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白色严冬

    白色严冬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其它2012

    主演:弗洛里安·卢卡斯,大卫·克劳斯,斯蒂格·亨里克·霍夫,拉克兰·尼布尔,鲁伯特·格林特,Kim Haugen,Knut Joner,Morten Faldaas,Sondre Krogtoft Larsen 

    导演:彼特·纳斯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正片

      山鹰

    • HD

      你好,之华

    • HD

      手机2003

    • 爱情啊,你姓什么?

    • HD

      搜救

    • HD

      送我上青云

    • HD

      奇迹·笨小孩

    • HD中字

      天国王朝

     剧照

    白色严冬 剧照 NO.1白色严冬 剧照 NO.2白色严冬 剧照 NO.3白色严冬 剧照 NO.4白色严冬 剧照 NO.5白色严冬 剧照 NO.6白色严冬 剧照 NO.16白色严冬 剧照 NO.17白色严冬 剧照 NO.18白色严冬 剧照 NO.19白色严冬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战友》是一部反战题材影片。在严寒的挪威荒野的上空,英德双方的战机在一场激烈的空战中被彼此击落坠毁。在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他们必须竭尽全力在严寒的冬季生存下来。尽管战争使他们成了敌人,但是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这种敌对状态很难维持。在对彼此的需要中,一种非常规的友谊开始萌芽。最后他们竟成了亲密的战友。无论如何,战争都是荒谬的。

     长篇影评

     1 ) 是什么温暖了战争的严冬

          文/梦里诗书


           当看完《白色严冬》我有一个感触,一部电影能否感人至深,触其心灵,是不会与电影的资金投入和场面成为正品的,特别是在五月份看了两部相当无语的大片《星际迷航》和《遗落战镜》之后,而走入六月又发现前有《富春山居图》,一锅乱炖,后有《大片》烂片专业护航,让我感觉最近的电影业是如此的浮躁,而我今天想与大家分享的《白色严冬》希望能为这个烂片如潮的时期,带来一丝心灵的慰藉吧。

          我们谈到欧美电影的时候,大家可能更多的是想到的是炫酷的美国大片,浪漫的法国电影,亦或是英国的绅士片,在往下说或许能聊的也就是德国和俄罗斯电影,很少有人能知道或了解挪威电影,或许挪威电影在中国真的是过于小众了,但我却对挪威电影情有独钟,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可以培养一种电影风格,挪威电影就是这样它总能给我一种至纯的感觉,已挪威电影的代表人物彼特·纳斯的《随她而去》《明日爱我》我都特别的喜欢,而《白色严冬》个人认为是彼特·纳斯的里程碑之作,如果之前的电影他一直游走与爱情之间的话,那么《白色严冬》则是他对人性和心灵最好的探索。

          整部电影五个演员,一个山间小屋,一条被困于雪山之中的电影主线,构筑了这部电影百分之九十的时间,但整部电影却毫无拖沓累赘之感,带着感动,带着幽默,带着思考,影片对战争的批判是一种理想化而温和的,电影以一种自然平稳的视角将剧情一步一步的推向高潮,从开始的德国人和英国人之间作为军人的敌示,民族的仇恨,主义之间的差别,到互相的了解和信任,在到最后成为朋友,战争的严冬如雪水一般化去,而电影最后的字幕也为这部电影画上了理想主义的标签,当我看完这部的电影的时候,久久的思索,是什么温暖了战争的严冬,这是一部不应该只看一遍的经典之作,当我在第二遍重温这部电影的时候,当我更加注重这部电影每一帧的时候,德国人最开始没有伤害英国的这二为为“俘虏”的时候,当他们本来就不多的食物还与英国人共享的时候,希特勒的忠诚追随者电影中的小“盖世太保”在英国人拿他的《我的奋斗》做厕纸的时候,这部电影本身就超越了主义或者任何意识形态的矛盾,强烈的表现出了一种至纯的人性,这样的电影只有挪威能拍的出来,是温暖的人性温暖了战争的严冬!

          这是一部没有爱情的电影,这是一部没有特效的电影,这是一部甚至没有女主的电影,但《白色严冬》却是一部成功的电影,是一部慰藉心灵的佳片,是一部人性的光辉之作!

