,Ed只能跟随母亲Clarnell生活。Clarnell是个神经质并有很强控制欲的酒鬼。 Ed和母亲关系非常恶劣,Clarnell经常鄙夷羞辱谩骂 他,Ed则形容她是一个“病态狂怒的女人”。因为Ed体形比同龄人高大许多(15岁时候身高已经1.93米),Calnell讥讽他是个怪物。 Clarnell还把Ed赶到地下室去睡觉,并锁上门。原因是她认为Ed可能会强暴他的妹妹们。然而 小Ed却在惊恐中渡过许多不眠之夜。她经常对Ed说,看到Ed就想起Ed的父亲,没有女人会喜欢Ed的。后来有人推测,Ed母亲可能患有边界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第一次杀人
    14岁那年,Ed离家出走去找他在洛杉矶的父亲。他父亲此时已经再婚。在和父亲生活了很短的一段时间之后,他被送去爷爷奶奶家。Ed不喜欢和老人住在一起,一个原因是住处在远离城市的农村,Ed感到非常的寂寞与孤独。第二个原因是依旧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因为奶奶和他母亲一样,都是有强烈占有欲支配欲的女人。这使得Ed把对母亲的仇恨投射到他奶奶身上。

    1964年8月27日,在一次与奶奶的争吵之后,他拿出猎枪打死了自己的奶奶。同日,Ed枪杀了买东西刚刚回家毫不知情的爷爷。事后他和警察说,“只是想体会下杀死奶奶的感觉”,“不想让爷爷知道自己的老婆已经死了”。当时的Ed只有15岁。

    精神病医院
    之后Ed被法院的精神病医师诊断为“妄想型精神分裂症”(paranoid schizophrenia),被关入精神病医院治疗。不过,当地加州青少年惩戒所的精神病学家和社工们则强烈反对这个诊断。他们提呈的报告称,Ed“没有妄想,没有幻觉,没有思维混乱,IQ高达136.” 在重新进行诊断后,Ed还是被投入精神病医院监禁并接受治疗。在狱中他是模范犯人,被培养成精神病医生的助手,来监管对狱友的精神状态的测试。他曾经为发展一份评估精神状态的量表(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做出过一定的贡献。

    正因为有此类经历,Ed能够深入了解精神测试的方法和原理;当他因为各种原因被要求测试精神状态的时候,他能够用这些知识来得到自己想要的测试结果。与精神病医师共同工作的另一个负面效应是,Ed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性侵罪犯,从他们口中了解到很多东西:比如,为了毁灭证据,性侵之后必须杀死被害人。

    出狱之后
    1969年12月18日,Ed被假释出狱。这天正好是他的生日。

    出狱之后的他不得不再次和母亲居住在一起。这时候,Ed母亲Clarnell的第三次婚姻刚刚破裂。

    1972年11月,Ed的青少年犯罪记录被永久销毁了。因为在出狱之后的例行随访中,他的精神病医生认定Ed已经完全康复,他把Ed称为“a very well adjusted young man who had initiative, intelligence and who was free of any psychiatric illnesses”。


    连环杀人
    Ed再次杀人始于1972年。从1972年5月到1973年4月的11个月里,他杀害了5名女大学生,一名高中女生,Ed的母亲Clarnell, 和Clarnell的一位好友(手段残忍,过程血腥,按下不表)。1973年4月20日,在杀害并肢解母亲及其朋友的当天,Ed向警察自首。

    审判
    1973年5月7日,Ed被控八项一级谋杀罪。Ed在交代案情时表现出清晰的条理和思路,所以他的律师只有一个选择:以精神障碍为缘由进行辩护。Ed在狱中曾经2次企图自杀,都被救回。

    1973年10月23日审判开始,3位法庭指定的精神病学家一致认为Ed在法律上是神智健全的正常人。在11月1日的自我辩护中,Ed站在6男6女组成的陪审团面前讲演,试图说服陪审团:他在行凶当时是神智不清的,行凶理由都是些头脑混乱的人才会想得出的。

    1973年11月8日,陪审团宣布Ed是神智清晰的健全人,必须为自己的罪行负责,所有罪名成立。Ed当即对主审法官说要求死刑,而且是"Death by torture."(折磨致死)。但是鉴于当时美国最高法院刚刚修改了关于死刑的法律,Ed的8个罪名分别被判处7年至终身监禁。至此,Ed开始在California Medical Facility服刑并接受医学观察。

    当年出庭受审


    狱中服刑
    Ed在狱中表现良好,被誉为模范标兵。于是他被要求负责制定时间表,安排其他犯人进行精神病学检查。他还为盲人录制各种有声读物。据洛杉矶时报报道,至1987年,Ed已经录制完成5000小时的有声书,他的名字印刷于其中数百本有声资料的封面。

    Ed还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访谈会,包括1982年参与录制纪录片《美国杀手》,1984年的纪录片《无明确动机的谋杀者》。对他的访谈有助于人们了解暴力犯罪连环杀人的本质和杀手的心路历程。Ed自己认为,司法当局通过对他的访谈防止了相当一部分与他类似的边缘人走向杀手的可能。在纪录片《无明确动机的谋杀者》的最后一部分里,Ed告诫说:有那么一些人正在观看此片的,我是指想杀人但还没有付诸于行动,内心充满愤怒,却对于是否杀人还摇摆不定。他们需要和其他人进行交流,信任彼此并坐下好好交谈。谈谈自己的想法不是犯罪,有想法也不是犯罪。但是做这些事那就不仅仅是犯罪,而且是相当可怕的事儿:一旦恶魔开始接管你的灵魂,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退出,而且很难停下。“

