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记录片 为什么贫穷?

    为什么贫穷?

    评分:
    0.0很差

    分类:记录片英国2012

    主演:Abu Badr,Umm Badr,Raouf Dabbas 

    导演:布莱恩·希尔,本·刘易斯,陈为军,亚历克斯·吉布尼,Hugo Berkeley,Osvalde Lewat,Bosse Lindquist,Mona Eldaief,耶菡·妮珍儿,Christoffer Guldbrandsen 

    猜你喜欢

     剧照

    为什么贫穷? 剧照 NO.1为什么贫穷? 剧照 NO.2为什么贫穷? 剧照 NO.3为什么贫穷? 剧照 NO.4为什么贫穷? 剧照 NO.5为什么贫穷? 剧照 NO.6为什么贫穷? 剧照 NO.16为什么贫穷? 剧照 NO.17为什么贫穷? 剧照 NO.18为什么贫穷? 剧照 NO.19为什么贫穷?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贫富不均对社会有什么影响?穷人真能掌握自己的未来?国际非营利组织STEPS INTERNATIONAL 所推动的《为什么贫穷?》(Why Poverty?)跨媒体计划,参与协同制作工作,与全球同步播出一系列探讨21世纪贫穷问题的纪录片。  《为什么贫穷?》是由总部位于丹麦的国际非营利组织STEPS INTERNATIONAL推动的非商业计划。Steps曾在2007年推动过《为什么要民主?》(Why Democracy?)。而《为什么贫穷?》即以此为基础,希望用影片刺激大众讨论贫穷问题;计划共同发起人还有英国广播公司(BBC)和丹麦广播公司(DR),这两家电视台也是本计划的主要合作伙伴和推动者。  这计划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纪录片导演,以“为什么贫穷”为共同题目,拍摄了每集一小时共八集的纪录片,让世界共同思考贫穷问题,探讨全球10亿赤贫人口的过去与未来。本系列纪录片于2012年11月起全球播放,台湾PTS与英国BBC、美国PBS、日本NHK、香港RTHK等在内的70余家电视台均加入联合播出,估计观众总数超过 5 亿人。  第1集 Poor Us: An Animated History of Poverty / 当我们穷在一起:动画贫穷史  第2集 Welcome to the World / 人之初 性本穷  第3集 Park Avenue: Money, Power and the American Dream / 有钱有庇护:金钱、权力和美国梦  第4集 Land Rush / 耕者无其田  第5集 Give Us the Money / 摇滚救贫穷  第6集 Stealing Africa / 生财有“盗”  第7集 Solar Mamas / 太阳能妈妈  第8集 Education, Education / 出路

     长篇影评

     1 ) 片面的真实

    看了第八集,片中的故事情节只是那两个学生生活的经历的片段,他们的人生还很长,有很多不确定性,该片只是对他们特殊时期生活状态的截取,找到工作是大概率事件,他们的生活状态最终会改变。
    那个招生的老师所供职的学校不是大学只是一个骗钱的培训机构,并不是真正大学,他所招的学生是只那些没有过投档线的考生,这种学校学历社会根本不认可,借它来说中国大学和民办高校骗钱是混淆视听。
    中国高考和高等教育虽然有很多问题但是在招生上是相对客观公平的,重点高校的教学和就业质量也是有保证的,大多数理工科专业就业都可以。
    说到教育致贫的原因我可以想到以下几点,1很多文科专业和低水平高校的盲目扩招导致的大批学生失业,2高等教育行政化导致高等教育资源的高度集中,3农村基础教育水平低导致的农村学生竞争力下降,4产业低端化导致的岗位低端化和低薪化,5人情社会中的农村学生缺乏在城市社会关系网络导致其求职渠道窄小。
    纪录片要的是真实,不是断章取义。

     2 ) 为什么贫穷观后感

    【不可逆转的趋势】(1)工人替代农民(2)机器替代重复性劳动(3)程序替代机械性思维(4)人工智能。【如何应对】(1)创新性思考(2)程序化运作:建立规则+自动执行(3)信息化数据:收集+分析+使用

    ---------《为什么贫穷1:贫穷历史》

    1、贫穷一直存在。

    2、资本比人力的流动性更强。

    3、未来?也许不会存在绝对贫穷,但相对贫穷给人的主观感受也许更加强烈。

    ---------《为什么贫穷2:贫穷历史》观后感

    没找到片源

    ---------《为什么贫穷3:公园大道》观后感

    1、民主决策下,政策是否会越来越偏向富人吗?大概率,但应该不会太过分

    2、富人=坏人?逻辑错误,就好像财富只是工具,没有善恶之分

    ---------《为什么贫穷4:耕者无其地》观后感

    1、如何决定是否投资政局不稳定地区?来源可靠的信心+暴利

    2、农民失去土地就失去一切?逻辑错误,土地并不是必须的,大部分人必然离开土地

    3、土地属于农民还是国家?确权很重要,但不用绝对公平,关键是有利于发展的交易规则

    4、如何面对只想要土地的农民?通过实在的好处促进他们的思考,或者溢价置换土地

    5、制度重要吗?没有好的制度,蛋糕只能被“低效”地抢夺

    ---------《为什么贫穷5:摇滚拯救贫穷》观后感

    1、富国免除穷国的债务是否合理?合理,富国同样受益,但最好不是以侵犯少数人利益为代价

    2、是否应该援助行为不检的人(非洲艾滋病患者)?应该,本质是降低全社会风险,此外,何为行为不检很难定义

    3、单纯的援助能否解决贫穷?不能,政治结构是根本

    4、关注身边还是关注最坏情况?我觉得关注身边更好,因为了解所以高效

    知识备注:

    1、DATA:免除债务、援助艾滋、平等交易、非洲,目前改名为“ONE”