     2 ) 关于我们遇见的所有夹生和无奈


    《Into the White》,第一部让我看了之后不愿去打分的电影。


    甚至连平时写影评时惯用的背景音乐伎俩都不愿拿出来用。

    如果像往常那样的评判标准,这部电影在我心里也就是7分上下,但是这部电影最后十分钟急转直下的剧情、极其压抑的对白,让我突然就发现它已经脱离了电影的范畴,笔调简单地拖出了我心里久久压抑的那些夹生和无奈。

    荒原上这么亦敌亦友的几天,生存绝境下建立的信任和友情,回到现实世界后被战争的规则摧残得体无完肤。有人说这是反战片,如果没有战争,就不会有这么一切。

    可我不仅仅这么觉着。

    在《Into the White》里,战争造就了一个既定的规则,对敌对友都有一套操作熟练的章法可循。可在生存边缘硬生生从敌人变成朋友的我们,在这些章法面前,所有情感都变得喑哑,我们想呼喊但喊不出声,甚至有时候都不知道该呼喊什么。我们经历的人情温暖旁人未必能懂,他们眯起眼睛审视我们,对于我们作为个体的情感际遇置若罔闻。在濒临生存绝境的时候,这些源自生命本质渴求的情感多么来之不易,但是你离开那个白色荒原,回到原本的地方时,原有的一切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你鲜活的经历统统抹杀,你只是觉着难过,但是又说不上什么来。


    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社会造就了一个既定的规则,对此对彼都红线分明桎梏难破,我们早已习惯甚至追寻这样的规则,各种书籍、电影大行其道大肆主流地渲染它、烘托它,但当我们在某些时刻拥有了从内心生长的藤蔓的时候,我们才发现世界之大,但这些植物除了在我们内心便再无生长的角落,它在我们内心的狭小空间里滋生蔓延渐渐长成我们自身痛苦的一部分,而这痛苦宛如瓜农邓正加的女儿面对倾尽所有热爱的土地和横尸这片土地的父亲时的不知所措、愤怒绝望。

    纵观我们身边人的一生,二十岁以前在社会的边缘自满自大自娱自乐,二十岁后开始体会到所有关于梦想和现实的夹生与无奈,四十岁后要么站在社会的漩涡里创造和推动着这个漩涡、要么挤不进漩涡中心就在旁边晕眩着、适应着。

    可这所有,我们都没觉着有什么不对。

    我们觉着的不对,是他有爹可拼,我孤家寡人,可我们痛斥这些腐败、这些丑恶的背后,仅仅怀抱一个希望,他变得孤家寡人,我变得有爹可拼。

    我们痛斥这个社会、这个规则的时候,却只是希望我们站在这条食物链的顶端,睥睨一切。

    这才是我们这个社会供养给我们的最大毒品。

    这世上,脱掉所有外衣的生命磨砺出来的美好人性才最美丽,可这人性早在这个世上站不稳脚跟,那些挤走它、占有它的冷硬规则早晚会成为我们头上悬着的那尺白绫。

    只是,有时候它带走你身边的同胞,你无关痛痒;有时候它勒死你躯内的灵魂,你苟且偷生。

     3 ) 又是一本战争回忆录+求生指南

    最近好像一直在看小成本的“冷门片”,上星期看得《群岛》让我阴郁了整个礼拜。所以看到是二战题材的时候,心里不免还是咯噔了一下,毕竟战争题材的电影对我来说就是催泪弹。
    电影的开始就是这么一片白茫茫,整个过程中白色都是主色调。德军和英军在挪威的茫茫雪海里相遇了。不知道是我瞎想还是确有这样的暗示,故事发展的顺序与二战的结构有种平行的感觉。撇开美军,一开始德军占有绝对的主动,人数优势、配备武器。英军人少且手无寸铁。德国人展现了对纪律绝对的服从和强悍的忍耐力,而英国人则是一脸的不情愿,还不停的抱怨,当然有一部分原因是他们本来就想惹恼德国佬。当食物渐渐消耗完的时候,就像战争进入了胶着阶段时,双方都对现状产生了困惑,类似于“该怎么办?”时,原来激励人们战斗的对元首的崇拜变成了失控的导火索,英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局势。结局,两名德军都被投入了战俘营也与二战契合。
    末段挪威军官质问“你们为什么不杀了他们”时,多么容易又难以回答的问题。有人会说战争并没有泯灭人性,但我觉得到不然。飞行员可以从飞机上投下数不胜数的炸弹,但心中的罪恶感却不与之成正比。但当他举起枪面对离他不过几步的敌军时,他没有忘记怎么开枪,却无法扣下扳机。我们可以远远的看着人们倒下,却受不了近距离的看着这一切发生。我们情愿被模糊所蒙蔽,也不要清清楚楚的看着任何事情发生。因为,我觉得,当你想像中的敌人出现在你面前,你却发现他与你如此相似,有思念的佳人,有非常现实的生活,和你怀有同样的喜怒哀乐,都在为国家效忠,又同时明白这所谓的爱国主义如此廉价。杀了他,无异于送自己去断头台,让斧子穿过自己的脖子,让阳光照着自己的内心。那就把他们留着吧,既然下不了手。
    所以看到四个大男人站在山头,面对着极光唱歌的时候,心中觉得很欣慰。对!不是感动!这几年来感动这个词也和爱国主义一样变得越来越廉价了。战争让他们既不幸又不情愿的相遇了,那就让他们好好的说句再见。战争不过是政治家的游戏而已,我和你之间又有什么深仇大恨,一定要把你五马分尸才痛快呢?各自走回驻地,不过是一场普通坠机。
    所以整部影片中最残酷的莫过于那颗子弹了,因为说了这么多战争的无谓,认清了生活中最重要的本质,现实仍旧是你死我活的循环。你穿着纳粹的军装,你就是我的敌人。不剿杀敌军的士兵就是叛徒。