    《Mindhunter》剧照


    Douglas眼中的Ed
    Ed是Douglas所访谈的第一个连环杀人犯。初见Ed, Douglas就觉得他是个庞然大物:Ed一定能够不费吹灰之力的打倒他和他的同伴。没交流多久,Douglas就认定Ed远比他们聪明。囚犯档案显示,Ed的智商是145. 他曾经花了好长时间坐在那里思考自己的人生与犯罪经过,然后打开话匣子与这两位FBI探员侃侃而谈。他的态度不亢不卑从容镇定,语气轻柔,叙事有条有理。事实上,Douglas发现一旦Ed开始讲自己的事情,他和搭档基本插不上什么话。有几次讲到他和母亲同住同时还得接受精神病治疗,Ed这才冒出点哭音。

    Douglas认为家庭不和,父爱缺失,母亲强势,导致Ed的悲惨童年。而童年时候的Ed感受不到任何关爱是造成Ed之后走上犯罪道路的一个重要因素。Ed告诉Douglas,他被母亲关在地下室造成了自身退缩冷漠的个性,地下室其实和牢笼没有什么区别,甚至他没有做错任何事情,依旧会被母亲赶入这又黑又脏的地下室。然后他的敌意与仇恨便在这黑暗中滋长蔓延。

    Ed曾经好几次在夜晚拿着榔头,蹑手蹑脚的潜入母亲的房间,幻想着杀死这个妇人,却一直没有下手。直到他杀死第六个人之后,Ed才真正的下定决心去做这件事。

    可是,Douglas发现Ed的母亲Clarnell在同事和学生当中很受欢迎。她当时是大学里的一个秘书。周围的人都形容Clarnell是个敏感细致周到的人,你若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找她倾诉。但是在母亲眼里,Ed是个怪物。Clarnell常对Ed说所有的人都比他好,他配不上任何的女大学生。在这样言语的持续攻击下,Ed终于下定决心,用他的方法来完成母亲的这个期望:1972年5月,Ed开车兜风时搭讪上了2名女大学生,先杀再奸后肢解。

    Douglas写道,Ed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来说明罪犯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

    Ed有惊人的心理素质。有一次Ed的车和前车追尾,这时候他的后备厢里还藏有2具尸体。赶来的警察后来回忆说,Ed彬彬有礼,他只是开了张警告单(warnning)就让Ed走了。Ed叙述此事时面无表情冷静的说道,如果那位警官想搜查他的后备厢的话,他会把那警察给当场干掉。还有一次,他开车经过一所大学时被一位校警拦住。当时车上有两具尸体,二位女生都是被枪击致死的。Ed用毛毯把她们裹了起来,只露出颈部及头部。Ed平静而略带尴尬的对那位校警说,这两女生喝醉了,我现在送她们回家。还有一次有惊无险的经历:Ed让一位母亲和她十几岁的孩子搭自己的车,在驶离女子家门的时候,通过后视镜Ed发现女子的丈夫正在记录他的车牌号码。Ed旋即终止自己的绑架杀人计划,把这对母子送到她们要去的目的地。

    Ed相当的聪明。他曾经在监狱里监管过犯人的精神病学测试。他知道很多稀奇古怪的专业词语。在Douglas面前,Ed能够用内行人的眼光来分析自己的行为。Ed谈到,有位漂亮姑娘站在路边。 他把车停下,一边看表一边问姑娘去哪儿。这给姑娘一种暗示:她是在和一个非常忙的人在对话,姑娘必须在短时间内做出决定,是不是上车。

    通过几年的接触,Douglas不得不承认他有点喜欢Ed。他认为Ed是个友善,开放,敏感,幽默的人。

    狱中


    放弃假释
    Ed的第一次假释听证会安排在1979年,假释请求被拒绝了。此后接连3年的假释要求都被驳回。在1985,1988,1991,1994,1997,2002,2007,2012年的听证会上,Ed放弃了假释的申请,他告诉假释审查委员会他已经不再适合融入当前的社会了。2016年2月,检察官Scott Currey对媒体说,Ed相信没有人会同意他假释,他很高兴将在监狱终老一生;Ed还说,他没有兴趣参加2017年的假释听证会。

    2017年,Edmund Emil Kemper III 正好68岁。

    (此文原创,所有信息采编自维基百科和 John E. Douglas 和Mark Olshaker所著的“Mind Hunter: Inside the FBI's Elite Serial Crime Unit”)

     3 ) 疯子是如何思考的

    ‘ how do we get ahead of crazy, if we don't know how crazy thinks.' 当比尔和霍顿面对上司对他们访问变态杀手的意义的质疑时,这句话显然有很有说服力。这部设定在1977年的电视剧是以FBI犯罪心理分析的祖师级人物为原型,看着他们从和变态杀手的谈话中归类分析,从无到有建立一套系统,然后再实践运用到破案的过程,让这种犯罪片有了一种新鲜的角度,而近乎学术性的分析,能给人一种智识上的愉悦感。

    这种变态杀手的题材让拍过《七宗罪》和《十二宫杀手》的大卫.芬奇来执导可以说是轻车熟路。这次他执导了第1.2.9.10集,呈现了很显著的个人风格。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标志性的阴沉灰暗的冷色调,而且第一集就是罪犯爆头,血奖和脑浆齐飞的刺激场面,不过后面都是以谈话为主,需要你用想象力在脑中重现对话中描述的血腥场面,个人觉得这种更为恐怖。

    我看这部剧,需要丢开以前看过的许多犯罪剧,清空脑袋从一个处于混沌的世界,和主人公一起探索,不然就会发现根据以往的复杂案情的观影经验所积累的知识,会很不屑这帮什么都不懂的家伙。

    主人公们都处于这样一个年代,在这里‘连环杀手’这个词还没有被定义。变态杀手的犯罪动机在没有分析系统的支持下,处于黑洞状态。

    好像几千年的历史纪录以来,人们犯罪都是有明显动机的,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我们看到人们犯罪的动机非常明确,报杀父之仇,争夺权力,嫉妒等对我们普通人来说非常容易理解。然而犯罪模式开始改变,从熟人之间有原因的行为能变成陌生人之间没有来由的恶行。结合时代背景,当时美国正处于混乱时期,越战,水门世界,世界规则不再清晰,人们的认知也重大变化。连环杀手也在这个时期开始出现。

    当时警察都认为犯罪时天生的,并没有人关心问一下为什么?