    ---------《为什么贫穷6:Stealing Africa / 生财有“盗” 》观后感

    1、瑞典小镇居民反对用税收支援非洲合理吗?合理且合情,支援至少应该基于大多数人的自愿

    2、尚比亚的困境是因为跨国公司?根源在于自身不具备利用自然资源的实力,但前景还是乐观的

    ---------《为什么贫穷7:Solar Mamas / 太阳能妈妈》观后感

    1、印度的甘地国际机场非常现代化

    2、没看完,从技术推广的角度看,赤脚学院的做法有待检验,也许更重要的是解放思想

    ---------《为什么贫穷8:教育》观后感

    1、技能、知识和能力应该是层层递进的,文凭只是对过去的一种证明形式,关键还是人本身;

    2、以上三者均能提升个人创造价值的能力,但都有自己的边界;

    3、突破边界(运用资源的能力发生质变)可能需要短期的运气或长期的坚持,不必须但值得努力。

     3 ) 毕业2年

    看完《为什么贫穷系列:读书致贫》,有幸在S1翻到了这部片子的主角,那个到处流窜的招生讲师的自曝帖,原本一个昧着良心、自毁形象的平面设计老师在读完全帖后感觉形象高大伟岸了很多。虽然未曾谋面,但3年拍这个题材的纪录片,由衷敬佩。帖子在下面,还是强烈建议看过本片的朋友读一读的。(蹭面子

    [社会]关于NHK纪录片《为什么贫穷:中国教育热潮》,好吧,就是我
    http://bbs.saraba1st.com/2b/read-htm-tid-887284-page-1.html

    中国高等教育和求职的话题我一直很感兴趣,不论是自己毕业前还是工作后,还看过2个NHK拍的片子都蛮不错的,推荐下:《蚁族之歌-上海求职旅馆里的年轻人》《北漂一族~北京·彷徨的年轻人》,分别是10年和07年的片子。但里面很多镜头现在还是可以在北上广的捕捉到,几年过去,并没有太大差别。

    这些纪录片里总有一个高等教育毕业后求职各种不顺利,然后在大城市的角落里蜗居的少年,然后就是那些梦想、欲望与现实激烈碰撞的镜头。到了本片里,放在那些分数线离好的学校很遥远,只能选择民办院校的孩子身上,教育和求职的冲突就更激烈了。王盼和王超的未来其实看完这部纪录片的我们自己心里也有数,心态、能力各个方面,他们都看上去不可能在他们憧憬的写字楼里有何作为。

    不过别人的经历和选择也蛮难评价的,每个人的现状都是很多复杂的原因造成的。说点自己的经历和想法吧,也算对这个题材有感而发。

    我是在无锡一个很普通的城市家庭里,高中里就厌学情绪很重的了,甚至想过不想高考了,但和家里爆发过激烈的冲突后还是妥协了,考上了一个郑州的三本院校。三本的大学总归这么回事了,反正行政上各种麻烦事情,教学上,学的是物流管理,上课的内容都是扯淡,读书时候就这么觉得,毕业了就更对当时自己的判断深以为然了。每个暑假前的期末考试正好是和招生期重叠的,学校会派出很多老师前往河南各地的招生办,还会招募学生,参加招生的学生可以顺利办理期末考试的延考,可见招生工作有多么重要了,毕竟多个学生就是多一万多块钱。

    至于上课考试什么的,学位证能弄到手就好了,反正我大学四年是没怎么上过课...最多有憧憬的妹子去上课的话就拿本读书馆借的小说,在教室里妹子的后面坐一个下午。四年基本都是在网吧和宿舍度过的,大一大二沉迷WOW,后来觉得有点没意思了,整天在宿舍里看看日剧动漫,无聊了还会码点字,漫评、影评之类的,机缘巧合还得到了一份撰稿的兼职机会,勤快点一个月也能有将近1k的收入,现在看看少的可怜,但在500块钱就能过一个月的时候,还是挺有满足感的。

    11年的夏天毕业的,毕业前有在无锡找到第一份工作是微博运营相关的,因为凭借之前码了这么多字的履历,面试什么的还是挺轻松的,但做了2个月吧,觉得和老板的想法之类无法认同,就走了,毕业前一直在到处玩玩。

    毕业后家里还是希望留在无锡,当时的面试有2个机会觉得不错的,一个是一个做网页游戏的小公司,一个是分众传媒,但权衡了下还是觉得做游戏比较好玩,就去做游戏了,但反正小公司研发的能力有限,虽然感觉公司能起来发展起来自己自己会很好,但年轻人总是心浮气躁,觉得外面有更好的机会,更认可自己的地方等着自己,也没有这么多时间可以等着公司成长。

    12年的3月就辞职了,一边考驾照一边玩玩游戏...5月份就背了个包去上海找工作了,依然做游戏,因为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对那个公司的产品相当了解,所以毕业后的第二份工作求职非常也顺利。在公司睡了几天地铺感觉有点受不了就还是租了个房子,但收入尚可,所以其实也不是很苦,除了有点寂寞之外。新的平台也学习和接触到了很多更有意思的东西,但一些人事变故和对个人发展的判断还是选择了离职,过年前刚刚交了辞职报告,虽然过年后应该还要做几天,但反正都说了要走了,上班打打酱油磨磨洋工准点下班就好了,还是挺自在的。下面会回无锡待一段时间,玩玩游戏思索下人生...然后会继续出去找工作,想给自己贫瘠的青春再制造点以后想起来会让自己觉得骄傲的回忆吧。(我一定是日剧看多了...)