    --------------------------------------------------精神分裂的撸主-----------------------------------------------
    以下是吐槽时间:
    5个男人呆在一间屋里,能不腐吗,能不腐吗,能不腐吗,能不腐吗?!

    烧了的那本我的奋斗好可惜啊= =,看上去是精装的还有元首的签名!!!!你不知道这本书要是活到现在就成孤品了哎呦喂!!知不知道现在只有D版,而且错的字都可以编字典了= =

    当鲁伯特嘲笑德国人只吃肉肠的时候,真觉得一个有全世界最可怕饮食文化的国家——没有之一,尽然还嘲笑别人,顿时满脸黑线。

    德国佬和腐国佬这么古板的两民族都可以这么有爱,如果主角改成米国人和法国人估计就拍成喜剧了。

    看得时候总有种挪威人才是大boss的感觉,外表看上去破破烂烂的一个小木屋,其实什么都有,只要你努力挖,什么地板、天花板都不放过,什么都能找到。从片中还得到的一个想法是,打火机简直是野外生存必备良品,就前面提到的万能挪威小屋,只有有足够的燃料,保证你可以在里面快快乐乐的消磨一整个冬天。里面还阐述了一个最近被无数电影证明过的“真理”——掌握好枪法,走遍天下都不怕。当然四个男人围着那只野兔的桥段确实非常好笑,看得时候就在想这只兔兔死的也太没悲惨了,这些军人都不知道怎么好好对待它付出的生命。

     4 ) 可惜了好题材

    反复看了一下标签,不是喜剧,不是喜剧,不是喜剧,导演应该是要拍严肃电影。题材不错,但是落实到演员情节设定和编剧功底就太羸弱了。

    首先德国兵与英国兵第一次相见,并没有想象中的你死我活的场面。仿佛是德国兵和轴心国其他同盟国兵相见,同志不同路,这种和谐气氛导致后面两者矛盾不突出。(一种错觉仿佛是英国兵到领居家串门)

    第二德国兵是有枪械在身的,即使英国兵在维护自我尊严也不能频繁挑衅德国兵,本来严寒地冻,物资短缺,一个寄人篱下的战俘有食物吃就不错了。还叽叽歪歪,提什么《日内瓦公约》,当真腰里的枪是摆设吗,当真德国兵不会开枪。这个时候绝对食物比人命更重要吗,这种敌我仇视氛围营造太差劲,德国军官一直忍让英国战俘各种要求,我都狗血的看不下去了,这是血性的第三帝国军队吗。

    第三,德国和英国在最初相处的时候我觉得编剧你给的台词太多了,既然敌对势不两立,开始应该相互沉默,最后由各种事情,让德国军官慢慢开始对英国兵情感转变,开始把他们当朋友,放下仇恨放下枪,尊敬彼此。