    当时的敏感的‘偏差术语’ 比如fuck shit ,还是pussy, 而现在成了总统的更衣室轻松谈资。

    前面两集入戏比较慢,但看完一季觉得前面的铺垫长是合理的,因为可能会拍很长的系列吧,第二季在第一季还没播之前就被订购了。

    该剧中的人物性格丰富有趣。

    比尔是经验丰富的老探员,算是正常人的代表,代表了对于事物正常的看法,可以和普通人更好地沟通,可以弥补霍顿社交上的不足。

    卡尔博士有丰富的学术知识,通过理论知识让他们的工作更合理、系统化。经常能提出有趣的论点。

    比如大企业的老板也都是精神变态者,和变态杀手有相同的人格特征,不同的只是企业老板有不同的倾向而已,我想大卫芬奇在《社交网络》里的扎克伯尔挺符合这种特征的。

    能当上美国总统的都是反社会人格,感觉trump很符合这一点。

    带深度眼镜的大块头肯培是里面最有魅力的一个变态杀手,他侃侃而谈,非常冷静有条理。聪明好学,解剖知识丰富,而且能客观地自我分析,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霍顿从某种角度上说也有精神变态的特质,执着的理想主义者,对罪犯畸形变态的犯罪行为描述在情绪上免疫。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转变,从好奇求知的态度开始,慢慢从自信走向自负。在最后一集他面对调查人员能自负到说出“the only mistake I made is ever doubting myself.”而在肯培的病房里,当近距离面对死亡而完全崩溃,质疑的声音在脑中里涌现。Jonathan Groff把这个角色演得非常棒,把他的神经质的执着,热情,自负都表现地非常好。

    可惜的是每次片头出现的,看上去像重量级罪犯的人最后还是没有透露一点线索,而下一季要等一年,让人抓狂。

     4 ) 剧中人物的现实原型

    现实中的Robert,Ed和John

    John Douglas,原作者,全剧也是基于他在1995年出版的回忆录《Mindhunter》改编。 (剧中Holden的性格设置和John Douglas在书里体现出来的差异挺大的。Douglas本人的声线和外貌也不太搭,第一次听惊到了……) Douglas出生于1945年,早年曾在军队服役。退伍后从事犯罪学研究, 侧写专家,前FBI组织BAU(行为调查支援科Behavioral Analysis Unit)主管,为犯罪心理学的实际应用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犯罪行为分析及现代刑侦技术领域具有较高的声誉,对抓捕美国连环杀手居功至伟。1977年,Douglas调入行为科学科,当时该科的主要精力还是教学,正是 Douglas深入研究罪犯心理,与在押的数十名重犯访谈,系统总结出了一套对罪犯侧写的方式,在他的努力下,1978年,FBI正式批准行为科学科为各地警方人员提供罪犯心理侧写的咨询,Douglas也成为了第一个专职侧写的FBI探员。作为首席侧写师,Douglas协助警方破获多起重大案件,为 FBI挑选并训练了其他侧写师。1990年,Douglas任行为科学科主管,正式将其更名为调查支援科(BAU),1995年退休后从事写作。中文译本有《犯罪分类手册》,《心理神探》,《破案之神》(两册),《黑暗之旅》,《恶夜执迷》,《从哈佛来的大学杀手》。

    Robert Ressler,1937年出生,2013年去世。FBI探员,70年代和Douglas是同事,出版了四本关于犯罪心理学的专著。中译本有《FBI心理分析术:我在FBI的20年缉凶手记》。

    Dr.Ann Wolbert Burgess,波士顿学院护理学教授。 1988年,Ann,John和Robert三人作为联合作者共同出版了《Sexual Homicide: Patterns and Motives》一书。

    剧中三个角色是参考三位原型,选择了他们的一些经历,但是具体状况是原创的。

    贯穿全季的“BTK杀手”,但还没有和FBI这条线搭上,现实中05年才被抓获。 本名丹尼斯·雷德,BTK是他自己取的名字,为“捆绑,折磨,杀害/ Bind,Torture,Kill”的缩写。他的受害者包括7名妇女、1名男子和2名儿童。他在1974年至1977年间共杀害7人,其间还向警方和媒体致信承认罪行,气焰十分嚣张。沉寂25年后,又写信给媒体,公开1986年杀人的信息,在他落网后,警方发现帕克市1985年和1991年发生的两起杀人案也与“BTK”有关。目前在监狱服刑。

    原书出版的时候,BTK和绿河杀手都未被逮捕,Douglas对二人有所提及和分析。

    Ed Kemper,1948年出生,真人身高达到2.06米,体重140公斤。15岁枪杀祖父母被送进精神病院,在精神病院和医生们关系良好,甚至还会让他参与管理。出院后杀死六名女学生,因而被称为“女学生杀手”。在杀死母亲和母亲好友后主动自首,被判处终身监禁。本人极其聪明,有很多采访视频,非常健谈,剧里一些台词是他采访时说过的原话。 由于剧中Ed Kemper戏份很多,加之本人仍在监狱服刑,有在讨论他会不会看到这部剧。

    Jerome Henry,在1968——1969年,杀害了至少4名女性。1969年被判处终身监禁,2006年死在狱中。

    Richard Speck,1941年出生,少年时期就屡次犯罪。最为出名的罪行是在1966年,潜入南芝加哥社区医院的宿舍里面劫持了9名护校学员,强暴并杀死了其中的8人,幸存者躲在床下逃过一劫。1967年被判处死刑,1973年改判为300年监禁。1991年死在狱中。