    我毕业2年的经历大概就是这样,虽然比起那些过的很滋润的同学是蛮辛苦的,但毕竟都是自己的选择,还是挺开心的,简单总结下我觉得造成自己现状的原因吧。

    1. 家里条件还好,父母至少不用希望靠你的工作来改变家族命运,所以其实没有太大压力,很多时候可以做出尊崇自己内心的选择,这是很多农村出来的同学会比较辛苦的一点吧。
    2. 和家里人的对抗,自己内心叛逆的关系吧,希望自己做任何事情都不依靠父母,特别工作什么的,一定要自己解决,而且不能让他们觉得和同龄人比的时候有落差。
    3. 还是有一些心比天高的心态在里面,觉得自己的能力一定有更好的平台和机会,一方面让自己变得更有营养一些,一方面也还算比较自信的。
    4. 虽然没有明确的一技之长,但基本上都在一个领域里积累,所以求职相对有一个预期,比如现在让我转行我肯定压力也比较大,就算会做的事情比现在有意思,但肯定无法保证理想的收入。

    如果看完这些纪录片的朋友还没有毕业或者刚毕业在迷茫的话,我有一些建议吧,也算自己毕业2年来的一些感悟。

    1.一定要有明确的一技之长,比如画画、编程、外语之类的,这个技能会保证你一定有饭吃,至于饭有多好吃就看你的追求还有一些外部的机遇了,但一定要是自己喜欢的,如果你一点兴趣都没,肯定学不好的。
    2. 如果你不幸是一个谁都可以取代的文职岗位,只是写东西或者吹牛比较在行,一定要注意累积行业内的经验和人脉,责任心和热情永远是个人发展的基石。
    3、 除了工作和妹子,一定要有其他方面的爱好,比如书影音,这可以保证你在现实没有激情和转变的情况下,依然对生活充满热爱,也让你变得更有趣。有趣的人在哪里都会比较受欢迎。

    不过以上也是基于和我差不多家庭环境的建议吧,如果真的是和纪录片里那个家徒四壁还要举债读书的女孩子一样...我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最后,我依然鼓励大家投身北上广这样的地方来锻造一下青春,是的,这里什么都能满足你,但又什么都不属于你。但至少有一扇通往梦想,或者说是通往花花世界的门,如果你有强烈的意愿改变现状的话,这里是你最好的舞台,你的发展和机遇基本是抛弃你在家乡固有社会关系而存在的,有能力有坚持的人一定是有更好的机会,即使以后回到家乡,也可以满载回忆,骄傲而归。

    和依然想在大城市坚守,或者即将来到这些城市的兄弟们共勉,你可以成为怎么样的人,真的和大学是怎么样的没有关系~~ 坚持和选择~~

    2013.02.11 无锡

     4 ) 我真的能找到工作么?


    看完为什么贫穷的第一集以后整个人陷入了一个无止境的忧虑中,这个问题是:我在毕业以后能够找到工作么?我能够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城市活下去么?

    这个问题只是听起来很傻逼而已,但是生活一般来说都和你想象中最荒诞的那个部分重合。贫穷、教育不公、教育产业化……这样的问题我们就算尽力无视它,它永远都在那个阴暗的角落玩命的生长,终有一天它会长到你我他的眼前。

    一:

    我从小在云南生活,在二年级的时候我娘受不了昆明的应试教育让我休学了一年自己读书,然后把我带进了广州,后来又到深圳,高中读了很棒的学校,觉得自己不可一世的时候,高考考砸了,我没有去梦想中的台湾岛读书,来到了汕头大学。而跟我同一年高考的(堂/表?)姐姐,只考到了一个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每一年,我的学费加住宿费只有8000不到,她的学费是我的八倍以上。

    其实我得感谢上天的这个决定,也许它离我的梦想很远,但是它让我看见了现实。

    大学是个大林子,这里什么人都有,在这个时候,我才发现我在天堂生长太久,和现实里长大的他们,差的好远好远。

    从江苏来的男孩子说他在上大学前根本没见过电脑,但是他在读计算机工程;读新闻学的茂名男孩说他根本不喜欢新闻,只是听说这个专业是汕大最好的;工院的肇庆男生说他没法理解为什么世界上有文学院这种浪费资源的专业存在……

    当然,当你觉得所有人都很奇葩的时候,说明你也是个奇葩。好像那个茂名男孩听说我毕业以后想GAP一年去山里面呆着读书的时候一脸不可思议的问我,那你为什么要上大学?

    “我们俩的教育背景不一样,我只是想要大学毕业找个好工作,承担起作为儿子和男人的义务。”因此他不理解我为什么花大代价读书只是想要到山里面去。

    高考完选学校选专业的时候我这样纠结过。http://www.douban.com/note/219010867/
    他们也纠结过,但是我们最后的选择是不一样的,他也许选择了“社会更需要的、家里更满意的、赚钱更多的、工作更好找的”那个选项,而我选择了离梦想最近的那个。我现在才明白我是有多么奢侈,我居然还能有个不切乎实际的梦想。他们,真的,有不起梦想。

    ====================================================
    二:

    今日还在读纽曼,他讲大学要求的不仅是全面,更是综合,因此神学是必不可少的,神学对于人世界观和自我认知上是有启发性的。这个观点把我感动的热泪盈眶,如果你把这个话跟S1里的王盼和他妈讲,他们又会有什么反应?

    你以为你真能靠天吃饭哦?

    在知识分子对“功能性、职业性教育”嗤之以鼻的时候,有多少人又反过来对什么“博雅教育”、“全人教育”嗤之以鼻?

    他们只有一个问题“你能找到工作么?”

    我妈是个特好的妈妈。在我高三的时候她一直跟我说“生存是容易的,但是生活才是难的”。所以在我整天沉浸在电影、书籍和音乐里面的时候她没有逼我去学习,还给我提供了很好的环境读书和写作。而对于片中的他们,糊口都困难,精神的饥渴能算什么呢?亦或者,常年的“教育”已经让他们失去了精神饥渴的能力。

    到底是哪里做错了呢?我们怎样才能既喂饱应届大学生的肚子又喂饱他们的精神呢?