    第四,正是因为前面敌对仇恨营造的力度不够,导致后面英国和德国兵和解,共面生死,对战争嗤之以鼻的主题情感显得很鸡肋,因为他们本来相处就很和谐。

    总之,矛盾不突出,对比不强烈,不能显示出,士兵是杀人机器,是政治牺牲品,战争泯灭人性,而放下武器,即使是敌人也能融洽相处,战争是可恶的主题就不明显了。

     5 ) 真实事件的背景介绍

        He-111机组从丹麦基地起飞去轰炸英国海军"弗拉明戈"巡洋舰号,后来被"皇家方舟"号上起飞的三架"贼鸥(Skua)"式双座舰载战斗机攻击并起火迫降在冰冻的湖边;其中一架"贼鸥(Skua)"因为发动机故障迫降在冰冻的湖面上…… 威瑟堡行动是纳粹德国在二战时向挪威和丹麦发起的攻击,德军代号为威瑟堡行动(德语:Weserübung),意即“威悉河演习”。 德国在1940年4月9日当地时间0415偷袭挪威和丹麦,据其称是为了要从英法手中保护两国中立。 铁矿在基律纳和Malmberget开采后经铁路运到纳尔维克和吕勒奥的港口(图为1920-1940年国境) 自1939年春,英国海军总部便将斯堪的那维亚视为将来与德国开战时的潜在战区,英国政府不愿再次在大陆上开战,认为会重蹈一战覆彻,所以开始考虑使用封锁战术间接削弱德国,德国工业非常依赖来自瑞典的铁矿,这些铁矿主要经由挪威纳尔维克港和瑞典吕勒奥运输,其中纳尔维克港冬天不会结冰,因此可全年无休供应铁矿。 1939年10月,德国海军总司令埃里希·雷德尔上将,与希特勒讨论挪威若出现英国基地的危险,以及在英国之前夺取这些基地的可能,海军认为取得挪威除了可控制其附近海域,也可作为未来对英国作战的基地,不过因为当时陆空军对此不感兴趣,因此希特勒只表示作战重心将集中在低地国家。 11月底,英国战争内阁的新成员温斯顿·丘吉尔提议在挪威海域布雷,这可迫使运矿船更深入北海,英国皇家海军就可在此拦截,不过此提案被鸽派张伯伦和哈利法克斯否决,因为害怕来自中立国家如美国的负面反应。1939年11月,苏联和芬兰的冬季战争爆发,因外交环境改变,丘吉尔再次提出他的布雷计划,但再次遭到否决。 12月,英国和法国开始计划援助芬兰,他们计划将部队登陆在挪威的纳尔维克,然后穿越瑞典进入芬兰,这也将使盟军得以占领瑞典的铁矿区,这个计划获得张伯伦和哈利法克斯的支持,他们希望获得挪威的合作,这样可以解决一些法律问题,但向此二国发出的严厉通告只得回负面反应,远征计划仍然继续进行,但因芬兰在3月求和导致理由消失。 [编辑]计划阶段 1939年12月14日,在相信盟军可能威胁铁矿来源后,希特勒下令国防军最高统帅部草拟入侵挪威计划,此草拟计划只预计投入一个师的兵力。 在1月14日-19日,德国海军研究出草拟计划的加强版,他们决定有两项关键要素,第一是偷袭,以减少挪威的抵抗和英国的干预,第二是用军舰,而非较慢的商船,运送部队,这使得同时占领所有目标成为可能,因为运输船受到航程限制。新计划将投入一个军的兵力,包括一个山地师,一个空降师,一个摩托化步兵旅,和两个步兵师,这些部队的任务目标是: 挪威首都奥斯陆及周边城市 此计划亦要求快速捕获丹麦和挪威的国王,希望可以因此迫使对方投降。 1940年2月21日,行动指挥权交给尼古拉斯·冯·法尔肯霍特将军(Nikolaus von Falkenhorst),他在一战时曾在芬兰作战,因此熟悉极地作战,不过他只有地面部队的指挥权,虽然希特勒是希望统一指挥。 1940年1月27日,最终的计划被命名为威瑟堡(Weserübung),由德国第21军团领军,其内包含德军第三山地师和另外五个步兵师,后者全部未曾上过战场,此计划的第一梯队包含三个师,剩下的留待第二波,有三个伞兵连用于占领机场,德军第二山地师后来也被加入作战。 原计划是入侵挪威和以外交手段取得丹麦机场,但希特勒在3月1日指示两者皆入侵,这是因为德国空军以防空预警为由坚决要求占领战斗机基地,为了入侵丹麦而编成的第16军,包含2个步兵师和第11摩托化步兵旅,整个行动将由空军第10军支援,由大约1000架各式飞机组成。 [编辑]前奏 在2月时,英国的哥萨克号驱逐舰(HMS Cossack)违反挪威中立在挪威领海登上同样违反挪威中立的德国运输舰阿尔特马克号(Altmark),并释放约300名英国战浮,希特勒视此为英国有意违反挪威中立的明显讯号,因此更坚定了侵略的决心。 3月12日,在冬季战争已进入尾声时,英国终于决定派遣远征军前往挪威,远征军在3月13日开始上船,但因冬季战争的结束而被叫回且行动取消,作为替代,英国内阁决定开始在挪威海域布雷,然后再登陆部队。 第一批德国侵略船团在4月3日出发,一艘英国驱逐舰在4月8日开始在挪威海域布设第一颗水雷,4月9日德国的入侵开始。 在战略上,丹麦比较不那么重要,除了做为对挪威作战的集结区外,当然做为一个与德国接壤的国家还是必须受到一些控制。