    Darrell Gene Devier,1979年,Devier强暴杀害了一名12岁女孩。1995年被执行死刑。

    Monte Rissell,在1976——1977年,18岁的Rissell强奸杀害了5名女性,还涉及十二起强奸案,被判处终身监禁。

     5 ) FBI探员教你怎样做一项质性研究

    用一天的时间刷完了这部大卫芬奇参与执导的《MINDHUNTER》,故事背景是70年代的美国,FBI的两个调查员,通过访问一些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连环杀人狂,梳理出他们为何成为变态杀手的动机和成因,从而试图建立一套完整理论帮助FBI来预防犯罪和缉拿罪犯。
        整部剧的风格与《真探》类似,都有着慢节奏的剧情、暗黑的气质、双男主的设置也很相似,两人因工作成为了搭档,男一警探Holden是对工作上瘾、满嘴理论、有点神神叨叨的帅哥,长得有点像皇马的克罗斯+切尔西的莫拉塔;男二警探Bill是个五大三粗的中年男人,热爱快餐和高尔夫球,只是把缉凶的工作当做一份养家糊口的营生,因为常年出差,对老婆孩子多有疏忽。
        不同于以往探案题材的犯罪类美剧,这部剧既不像《真探》那样层层推进、抽丝剥茧,罗列大量证据、走访大量证人,用一季的长度讲一个极端宗教罪案的侦破,也不是《犯罪现场调查》或《犯罪心理》式的一集一案,快节奏的呈现出运用高科技以及缜密推理的破案过程,这部剧只呈现了三个犯罪案件,而且破案过程及其顺利,基本上被怀疑的前一两个嫌疑人就是最后的凶手,而且凶手都没有逃逸,是当地警局打个电话便一招即来......所以喜欢看有推理、烧脑的缉凶过程的,可能会失望。剧本反而更多着墨的地方是联邦探员运用谈话的技巧,逐步突破凶手心理防线的审讯过程。
        与《真探》里满嘴各种宗教理论,有点神棍的男一号不同,《MINDHUNTER》的男主致力于将凶手的犯罪行为理论化、科学化,所以这部剧也有了一种独特的学术气质,整部剧里实践这一研究计划的过程很像去完成一篇学术论文的完整步骤。
        我觉得这部剧也为我们提供了一项质性的学术研究范本:
        一、确立研究方向,提出问题意识
        男主Holden因一次人质劫持事件处置不力而被主管调离调查员的岗位,成为一名负责培训新人的讲师,他在授课过程中一直觉得FBI如今的办案理论,知识体系已经跟不上时代,过去的江洋大盗、黑帮分子为钱、为利益而犯罪,现如今却有很多的犯罪者毫无缘由的进行屠杀,他希望了解这种现象背后的成因。
        二、确定导师,进入田野,开启访谈
        因为跟随男二警探Bill到全国各地基层警局授课的契机,男主得以接触到了他的第一个研究对象:一个杀害了自己母亲和多名少女的变态杀手,从而正式进入田野工作阶段,开始访谈,并没有明确的访谈提纲,多数的问题是即兴提出,之后他通过咨询女友(维吉尼亚大学社会学硕士在读),改变访谈策略,取得研究对象的信任,并尝试深入提问。因为学术能力上的欠缺,Holden这项因兴趣驱动的研究不知该驶向何方,他们寻求了Bill的一位朋友,波士顿大学的研究犯罪行为的熟女教授Wendy的帮助,Wendy为他们提供了不少理论上的帮助,并逐渐被这项研究吸引,最后索性加入了他们的课题小组提供指导,身份很像他们的导师。
        三、深入访谈,深化提问,分析编码
        随着这项研究计划的深入,他们得到了单位上级的资金支持,有了科研经费,研究逐渐步入正轨,他们有机会访谈到了更多的连环杀手,访谈的方式从最早的自由访谈,到后来更严谨的半结构式访谈,访谈过程中全程录音,并誊写逐字稿,并从中捕捉信息,分析编码,甚至还逐渐规范访谈的行为准则,比如告知受访者保密协定,还比如Holden因为在访谈过程中,为了套取一个不配合的杀手而使用和杀手同样的语言而差点受到FBI“纪检委”的惩处,导师告诫访谈者要保持客观性。
        四、经验-理论-实证
        Holden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并不等所有步骤完成后再得出结论,而是现学现卖,把在访谈中得到的启发运用到嫌疑人的审讯,比如犯罪者与母亲的关系、性无能、引起性冲动的关键意象,这些都是造成变态杀人的动因,在审讯中,Holden即运用这几点顺利击溃了几位嫌疑人的心理防线,成功使他们承认了罪行。
        第一季结束,研究还未完成,我很喜欢这种带有学术腔调的美剧,另外演员们的演技也都可圈可点,尤其是几位变态杀手的表演,让人不寒而栗,个个是《烈日灼心》里王研辉级别的,除此之外,剧中营造出的70年代复古氛围也很带感,非常期待第二季 ~

     6 ) 纪实与演绎并重,对《心灵猎人》剧情、人物及相关背景的简单梳理


    《心灵猎人》(或心理神探)是大卫•芬奇执导的一部美剧。当一部美剧可以大肆宣扬其导演是谁的时候,事情就变得特别了起来。著名电影导演执导美剧的情况,这些年开始变得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关于电视剧电影化趋势的诸多讨论,这一点我不去谈论。主要说说这个剧的内容本身。

    这个剧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罪案悬疑剧(当导演是大卫•芬奇的时候,想常规也是不可能的),我更倾向于把它定义为以罪案为背景的历史纪实剧。它展现的是“犯罪心理学”实践之初的面貌,以及对“犯罪心理画像”的系统性运用的开端,承载这些内容的主体是FBI的BSU(行为科学部),他们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摸索。