    在国外,生存能够被保证,所以大学是来丰富知识,提高人生境界,因此,它提供教育包括了技能教育,知识教育和精神教育。而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中国,大学教育变成“造米”工具,我们还能给予多少希望?

    =====================================================

    我觉得要改变这个现状必须从正视它开始。而这正视者,不仅是政府,更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

    看了这部纪录片以后我真的绝望的不行,跟舍友讨论,她沉默了一会儿说:你看它干嘛,活在当下多好,每天开开心心的就行了,不关你事你就别想。

    我们的麻木就像石头一样,推着这些已经快要掉下山崖的人更快的掉下去,成为他人眼中的“low-classes”,成为“精英”嘴中的“愚民”;成为《悲惨世界》中那些把方汀踢下深渊的女工们;成为“国民素质不高”中的一份子。这种力量,比鲁迅先生说的“吃人的礼教”更恐怖。因为没有法律和道德可以束缚它,它已经成为一种冷漠的“道德”,进一步拉开你、我、他之间的距离。

    =====================================================

    Education,Education——出路

    教育这条出路,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出路,更是一个社会的出路。甚至它就不该是家庭的出路。

    大学不是必须的,他还是应该保持一定的门槛,对于对它有真正需求的人,我们需要让他们短暂的离开一下地面。我们要教他们正义、善良和美。

    但是我们怎么才能保证那些没上大学的人也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有个良好的出路呢?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接受“工作不是仅仅为了养家糊口,还能够自我实现和自我满足,所以我们要透彻的指导自己合适什么、要什么和喜欢什么再进行选择”这种概念呢?

    我不知道,活在当下的自己,还是好好想想自己要怎么对待大学这剩下的三年零几个月吧。第一步,面对问题不要麻木。

     5 ) 《为什么贫穷》,这部8年前的纪录片依然让我看得很压抑

    半夜三更你还在辗转反侧,不能入眠,明明不喜欢这份工作,但你只能咬牙坚持,因为贫穷。

    跟朋友逛街,明明很喜欢那件衣服,但你还是要说不合适,因为贫穷 。

    你开始躲朋友聚会,即使有时间也会找个借口推掉,不能每次都是朋友出钱,而你又不愿朋友看到你的落魄,因为贫穷。

    ……

    这是最富有的时代,也是穷人最多的时代。

    2012年英国有部纪录片《为什么贫穷》,通过多个方面谈论了世界各地的贫穷。纪录片分为8篇,而第8篇《出路》是在讨论贫穷下的中国教育。

    故事的背景是在湖北地区,有三个主要人物。刚参加完高考的王盼,大学毕业后的万超,给教育软件学校招生的王振祥。

    王盼,家住湖北农村。刚参加完高考,分数388分。

    这是一个很尴尬的成绩,注定去不了好学校,但不去上学又有些可惜。

    虽然王盼认为自己发挥不好,还可以考得再高点。但其实我认为,纵使她再复读一年,应该还是这个水平。

    教育优质资源集中在城市,师资力量,教学工具……这些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是有天壤之别的。就是放在今天,依然是这样。在农村的教师,可能他本身的学术水平就不高,你又怎能让他教出高质量的学生呢?前段时间我还听一位朋友说过,他弟弟所在的学校,有好多老师是当年只有高中学历的,他们的知识体系可能已经跟社会脱节了。因为学校比较偏,正规的师范学校毕业的老师是不愿意来这里的,所以学校难得有几个年轻老师,不过是学幼教或者其他冷门专业不好找工作才勉强来到这里。

    王盼的父母只是村里面的普通人,在砖厂里打工。王盼的妈妈双手只有一根手指,甚至右手都没有手掌,但是这样的状态她还是在砖厂干着跟别人一样的活。王盼的爸爸矮小干瘦,只顾着干活,不操心家里的事。这倒是好多国内家庭的常态,尤其是农村中的家庭。男的只顾干活挣钱,家务都是女的在打点。

    如今家里的头等大事就是王盼的上学问题。王盼想要上大学,这是她一直都有的愿望。在2012年的农村,能上大学也是很厉害的事情了。很多农村人是分不清大学还有好坏之分的,他们以为上了大学就可以走出农村且不用卖苦力了。当然,这也是像王盼这样的农村学子走出去看世界的少有途径了。

    有的人,真的是会在村里待一辈子的。村里出来的人学识与见识与城市相差太多,这也导致他们内心有着自卑情结。就像小编上大学后才第一次吃过自助餐,当时可是激动坏了,原来食物还可以随便拿。

    见识真的很重要,它可以让你去做出更好的选择。所以不少农村出来的孩子发展并不好,不止是没有资源关系,还有他自身缺少与城市打交道的本领。

    王盼的妈妈不愿打击孩子,但爸爸却比较直,责怪孩子没考好才导致找不到好学校可以上。为此王盼哭着抱怨爸爸为什么要把自己生出来。这就是农村教育的悲剧,虽然国家大力支持农村的教育发展,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教育公平是很难做到的。

    之后王盼终于收到了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通知书,通知书里有助学贷款申请材料。当妈妈要求她填写时,王盼是嫉妒不情愿的。每个人都有自尊心,穷困家庭的孩子会更甚。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为了筹集学费,王盼的父母邀请亲朋好友来家里吃饭。虽然王盼考得不好,但她上学的钱确实需要大家的帮助才能筹够。