此国国土小且相对平坦,是德国陆军作战的理想地点,丹麦的弱小陆军没太多成功抵抗的可能,一些丹麦部队在清晨与德军接战,损失了一些人。 1000名德国陆军从哥本哈根港口登陆后,一支国王皇家卫队分遣队与他们接战,没打几发子弹,就有几个分队的He 111轰炸机和Do 17轰炸机呼啸过天空,面对德国空军明显意图轰炸哥本哈根平民的恐吓,年迈的国王几乎是立刻投降,换取对国内事务的自主权,结果是独特温和的丹麦被占领时期,特别在1943年夏之前,同时也延后了对丹麦犹太人的逮捕和驱逐到几乎全部撤离至瑞典,在战前估计约有8000名丹麦犹太人中,被驱逐者少于500,失去生命者少于50。 虽然丹麦和其余斯堪的那维亚大至上没什么军事实力,但她们有战略、经济和思想方面的重要性,就如第二位德国全权大使维纳‧贝斯特博士(Werner Best)所称:“丹麦的农业提供了可观的经济援助,也是与瑞典的重要接口”。 挪威对德国之所以重要有两个主要原因:作为海军单位的基地,以骚扰盟军北大西洋航运,挪威北方长海岸线是出动U艇攻击英国北大西洋商船的极好地点,和确保经由纳尔维克的瑞典铁矿运输顺畅。 入侵挪威任务交由尼古拉斯·冯·法尔肯霍特将军(von Falkenhorst)率领的第21军团负责,包含以下主要部队: 德军第一阶段登陆地点 德军第163步兵师 德军第69步兵师 德军第169步兵师 德军第181步兵师 德军第214步兵师 德军第3山地师 德国入侵部队分成多部由不同船团运载: 战斗巡洋舰SMS Scharnhorst号和Gneisenau号远距掩护,10艘驱逐舰运载艾都华‧迪尔特(Eduard Dietl)将军率领的2000山地部队前往纳尔维克(Narvik)。 重巡洋舰Admiral Hipper号和4艘驱逐舰和登陆部队1700人前往特朗赫姆(Trondheim)。 轻巡洋舰Köln号和Königsberg号,炮术训练舰Bremse号,运输舰Karl Peters号,2艘鱼雷艇,5艘摩托鱼雷艇和登陆部队1900人前往卑尔根(Bergen)。 轻巡洋舰Karlsruhe号,3艘鱼雷艇,7艘摩托鱼雷艇和登陆部队1100人前往克里斯蒂安桑(Kristiansand) 重巡洋舰Blücher号,重巡洋舰(前袖珍战舰)Lützow号,轻巡Emden号,3艘鱼雷艇,8艘扫雷舰,和登陆部队2000人前往奥斯陆。 4艘扫雷舰和登陆部队150人前往艾格桑(Egersund)。 奥斯陆峡湾和奥斯卡要塞 一门放在奥斯卡博格要塞的280毫米炮,是其中一门击沉德国重巡洋舰布吕歇尔号的大炮 1940年4月8日傍晚挪威巡防艇Pol III号发现北上中的德国第五战斗群,在与德军短暂接火后被俘虏,她的船长是挪威在这场战争的第一个牺牲者。 除了奥斯陆和克里斯蒂安桑,所有德国船团皆在预定时间完成登陆,在克里斯蒂安桑他们在早上10点才成功突破岸防,比预定时间慢了6小时。 1940年4月9日,德国第五战斗群以重巡Blücher号为首沿着奥斯陆峡湾北上,在0515小时接近位于峡湾最窄处的奥斯卡博格要塞(Oscarsborg Fortress)时,Blücher号被岛上已有48年历史的德国制老旧大炮命中,之后机房又吃了两枚40年前制的鱼雷失去控制,0623小时Blücher号翻覆沉没,其上2202名船员和战斗人员中有830名死亡,船团的其余船只因误以为Blücher号撞到水雷因而让部队提早上岸,这确保了奥斯陆不至于在清晨受到攻击。 此延误使挪威皇室和国会有足够的时间带着国宝和黄金一起转进。挪威从未向德国投降,而吉斯林(Vidkun Quisling)政府未获合法地位。因此挪威不属于被征服国家,能够以盟军的身份参战。 威瑟堡行动的其中一个重要部份是用伞兵进攻奥斯陆和斯塔万格附近的机场,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空降作战,其中进攻奥斯陆福尼布(Fornebu)机场的计划险些变成德军灾难,第一批运载340名伞兵的29架Ju-52因天候不良撤回,后续机队也因此被命令撤回但因沟通不良仍然继续前进,但因福尼布机场几乎没有什么防御,因此仍然成功降落并占领,随着德军不断从机场抵达,奥斯陆在中午沦陷。 哈康国王和国会先德军一步向北转进,吉斯林(Vidkun Quisling)成为历史第一个用无线电宣告政变的人。 盟军援军部队4月14日开始在挪威各处抵达,但因主要港口皆控制在徳军手上,重武器和后勤运送都出现困难,但盟军仍能夺回主要目标纳尔维克,并将港口完全破坏。 6月7日哈康国王和国会转进英国成立流亡政府,6月9日盟军最后在纳尔维克的部队完成撤离,次日挪威沦陷。此次作战耗费德国两个月的时间,是二战被德国侵略的国家中支撑第二久的国家,第一是苏联。