    关于“心理画像”最有代表性的美剧就是《犯罪心理》了,BAU(从BSU改名)的成员们通过这种技术协助全国各地的警方追捕连环杀手,一集破一个案子,神乎其神,这已经是“心理画像”和VICAP系统的成熟阶段了。如果以《犯罪心理》作为一个参照的话,本剧就是讲述的BAU前辈们的创业史,时间是上世纪70年代,那时关于“犯罪心理学”的运用才刚刚开始,甚至连“连环杀手”(serial killer)这个名称都还没有正式确立。

    《犯罪心理》之后,关于“心理画像”“读心术”“微表情”之类的影视剧多了起来,某种程度上讲,犯罪心理学在真实案件中的作用被影视剧和小说等虚构作品神化了。因为在这些虚构作品中,由于情节需要,案件最终必然成功告破,但真实情况绝非如此。本剧展示的大概就是真实的情况,BAU的前辈们是在探索、试错、争议甚至是失败中一路走到今天。


    (下面从多个方面开始对本剧的简单梳理,必然涉及剧情内容,但这应该算不上什么剧透,因为不会涉及什么核心悬念。不过实在在意的就不要往下读了)


    主角原型

    道格拉斯的原著

    本片的两位FBI探员主角霍尔登•福特和比尔•坦奇的原型是谁?基于本剧是改编自约翰•道格拉斯和马克•殴夏克的纪实小说《心理神探:美国联邦调查局系列犯罪破案揭秘》(Mind Hunter: Inside The FBI’s Elite Serial Crime Unit)这一事实,年轻男主角霍尔登的原型自然被认为是约翰•道格拉斯自己(已经有过太多以这位前FBI探员为原型的角色了,比如《沉默的羔羊》里的杰克•克劳福德,《犯罪心理》中的杰森•吉迪恩,甚至后来加入的大卫•罗西也被看作这个原型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对应约翰•道格拉斯当时的工作情况,不难不发现本片中年龄较大的探员比尔,即时任BSU负责人的原型是罗伯特•雷斯勒。

    左:雷斯勒 右:道格拉斯

    约翰•道格拉斯和罗伯特•雷斯勒,此二君可以说是“犯罪心理画像”的先驱,是70年代在FBI中系统运用犯罪心理学于实践的最核心人物,后来离开FBI后都著作颇丰。事实上,在此二君之前还有两位先行者,即霍华德•提顿和帕特•姆拉尼。其中,霍华德•提顿是在FBI首开“犯罪心理学”这门课的人,授课的内容主要是之前未被侦破的案件(这就与本片二位主角的探索有了本质不同)。二位主角在人物设计上的某些思想和行为的出处应该来自于霍华德•提顿,说一点较为牵强的吧,二主角的名字霍尔登(H)和坦奇(T)的首字母放一起刚好是霍华德•提顿名字的首字母。

    上面这个论据过于牵强附会了,我承认。我只是想借此说明二位男主角并不能完全对应上约翰•道格拉斯和罗伯特•雷斯勒。本剧在人物原型基础上做的改动还是挺多的。比如,采访在狱中服刑的连环杀手这一想法是来自于罗伯特•雷斯勒的(即剧中的比尔•坦奇),也是他带头实践,建立了自己的小团队,约翰•道格拉斯是其中的核心成员。剧中反了过来,把想法的发起方改成了年轻探员霍尔登•福特,这在剧情上的效果无疑更好。此外,霍尔登•福特开场是以人质谈判专家的身份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后来对犯罪心理学更感兴趣并决心实践,但实际上,真正的人质谈判专家也是罗伯特•雷斯勒。约翰•道格拉斯当时作为一个30岁左右的年轻探员,主要还是以学习者的身份和罗伯特•雷斯勒共事。顺带一提,剧中他们用来做人质谈判教材的影片是特吕美执导,阿尔•帕西诺主演的《热天午后》(1975)。

    列出以上种种剧中人物与原型的不同,并不是要挑刺,正好相反,我认为以年轻探员为绝对主角的改编是相当成功的。霍尔登•福特也走出了一条让人惊叹的人物轨迹,甚至有人格黑化的迹象。但这一点倒不用担心,毕竟是以真实人物约翰•道格拉斯为原型,再黑化也不会特别离谱。不过转念又一想,导演是大卫•芬奇,这一点还真不敢打包票。

    关于剧中人与原型,最后我想提这样一个观点:两位主角不能简单对应真实中的单一人物,他们的背景和特点更像是来自于多位FBI探员。不论是是约翰•道格拉斯,还是罗伯特•雷斯勒,甚至霍华德•提顿和帕特•姆拉尼等人,他们的生平事迹,性格特征被编导切碎成了很多片儿,分别糅合在两位男主角身上,再辅以一些原创内容。所以两位男主角可以说是这些原型的合集,也让他们看起来即有点像A,又有点像B,有的地方还能看出点C或D。

    <图片4>
    安娜•托芙饰演的女博士原型就比较单纯了,就是安•伯吉斯博士(Ann Wolbert Burges)。这个人物是作为学术界进驻FBI发展“犯罪心理画像”的代表。


    采访对象

    全剧作为主角采访对象的连环杀手一共有四个,分别是艾德蒙•肯珀、蒙特•里塞尔、杰罗姆•布鲁多斯、理查德•斯派克(按出场顺序排列)。其中,第一位出场的艾德蒙•肯珀占的戏份最多,对剧情起的作用也最大。可以说,这个人是本剧中连环杀手这一群体中的主角。这个人物本身也是最有戏的一个,身高两米多,智商高达145,相当健谈,相比其他罪犯,与他交谈是最容易的。连道格拉斯自己都写道:

    “我必须承认,我喜欢艾德,他很友善、开朗、敏感,并且很幽默。”

    正是因为这种给人的印象与此人犯过的案反差如此之大(至少要为8起谋杀案负责,其中包括自己的母亲,但绝大多数受害者为女大学生,所以他被称为“大学生杀手”),更加印证了犯罪心理学亟待在实践中被发展和完善。也势必让人们做出观念上的改变,所谓“变态连环杀手”,很多时候看上去并不是什么穷凶极恶之人,其中有的还看似人畜无害,甚至讨人喜欢。在没有露出最狰狞的那一面前,他们或许就跟街上任何一个普通人一样。想起《杀人回忆》里宋康昊的角色终其一生都在追捕的那个凶手,影片最后他问一个目击者凶手的样子,那人答道:记不得了,很普通,很普通(大意)。

    艾德蒙·肯珀,左为剧照

    艾德蒙•肯珀有着连环杀手中少有的“自省”意识,他想要了解自己的行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于是在监狱里大量阅读心理学书籍。在与探员们交流中,他可以很客观地分析自己的所作所为(就好像是在说另一个人),但绝对没有对受害者表现出怜悯或悔过,反社会人格在此彰显无疑。

    这四个采访对象中,从头到尾都完全不承认自己犯案的是杰罗姆•布鲁多斯。犯罪心理画像专家布莱特•E•特维把他作为自己“行为证据分析”研究的重要例子。大概就是说,罪犯是会撒谎的,但证据不会。从理论上,这就与当时的其他画像专家不同(他们更注重收集和分析数据),特维可以说是自成一派。

    杰罗姆·布鲁多斯,左为剧照

    剧中对特维的理论进行了演绎。对于满口谎言的布鲁多斯,能击倒他的只能是证据(物件),男主角霍尔登把这一想法以道具的形式呈现。击败布鲁多斯的是一双高跟鞋,这直接让对女性鞋子具有强烈迷恋的他当场就犯,那是内心深处的一股不可遏制的冲动。霍尔登就此总结每一个罪犯都能被某种东西打开内心之门,想找到这样东西必然要从心理分析入手。

    艾德蒙•肯珀和杰罗姆•布鲁多斯是许多心理学家和FBI探员重点研究的对象,他们案例的共同点都是受母亲的影响(暗合弗洛伊德的理论)。至于其他罪犯的斑斑劣迹,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有兴趣请自行查阅。推荐一个专门总结这些谋杀犯的百科:http://murderpedia.org/,英语还过得去的可以看看(注意批判性的看,免得着了他们的魔,别问我为什么知道)。


    实时案件

    在本剧的时间轴上处于正在进行状态的案件有4起,其中3起分别是袭击老人与狗案、保姆被杀案、12岁鼓手队长玛丽被杀案(自己总结的名字,方便叙述)。以及一起还称不上案件但对剧情有关键作用的“校长事件”。还有一起贯穿始终的大案在后文从会提及。

    这些案件与主角们对罪犯的采访并行,其目的在于把理论运用于实践。用实践来检测主角们在犯罪心理学尤其是心理画像上的努力。以此给观众展示他们总结的那一套到底有什么用。从案件的排铺看,呈现的是他们的进步,这是一条明显的往上走的线。直到最后的鼓手队长一案,让他们名噪一时。

    这个设计与事实是基本相符的。稍有一点不同的是,他们的团队最早使用心理画像帮助地方警方办案是1979年10月发生在纽约的卡尔米•卡拉布罗一案。当时在确定凶手为卡拉布罗后,纽约的一名警督感叹他们的心理画像之准确,就差把凶手的电话号码直接写出来了。

    石头与凶手

    剧中放在最后的鼓手队长玛丽被杀一案,也是道格拉斯的团队最早参与的案件之一,时间上只比上述案件晚了两个月左右。如剧中演绎的那样,这个案子对霍尔登(道格拉斯)个人声望的提升起了很大作用。原因就在于他那设计独特的审案方式。他认为需要制造让吉恩感到恐惧的审问环境,其中最重要的道具就是一块沾满血迹的石头。

    本剧故事层面到此结束,实际一切才刚刚开始。


    背景:陌生人杀陌生人

    陌生人杀陌生人的案件开始变得越来越多了,是心理画像能够在70年代兴起的一大背景。美国各地警方的办案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困难。一般来讲,在彼时的美国,警方办过的大多数谋杀案的被害者都是被关系亲近的人所害,如配偶、亲戚、邻居、同事等。动机大多是一些利益或情感纠葛,警方的办案过程也因此变得简单。但当情况变成陌生人杀陌生人的时候,动机就变成了一个大问题,地方警察开始摸不着边了。

     30年代的“杜塞尔多夫吸血鬼”彼德•库尔腾的一席话也算是为后来的连环杀手们代言了:

    “我不是因为爱或恨而杀人,我在有谋杀冲动的时候会选择任何一个人。”

    在普通人被害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谋杀案越来越难办的背景下,对此类谋杀案系统性的研究并实践势在必行,这一重大责任就落在了FBI里的BSU的先行者们身上,亦即本剧的几位主角。他们迫切的需要总结这类凶手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模式,以便在实际发生此类恶性案件时对地方警方提供帮助。

    想要深入了解连环杀手的内心世界,没有比和那些在狱中的凶手们面对面来得更直接的了。看似顺理成章,但在他们之前,没有执法机构这么做过。因为这后面有着道德的承重枷锁和某种根深蒂固的偏见。剧中有相关情节展现地方警方对查尔斯•曼森这样的人(如果可以称之为人的话)是多么的嗤之以鼻,光是提到这个名字就怒从心起了,更别说把他当成研究对象,这在他们看来是不可想象的。