    大学毕业后,尤其是学校一般的大学毕业生会怎样呢?那就再来看看万超的经历吧。

    万超是武汉大学珞珈学院的毕业生,如今这个学校已经改名武汉晴川学院,学的专业是国际经济与贸易。虽然片中他的父母没有出现,但能感受到这是一个普通家庭出来的孩子。

    他是个很本分的毕业生,有些羞涩腼腆,但他在努力让自己更活泼一些。面试了好多工作,在人山人海的招聘市场努力介绍着自己。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想不不敢想,他只能尝试找销售和会计助理的工作,因为这两个是他实习时接触过的。好不容易面试通过了一家公司清算员的职位,得知消息的他激动坏了。但是忧虑的事总是一件接着一件,试用期的工资不高,他还得租房子以及各种生活开销。还没挣工资,就得先支出一大笔钱。工作上的事也不顺心,新手总是面对着很多问题,很快他就被辞退了。

    “我觉得好不爽啊”,他在与朋友的聚会中哭的不能自已。

    明明自己也很努力,却连机会都不给自己。其实社会就是这样,如今连研究生都扩招了,以后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会越来越大。教育高度发达的阶段,会是连做苦力的工作都是要受过高等教育的 ,只不过很多人还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

    那些曾经在校园里一张张欢乐的笑脸,进入社会后只能变得痛苦起来。现在的教育缺少真正的素质提升,导致很多人毕业后开始工作都是从0开始。学校与社会是脱节的,又怎能说学校在为社会输出人才呢?

    好多普通的大学对学生管理很松,逃课,作弊,玩游戏是他们的常态,导致毕业后的他们立马就傻眼了。作为当前教育环境下的大学生,压力是需要自己给予的。做好准备,才不至于毕业后的你会悔恨当初。

    王振祥,大学毕业几年的社会工作人员。之前学的是平面设计,如今是武汉弘博软件教育学校的招生老师。

    这是个怎样的学校呢、学校的百分之九十的老师没有教师资格证,招聘用的学校图片全是网上下载的。优秀学员的视频都是备好的台词,甚至因为违心说的结结巴巴的。这样的学校现在还有很多,互联网行业大火让计算机培训学校的市场变得很大,也导致了存在很多名不副实的学校。招生时说就业率说分配,毕业的时候就啥也没有了。

    王振祥招生都是去农村的,因为城市的孩子是不会上这样的学校的。村里面的人不懂,还以为是多么厉害的学校来招生呢,就这样被忽忽悠悠的报名了。只不过学生从这里毕业后,除了一张并不被认可的毕业证,就什么也没有了。

    所以在王振祥内心是有愧疚的,但他为了生存,还是得去忽悠更多的学生报名。片中的王盼也参加过这个学校的宣讲,好在她最后收到了学校的通知书,没有来了这个学校。

    平时王振祥穿的很普通,但在演讲的时候则是西装革履,声音也变得浑厚了。

    其实培训行业是最容易进入的,只要你敢讲,敢不要脸。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你就会是一个大师。

    演讲的时候,观众是被动输入总容易的时候。文字,图片,视频,人的思考量是逐渐减少的。所以在演讲的时候,你只要说话中找到共鸣点,加上一些托的环境哄托,听众是很容易被洗脑的。这个社会,太多人过得不如意想要暴富,成功学大师就有了很大的市场。就如陈安之大师,包装自己27岁就成为了亿万富翁,这就增加了听众的盲目崇拜感。然后说一些励志的鸡汤话语,宣传你只要跟着他就能成为有钱人。这个社会,没有人会愿意把自己的暴富途径交给别人,除非他是通过拿你的 钱才能暴富。没有人知道陈安之27岁的亿万财富怎么来的,这本就是他自己说了算。

    片子的最后,王盼踏上了求学的火车,万超仍然在寻找着工作,王振祥则因为老板投钱去盈利更快的学校失业半年,然后成为了一家材料公司的网络维护员。

    三个人的路会是一段循环,而这样的循环会是国内很多学生的路。

    这个时代不缺少努力的人,生存也会变得越来越难。

    不要寄希望于别人,活着,只能靠自己!

     6 ) 真实得让人心酸

    NHK制作的纪录片 为BBC系列纪录片《为什么贫穷》之八 导演陈为军 作品另有《请为我投票》等 (豆瓣搜索页面) 此片讲了三段故事 发生在武汉

    一个刚高考完的女生 家境困难 分数不理想 家里最终选择了民办高校 举债读书

    一个刚大学毕业的男生 面试找工作 短暂的试用 又再次找工作 苦苦地算计着维持生活的费用

    一个在各地宣讲招生的青年 直言不讳 世故地昧着良心"传销" 骗农村孩子的学费 最终学校倒闭

    他们是整个教育链中的三环 紧紧相扣 这样的循环 要怎样跳出来

    一切都始于97年的教育产业化 大学扩招带来畸形的求学观念 传统思想中和父母辈所缺失的那个读书梦 应试教育所无法带来的独立思考 以及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社会撕裂

    看到片中"老师"说学习就是为了找个好工作 却无法反驳 看到母亲安慰说学医以后就有出路了 女孩只是一味地低着头 看到男孩头一天上班 那个上司的嘴脸 隐隐便是一张中国人的脸