     6 ) 在血染的岁月,走入严冬

    战争中个人是履行国家意志的工具,但他们归根结底是人,有喜怒哀乐和自己的苦恼和理由。

    历史用巧合反驳了时代,虽然孤证不立:妖魔化宣传的破除是前提,可用的语言是必要的,个人情感和思想的坦露是关键的,文化的差异造成隔阂但也成为交流的资源。

    几场博弈都相当精彩,先放下唯一一支枪的上尉是一位生活中的败者,人性上的英雄。服从命令是军人的本职,但没有任何命令要求他们成为朋友。法西斯年轻狂热者多数时候是昏迷的,期间坏掉的胳膊被截肢,希特勒的传记也被当木材烧掉,付出这种代价后这个德国年轻人的生命被拯救,这是最好的隐喻。

    大个子最终没有逃出宿命,史密斯没能登门拜访,德国上尉没有回答留在挪威的理想问题。他们无法逃离时代,这是最大的悲哀。影片结尾,英国军官的目送是他对曾经敌手至高的尊敬和友善。

    在那个血染的岁月,头也不回地走入白色的严冬。

    大厦将倾之时,顶梁者有二。

    漫画中是另一种真实。

    极光之下的《飞跃彩虹》,是属于他们的颂歌。

    永别了,武器!去他的战争!

     7 ) 天地皑皑中的人性之光

    是在家里电视的电影库翻到这部电影的,在整个页面标示需要收费的电影中,它免费的一枝独秀,也许是这个别树一帜的名字,也许是同样的2023年的冬日天气,我点开了这部电影。

    在小段文字的背景介绍后,映入眼中的是无穷无尽的白。偶尔的,在冷硬的白中刺出一块铁黑的山体。一切似乎都诉说着这里是个笼罩在大自然严酷之手下的无人之境。

    一架坠毁的冒着白烟的飞机,三个小人从里面跳将出来,机尾的倒万字符和几句德语对话显示了他们的身份——德军轰炸机飞行员。这个小群体在茫茫白雪中显得那么渺小,无论是如同凶兽残骸一样坠毁在雪地里的飞机亦或是驾驶这战争机器大开杀戒的人类。暴风吹起粗粝的雪沙,他们不知所措地张望着冰天雪地,犹如一碗水里漂浮的蚂蚁。