    但是,主角们执意要这么做,这一决定是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的。


    剧中的女博士作为学院派的代表是同意两位男主角这么做的,在她看来在全美各地监狱的连环杀手是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与其让这些十恶不赦的怪物在狱中等死不如让他们对社会还有那么点作用。于是,在那些年里,雷斯勒和他的团队几乎采访过他们能采访到的所有狱中服刑的谋杀犯。

    不过,长期与怪物打交道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在现实中,雷斯勒和他的团队一路走来也有些不堪重负。他用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一句话来总结:

    “和怪物作战的人必须确保自己在这一过程中不会变成怪物。当你凝望深渊时,深渊也在凝望着你。”

    所以,剧中的主角们随着剧情的深入,脚步越来越沉重,生活的方方面面变得不受控制。和怪物打交道,绝非常人能做之事。


    另,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一般认为“变态杀人狂”只存在于西方世界。但事实绝非如此。说来有趣,美国认为“变态杀人狂”是从欧洲传入北美的。


    学术与实践
     
    学院派和实干派之争也是本剧的一条重要线索。作为学院派代表的女博士的同伴一开始就看不上FBI探员们,她说:“这些人已经达到了他们智力的上限,他们永远听不懂更深层次的话。”满眼皆是清高和鄙夷。


    而FBI或警方对于学界专家协助办案也多有质疑,指他们缺乏相关领域的实践经验。这些帮助警方的学院派大多是心理学家或心理医生,从事极端犯罪行为的研究。说直白点,这些学院派带来的是知识和理论,但没有实际参与此类案件的专业经验,让他们无法对办案这件事情本身提供更多帮助,有时候反而提出了错误的侦破方向。

    剧中的三人组就是在学术与实践的争论和摩擦中一步步走下去的,但更多的还是合作。两位男主角也承载着把学院派的理论和执法机构的实践经验结合在一起的使命。两位主角的原型后来出版的犯罪心理学相关书籍被许多执法机构的成员们视为圣经宝典。


    这个三人组作为先行者的一大成就就是以自己的努力建立起一套体系。比如,给罪犯分类,组织型和无组织型;各种专业术语的确立,包括“连环杀手”(serial killer)这个名字本身。这套体系让后来者可以直接使用,再不必摸着石头过河。

    他们的事业是面向未来的,而这个未来我们在《犯罪心理》里已经看到了。


    未来走向

    本剧内容的基本构成就是采访凶手+实际案件+三主角的生活,它的后续剧情也应该是在这一模式下填充内容。

    采访凶手方面,本季中反复提及的最著名的那几个如查尔斯•曼森,山姆之子等应该会被拍出来,事实上,雷斯勒和道格拉斯最开始采访的就包括索罕•索罕(刺杀罗伯特•肯尼迪的枪手)、查尔斯•曼森和艾德蒙•肯珀。也就是说,这季没出现查尔斯•曼森只是出于剧情编排上的需要,这种量级的研究对象后面迟早会出现的。

    此外,我再提一个有希望在后面出现的罪犯,就是被称为“密尔沃基食人者”的杰弗里•达默,这个人在时间线上比较靠后,差不多90年代了。雷斯勒把他称为自己采访过的连环杀手中最诚实和最合作的。那时,雷斯勒已经离开FBI成为了一名独立顾问。这也可以看作,在更长的时间线上,两位男主可能出现的变化。

    实际发生的案件就不好猜测了,那之后大大小小的案子太多,是否被写进剧情还得看具体的需求。不过,后面应该会有剧情来表现VICAP系统的建立,这个东西实在太重要了。有了它,才能完成《犯罪心理》里表现的那样:加西亚键盘一敲,无数的信息就自己出来了。

    其实,有一个真实案件的大幕在剧中已经缓缓拉开了,并且贯穿全剧。就是每集开头会着一点笔墨的那个男人。从地点、外貌、道具来看(最直接的还是有人称呼他为丹尼斯),这个男人无疑就是自称BTK(Bind,Torture,Kill)的丹尼斯•雷德。

    丹尼斯·雷德,左为剧中截图

    作为一个连环杀手,BTK占据的时间线是1974—2005(犯案的时间止于1991年,但未被捕),由此可见,本剧引入这个人物是挖了一个大坑。真要在剧中具体表现BTK的案子,本剧面临的是叙事加速和主人公的更新换代等问题。我猜想,如果以目前的节奏,BTK应该还是以背景人物继续再贯穿个两三季。这是放了一条很长的线,对于喜欢该剧的观众来说,无疑是值得期待的。

    说一个巧合,BTK杀手于2005年被捕,那时这个恐怖连环杀手的真面目才被揭开。2005年,刚好是《犯罪心理》的播出元年,此后,一播就是十几年。




    犯罪心理画像是科学吗?

    近年来的影视和小说作品对“犯罪心理画像”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演绎,对此感兴趣的人也越来越多。但在那些神乎其技的演绎背后,很多人没有想过一个本质性的问题:犯罪心理画像是科学吗?

    布伦特•E•特维直截了当地说:“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不是。它是一种经过相关培训后形成的一套推理,而非科学研究。”它更多是建立在猜测、假设或先验的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工具,这种工具有助于破案,但也不过是警方所拥有的众多工具中的一种。这种工具的一大缺点是过于依赖运用者自身的直觉经验。

    这种工具在早期的应用中常常是错得离谱的。比如,在英国的一起案子中专家运用心理画像分析认为罪犯是一名身高190,精神有问题,刚刚来英国的黑人,但实际的罪犯是一名身高170,精神正常并且一直生活在英国的白人。只不过,运用这一工具的专家们往往只会宣传他们的成功案例。顺带一说,84%的连环杀手为白人,这也是剧中人猜测凶手时一般不考虑拉丁裔或非裔的数据支撑。