    这一切 都真实的可怕 怎能不让人唏嘘 想到如今中国人往往要从外国人那儿才能看到真实的中国 又怎能不让人心灰

     7 ) 毕业两年,关于大学,关于工作

    只看了中国三个年青人的这一集,说说看法。
    首先,我是大专毕业的,毕业两年,现在做的是游戏策划工作,平时还会写写小说。对于这个纪录片,关于民办的骗子学校部分,我觉得不用说了,毕竟能看到我这段话的人,至少是会上网会百度的,不会被骗。
    关于刚大学毕业的那个男生的部分,我想说,其实找工作真的不难,我毕业两年换了三个行业,注意是行业不是工作,换行业代表的是我每一次都是从零开始进入那个行业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总结过,要从零开始让一家企业接受你,其实真的不难,实际上你要明白一点,企业都知道你是没经验的,但为什么还是会让你来面试呢?实际上对于企业而言,招一个新人和招一个老手,差别并不是太大,因为新人,只要值得,完全是可以很快就培养出来的,所以只要你有面试机会,实际上你不用在意自己有没有表现出自己的特长,而应该关注面试你的人,他或她在面试你的时候更关注你的哪一部分,那你就表现那一部分就行,比如是一份做销售的工作,他问,你对自己未来是怎么打算的,你应该说,我其实有想过,我希望是从销售到销售精英再到销售组长这样发展(具体的升职名称不一定就是精英到组长,按实际情况讲),然后如果有机会,我也希望能转入管理层。为什么应该这样回答呢?因为企业其实是利益致上的,它希望得到的是一个能做得久,能稳定,能积极工作的员工,即使他没经验,它也愿意培养,而对于面试你的考官,他也会觉得你头脑清晰,对这个工作是有想法的,所以你就会容易被留下来,而在试用期的时候,你要表现的是除了能做到普通人都能做到的部分,你更多应该关注的是自己给别人的感觉和印象,还是那句话,做人比做事更重要,只要企业觉得你做人没问题,那它就愿意培养你。说一下视频里那个小胖子在视频里表现出来的问题在哪里吧,第一份工作,关于EXCEL文档的事,其实小胖子本人给人的感觉就是你足够珍惜这份工作,所以积极是没问题的,但你同时还给人一个感觉,你不够机灵,你缺少与上级或同事交互,上级跟你说文档有什么问题时,你应该顺便问她一两个问题,表现出你对这个是很上心很在意的,而不是她说什么你就嗯嗯嗯。。。
    关于那个考差了的高中毕业女生,我想说,如果是要全村人借钱给你上能上的大学,真的不要去读,我也是农村人,我明白读大学前,身为一个农村人对大学与大城市的期望,实际上真的是那个已经听到烂的道理,读大学出来找工作的时候,企业真的不会看你是哪里来的,它只会看你会什么,能做什么,你这个人怎么样。而这些,在大学里真的是学校教给你的,基本没有,到了大学毕业要找工作时你就会发现,你的专业教给你的东西根本就没用的,因为到毕业时它真的就过期了,真正有用的都是你在读大学时自己因为兴趣自己去学的东西,真的。而既然是因为自己的兴趣去学的东西,其实如果你没读大学,你同样也会在社会里自己学到的,而且学到的或许更多,所以大学真不是你应该用来依托对未来的憧憬的希望。不过并不是说我不希望更多的人来读大学,反而我是非常希望所有人都读大学的,因为大学真的是人的一生中最灿烂的时光,你一辈子都会记住那段你最美好的日子,但是如果你身上背负的是全村人的期望,那么你的大学背负得太多,它也就不会那么灿烂了。。。
    关于现在的一些想法,我想说,兴趣真的非常重要,平时我们可以有意识的去发展自己的兴趣,它终有一天是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的,比如喜欢玩游戏,像我,那么有一天你不想做某一份工作了,你可以去找游戏行业的工作,你会发现,原来你的兴趣会帮你解决很多困难,然后顺利入行。比如喜欢唱歌,那么就自由的去唱吧,你会发现要换工作时,尝试去找音乐相关的公司比如酷狗时,原来至少我是可以做一个音乐编辑的,转行就是这么简单。比如喜欢看小说,看得多了,你会发现这些小说跟不上你的兴趣了,你就想写,一写你就发现突然就有小说网站找你签约了。。。真的,这些我都经历过
    最后总结,做人比做事有用,但要轻松去生活,灿烂的日子能带给你灿烂的人生

     8 ) 《为什么贫穷》笔记

    E1 “贫穷”的动画简史

    史前采猎经济社会(缺乏风险抵御能力)

    早期文明时代(出现阶级贫富差异)

    中世纪的中东(宗教与慈善;贫穷被视为普遍现象,鲜有人思考消灭贫穷)

    “A single act of charity closes seventy gates of evil.”
    “The only gift is giving to the poor, all else is exchange.”

    被西班牙殖民的印加帝国(现代贫穷的背后都有暴力存在,欧洲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奠定其基础)和被葡萄牙殖民的非洲(15-16世纪的东非沿海地区曾处于商业文明巅峰)

    1743年经历大饥荒的中国(防洪赈灾是皇帝的主要责任,气象报告与粮仓制度)

    19世纪的欧洲(社区式集体农作到资本主义土地私有;早期贫穷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最长,大部分人都靠土地维生,第二阶段城市出现,产生贫富不均)

    工业革命(童工;赤贫率从1800年的90%锐减至2011年的15-20%;工作专业化;起初为了压榨劳力的救济院;利用制度的Jane Brown;《雾都孤儿》等作品使政府开始正视贫穷问题;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逐利性导致贫穷;安东尼奥的教义结合了基督教、共产主义、自由之爱、世界末日,但他领导的巴西农民与奴隶起义最终被政府镇压;19世纪中期工业国家实质收入大幅增加;贫穷减少的真正原因未知)

    “The rich will do anything for the poor, except exploiting them.”

    19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世界(各国发展失衡;奴隶贸易、社会结构衰败如作为长期货币的子安贝一夜之间被废除、基础设施匮乏、疾病肆虐成为了非洲贫穷的深层原因;帝国主义旨在制造贫穷即第三世界;1876年肇因于气候不佳和大量粮食外销英国的南印度大饥荒;1913年南非的土地法案规定大片土地要留给南非白人)

    “Poverty is the worst form of violence.”