    本剧中的“校长事件”可以作为一种警示。相关领域的专家们几乎都呼吁过,犯罪心理学、心理画像或是行为分析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必须慎之又慎,尤其忌讳在没有实际案件发生的情况下就对人妄下结论(倒不一定是错误的结论,但却是不恰当的结论),其可能带来的后果是多方面都无法承受的。有时候,真的就会毁掉一个人的生活。


    列出本文的参考资料来源,方便有兴趣的人查阅:

    《FBI犯罪心理画像实录》 布莱恩•隐内 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FBI心理分析术》 罗伯特•雷斯勒,汤姆•夏希特曼 著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犯罪心理画像—行为证据分析入门》 布伦特•E•特维 著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遇上一部自己感兴趣领域的神剧不容易,所以写起来话就有点多了。但能力有限,做不了深入解读,只能对本剧及相关内容做一个简单梳理。希望让没看过的知道它的存在,给正在看剧的人增添一些乐趣,给看过的人多出几分回味。如果能勉强做到,便心满意足了。

    如本文中有事实性的错误,欢迎批评指正。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光影梦里人”,欢迎关注!)

     短评

    问:大卫芬奇的作品和发电量不足的北朝鲜冬天有什么共同点?答:室内灯光永远不足,室外光线永远阴沉,人物基本不苟言笑,禁欲系的灰暗氛围,静水深流的死亡主题,一个日渐黑化扭曲的男主。

    5分钟前
    • TimberNord
    • 力荐

    Debbie怎么能做到那么专注学习?

    6分钟前
    • 江南小野田
    • 力荐

    这是……最后突然发现自己竟然是基佬,窒息了?

    10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4.5;摒弃戏剧情节,聚焦饱含科研信息的对话,理论调查与实践运用结合完美,数案并行的脑力考验让人沉溺其中,谈话制造的情境模拟使观众拥有身临其境感,从而在对照案例时,引发剧内外的心理比照,专业性一流,编剧也是厉害;典型的「深渊回望」,探究人性黑洞,永无规则可寻,这正是迷人之处。

    12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不过瘾,逛了好一会儿wiki、买了原著的书、翻出《十二宫》的碟听音轨、再找《废柴联盟》s5e3看一遍,这剧简直david fincher fan club exclusive pornography. 视听语言来说,从《纸牌屋》开启电视剧电影化这几年,这部应该是个新高峰。

    13分钟前
    • zephyrus
    • 力荐

    我最爱的一类犯罪剧,没有开挂神探和刺激剧情,而是阐述人究竟如何对待无法理解的事物。它将原作案例纪实全部按合理的虚构故事线重组,完全符合逻辑。台词极还原,氛围和角色却是自己的,从原点出发一路狂奔,直到深渊回以凝视。除此之外,场景时代感和镜头切换的美感也使我惊叹。我所见最好的改编作。

    16分钟前
    • 予渊
    • 力荐

    没什么激动人心的破案,而是讲一个人凝视深渊然后被深渊凝视的故事……

    18分钟前
    • 荞麦
    • 推荐

    久与恶龙缠斗,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23分钟前
    • 渡边
    • 推荐

    审讯部分非常“沉默的羔羊”,最后两集像看到了“七宗罪”。傲慢自负不也是一种偏执人格?善泳者溺于水果然没错。(小乔演得太好了,完全忘记了是弯的!)

    2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挺喜欢前四集,第5、6集围绕一个案子太多不必要的破案抓马感觉像在看CBS罪案剧,最后一集收尾还不错。Bottom Line:足够吸引人能一口气看下去。

    32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感觉在芬奇拍的那几集(尤其是最后两集)里,男主演技变好了,以前从来没这么切实的体会到导演对演员表演产生肉眼可见的影响。

    33分钟前
    • \t^h/
    • 还行

    好看,肌理极丰富,整部剧在灰色地带游走。探案的刺激与真相的不明朗互为抵消,执法者的热望与学术派的清高来回撕扯,男性向内坍缩的自尊与女性无远弗届的洞见彼此相照。乔的演技日趋层次丰满,天真而世故,专一又贪婪,温柔且薄情。最终集的急转直下点了深渊回望的题,一如那个爬满蚂蚁的金枪鱼罐头。

    35分钟前
    • SaturnianAir
    • 力荐

    男主天真的过分但是是不惹人嫌的那种

    40分钟前
    • addict_who
    • 推荐

    说网飞没有中文字幕的,我怀疑你们看了假的网飞

    43分钟前
    • WeirdFishes
    • 力荐

    求以后不要拍Groff的床戏,他演弯演直都不适合性感路线啊。

    46分钟前
    • helenharris
    • 推荐

    剧版《十二宫》,并非常规意义上的侦探剧,几乎完全就是靠着俩犯罪心理学专家之间的聊天以及同联邦罪犯们的对话来展开对犯罪动机的调查和追溯,更侧重于心理分析,不开挂重写实,整部剧质感很好,完全照着电影的拍法,但故事节奏偏缓慢,少了一些情节的爆点,总让人感觉很平淡,总体不如《真探》

    47分钟前
    • 搬砖侠
    • 还行

    男主的选角可以说是非常失败了,外形出戏就要用演技去补坑,然鹅这演技别说被坎伯等一众变态秒掉,连那几个小镇懵逼警察都比不上。想想爱德华·诺顿、杰克·吉伦哈尔比小乔还年轻时已经贡献什么演技,这种顶配的剧为啥不找个顶配男主。第二季也不能换人,导演难道不绝望吗。。。

    51分钟前
    • 小九儿
    • 推荐

    无论第一集多难看都要挺住,第二集就会渐入佳境,后面就欲罢不能了。

    54分钟前
    • 维城乱马
    • 推荐

    结尾真棒,整个剧都提升了。

    5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没什么真正有悬疑感的剧情,还特别话痨。里面的罪犯精神分析现在是个读书看报的都懂

    1小时前
    • 水脉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