    二战与联合国诞生(民族主义在亚洲和非洲兴起;1947年印度独立;1957年撒哈拉以南的黄金海岸独立;世界开始分为贫穷国家和富有国家;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观点认为可以建立一种可行经济体系解决全球贫困问题;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间合作研发可在亚洲种植的谷物提高土地生产力;1959年中国大跃进导致三年内死亡三千多万人的大饥荒;1957年加纳成为第一个独立的非洲国家,总统Kwame Nkrumah建造当时最大的水坝但收效甚微,最终被推翻;发展中国家开始积累大笔本应是援助的债务,无法支付后会被IMF和世界银行紧缩信贷;东非每12-15年就会经历一次作物歉收;资本主义+福利国家-内战=贫穷减少;巴西总统鲁拉投入教育;玻利维亚农民抗议生活用水被卖给一家私人企业;资金可以自由流动,劳工却不行;世界上有一半家庭所得不到全球家庭平均水平的3%;贫穷国家的外流资金估计约1兆美金,是这些国家官方外援的8-10倍;改革体系比提供援助更能根治贫穷,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协议需要改变,但最想改变的人却无法前往这些国家影响权力的杠杆)

    E2 出生条件的巨大差异(柬埔寨、塞拉利昂、美国)

    每年约有一亿三千万新生儿出生

    全球、非洲、欧洲的婴儿死亡率对比

    柬埔寨(预期寿命为65岁;当地人能享受免费医疗;偏远地区无自来水和电,吃饱也成问题)

    塞拉利昂(预期寿命为49岁;八分之一的女性死于分娩;政府为孕妇及五岁以下婴儿提供免费医疗,但全国不到200名医生却要为600万人口提供医疗照顾;转介诊所不接受自然生产的孕妇,从5间无国界医生组织和25间卫生署诊所接受转介,从而大幅降低孕妇死亡率;全球20个对婴儿来说最糟糕的出生国家有19个在非洲,他们更容易在婴儿期死亡、更容易营养不良、更没有机会上学、更容易成为童工、更没有机会获得干净的水;由于文盲率较高,当地医生通过歌曲普及卫生知识;分娩6-7小时后仍未成功就应该前往医院;如果一名已经有孩子的母亲去世,她的孩子会有50%死亡)

    新加坡的婴儿死亡率最低,塞拉利昂则最高
    塞拉利昂与挪威的避孕普及率对比
    塞拉利昂的助产士数量
    塞拉利昂与意大利的产妇死亡率对比
    未成年产妇数量

    美国(美国人平均寿命为78岁;患肥胖症的概率为三分之一;旧金山游民安产计划Homeless Prenatal Program;催产、导尿管球刺激子宫收缩、刺激乳房)

    美国的婴儿死亡率在发达国家中最高
    无家可归的儿童数量
    孕产妇死亡率不降反升

    E3 结构性资源分配不公带来的贫富分化(美国)

    曼哈顿上东区是富人聚居地,这里的富人不仅把钱花在奢侈品上,更重要的是投资为他们服务的系统,创造更多财富。

    南布朗克斯区则是美国最贫穷的选区,70万居民中有近40%日收入低于40美金,部分地区失业率高达19%。

    大富翁游戏首次流行于经济大萧条时期,体现了资本主义的劣根性。

    美国梦的核心是每个人都有同等机会成功(努力就能获得成功),但现实是,所有规则都已制定,所有资产都已分完,正如你被邀请加入一局提前分配好资源的大富翁。

    与大多数人对美国的印象相反,在美国要想摆脱赤贫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公园大道740号是全美居住最多亿万富翁的大楼,原先被称为洛克菲勒大楼(洛克菲勒并非其中的住户),而建造这座大楼的那批人被视为1929年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1930s这里的住户大多数是标准石油高层,如今这里住的多是对冲基金人。

    目前共31名住户
    富人的良性循环,穷人的恶性循环

    政治贪污的代表人物,前说客Jack Abramoff。

    金钱对政治的影响始于1970s中期Ralph Nader动员企业投入资金到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去。其他企业家对他深恶痛绝,于是他们求助于Powell,自此官商逐渐勾结,有利于中产阶级和穷人的政策开始转向富人。

    1980s,每年有4亿美元投入游说产业,如今已暴增支40亿美元。

    2006年起,每一位民主党领袖和总统都说过要废除这一条款。然而,即便众议院已经两度通过该提案,由于参议院中的利益相关人Charles Schumer,结果总是不了了之。

    参议院委员会从未对该提案进行过投票
    捐赠对象一览
    捐赠分配图
    政治献金
    智库
    大学(为了推广去管制化和宣扬自由市场经济的课程)
    茶党信奉的核心哲学家Ayn Rand及其代表作
    正常的自由市场经济政策理应如此

    教育是阶级向上流动的重要途径,如果手握大学文凭,那么成功向上流动的几率会翻四番。然而自1980年起,大学学费足足涨了超过500%。同时,只有高中文凭的人找不到全职工作的概率高达70%。

    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医疗行业有大量职位空缺,同时却有1200万美国人找不到工作。

    目前1/7的美国人在领食品券,其中老人和儿童占50%以上,41%的领取者来自劳动家庭。

    “税收是文明的代价。”

    E4 农民与政府间的土地纠纷(马里共和国)

    20世纪末全球粮食价格趋于稳定,世界饥饿人口也逐渐减少。

    2008年全球爆发粮食危机,富裕国家(沙特阿拉伯、中国、南韩等)开始争先恐后购买或租赁国外(主要是非洲)农业用地,以保障未来的粮食供应。

    第一代土地抢夺叫做殖民,现在则叫做土地收购。

    非洲拥有全球粮食生产的关键因素,目前全球近60%的可耕地位于非洲。同时据估计,近50%的饥饿人口也是农民。

    75%的马里(Mali)人以耕种为生。

    Sosumar项目介绍
    投资人的观点和农民对Sosumar蔗糖厂的不同看法
    投资者承诺会在砍伐后补种更多榭油树,嫁接完的树六年后就能结果

    小农社会中的普遍问题就是土地不属于农民,因为过去并没有所谓的土地所有权,因此他们对土地被掠夺毫无还手之力。

    非洲只有约10%的土地按照欧洲所有权制度分配,这意味着90%的土地掌握在政府手中。

    尼日河(Niger River)灌溉区由法国殖民政权于1930s建立。为了向殖民帝国供应水稻和棉花,殖民者抢占数百万公顷土地用于工业化农业。

    经过易卜拉欣的多年游说,马里政府在2006年成为全球首批纳入粮食主权政策的国家
    利比亚、中国、乌克兰、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

    许多非洲国家(卢旺达、苏丹、利比亚、南非等)的人民和政府之间都因土地纠纷而爆发抗议及冲突,甚至内战。

     短评

    虽然米国工会被打压 但至少它们还存在 媒体可以全民参与adress an issue并形成public debate,且不论效果如何,至少对金字塔尖的人群有一定制约力存在。这些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都看不到。结果是普通老百姓对政局或政治不甚了了。因为就算参与了了解了意义也不大。可悲。

    3分钟前
    • Iris
    • 推荐

    →pan.baidu.com/s/1sq2FerI-RkJJ-HRfpiuChA 提取 2kqc(带字幕全8集)(2020.10.07已补链)

    8分钟前
    • 冰山
    • 力荐

    官网连接,可以直接在线观看 http://www.whypoverty.net教育教育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12分钟前
    • Café里的烏托邦
    • 推荐

    丹麦五百多万人口中,有32%的人观看了“为什么贫穷”,绝大部分认为电视台应该多多播放这种类型的纪录片。——《南方周末》http://www.infzm.com/content/88436

    16分钟前
    • 种子和芽
    • 力荐

    不公平是天然的,投胎真是一张幸运彩票,马太效应的贫富差距无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看人家高高在上呼吁人权平等,看非洲每3秒饿死一个人。教育或许真能改变命运,也许坑了你一辈子:”严格的说我们不是学校,是公司,只要把学生弄进来交学费,再发毕业证书把他们弄出去就可以了,其他不管” 9.3

    18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为什么贫穷?(权力)资源控制,西方掠夺,分配不公,政治腐败,愚昧,教育欺诈等等,算是这个系列给出的原因。第一集动画贫穷史,比较一般外,其他的都值得一看。最后一集中国的“出路”最贴近也最容易有共鸣,虽然后期加的“教育致贫”的副标题不能赞同。

    23分钟前
    • 合纥
    • 推荐

    第八集。在中国,唯一的出路大概是“家境”

    26分钟前
    • viva la vida
    • 力荐

    看完第八集,突然想起BBC纪录片高级编辑尼克·弗雷泽在第67届联合国大会的讲台上激动地说——在中国,你必须得上大学,因为人们告诉你:必须得这么做。而当你真的去上大学了,你会发现,那里什么都没有。那里真他妈什么都没有。

    27分钟前
    • 绣球
    • 力荐

    圆了大学梦,碎了翻身梦。

    31分钟前
    • Henrietta
    • 还行

    “他没法理解为什么世界上有文学院这种浪费资源的专业存在”——摘自豆友影评。

    34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老外自己的大学学费长了几百倍习以为常,中国的教育产业化还没完全放开就惹得友邦惊诧了,真是费心了。大而空,还有奇妙的优越感,然后还有一群搭中国普及大学教育便车的人在吧啦吧啦抨击,啧啧啧……另:来自评论七个月后的补充,教育致贫这个问题,纪录片还是看得挺准的,光凭这一集就可以加一颗星。中国的教育也已慢慢成为中国农民家庭的不能承受之重。

    37分钟前
    • vyan
    • 推荐

    最后一集几乎是一直忍着眼泪,不读书没有出路,读了书不一定有出路,这个社会对穷人太残酷。

    42分钟前
    • wise
    • 力荐

    ”严格的说我们不是学校,是公司,只要把学生弄进来交学费,再发毕业证书把他们弄出去就可以了,其他东西我们都不管。“ ——片中某民办高校教师语。

    47分钟前
    • 景雲
    • 力荐

    只看过第八集,但是也足够让我震惊了

    48分钟前
    • 夏日扬帆
    • 力荐

    那位软件学校的王老师真敢讲。。

    49分钟前
    • 正在
    • 推荐

    第八集,西方国家还是带着有色的眼睛来看中国,虽然说读书未必就能让你过上好的物质生活,但是读书才能使社会不断进步。

    50分钟前
    • 面向心灵去生活
    • 推荐

    看了三天终于看完了 主要感受是愤怒、无奈和羞愧 整个人都不好了

    53分钟前
    • 韵外之致
    • 力荐

    自己从三本院校毕业,就觉得这个故事再真实不过了,大学里的见闻就是如出一辙。坚信学历可以改变家族命运的家长,憧憬求知可以带来好工作的学生,反正大学里每年招生是比考试重要地多的头等工作,而对于大多数的学生而言,这三年或者四年之后出来又意味着什么呢...诶

    57分钟前
    • 小药水
    • 力荐

    中国的职业教育是如此之烂。

    58分钟前
    • 大约在冬季
    • 力荐

    陈导虐心!但三个人物里只有骗钱学校的王老师是典型。查了一下,贫困女孩王盼,毕业于车埠高中,赤壁市两所公立高中之一,不算差了。入读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公办职院,学费六千,助学贷款。我认为对她来说,这是一个合理的选择。家中不贫、三本毕业的万超,学的是国贸却连Excel都不会用,谁之过?

    1小时前
    • 私享史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