    然后他们找到了小木屋,和两个同样坠机的英国人呆在一起。严酷自然环境对生存提出了迫切需求并迫使双方暂时把战争、民族仇恨等意识形态的东西放在一边,首先考虑考虑物质基础类的问题。

    令人感慨的是,尽管偶有擦枪走火,德国人和英国人始终遵循着《日内瓦公约》和基本的道德原则礼貌地对待着敌人。他们分享为数不多的食物,照料得了坏疽的德国下士,两位长官尽力约束着下属。

    比较好笑的是。在电影前段,英国人和德国人都对彼此怀有戒心之时,双方的互相挤兑。比如吃饭时德国人在寒冷的小木屋里脱下大衣穿上军装,而英国人也不甘落后,又如英国机枪手要上厕所,德国兵故意衣装单薄地跟出来展示自己不怕冷的实力。

    英国上尉和德国上尉的唇枪舌剑也十分有趣。

    英国人说你们德国人为什么要侵略波兰,德国人说你们英国人拿着枪和Bible就殖民全世界。

    英国人说按照日内瓦公约你们要给俘虏提供食物和活动场地,德国人说你们我们吃一样,然后德国上尉猛地拉开小木屋,展示门外的狂风暴雪说欢迎来到美丽的挪威乡村。

    在战争这巨大的鸿沟外,德国上尉和英国上尉还存在阶级身份之差。当他们烹制英国机枪手猎来的兔子时,英国上尉说他是第一次做饭,德国上尉忍不住问你不帮妈妈做饭吗?英国人说他妈妈也从不做饭。在喜不喜欢每天准时做饭的老婆上两人的观点也不尽相同。很明显这是一个中产家庭出身的儿子和一个普通工薪家庭的儿子。

    不过似乎一切的裂隙都被茫茫风雪所暂时遮掩,几个人在相处中产生了越来越密切的联系,影片的小高潮在他们帮德国兵截肢后决定喝木屋里找到的酒,酒精彻底融化了几人的隔阂,他们开始畅谈理想、亲人。

    在英国机枪手不成腔调的over the rainbow歌声中,四个人站在黑暗中凝望着亮绿色魔幻的极光,本是敌人的四个人诡异而和谐的站在一处。此刻,这个小木屋仿佛也是一个出超现实,跃然彩虹之上的应许之地,包裹着四个人小小的安宁。

    第二天,在挪威兵射杀大个子德国兵的子弹中,战争又回来了。围绕着众人的仍是狰狞的现实,几天前暴风雪里激发出的人性之光如此脆弱,若不是摆满木屋的新死者的素描画,几乎使人无法想象它曾经存在。然而它毕竟产生了影响 ,电影的结尾,两位上尉在战后以朋友的身份再见。

    也许在所有黑暗之下都沉睡着人性之光,只需要一些特殊的催化剂就能改变麻木、冰冷的心灵。战争从来都不是每一个普通人的错,2023年,愿世界和平。

     8 ) 战争与和平

        《战友》有另一个译名叫《白色严冬》,也许更能反映影片的基调。影片告诉我们,在残酷的生存压力的挑战下,什么主义都是无用的,什么信仰都是虚无的,为了无用的主义和虚无的信仰发动的战争无疑是可笑的,没有什么比活下去更重要。一本《我的奋斗》成为可笑战争的代表,被撕来擦屁股,被用来烧火,从书被扔进火炉的那一刻起,什么国家,什么战争,都随之灰飞烟灭、化为灰烬,剩下的只有人性,和为生存而奋斗的“我们的奋斗”。影片甚至加入了悬疑的色彩,当一支军队从挂着希氏照片的营房出发,戴着貌似纳粹的帽子,搜寻被困于雪域荒原的士兵时,当瞄准器的准星在“哈利波特的战友“和“德国企业家”之间来回选择时,我们不禁为他们担心,但最终德国人还是为战争付出了代价,影片在令人揪心的氛围中走向了尾声,字幕中两人若干年后的重聚,也许有许多感伤需要倾诉,希望战争不要再来,

     短评

    傳統反战片套路,幾個軍中美男一路搞笑化敵為友最後劇情需要默默殺幾個主角給你看看戰爭的厲害…一起唱一首 Imagine,誰也不要愛國,誰也不為誰去死多好。冷幽默,英德陣營各種對罵槽點爆棚。David Kross和Rupert Grint都超可愛。

    5分钟前
    • 席德
    • 力荐

    这部电影的好在于你愿不愿意思考回味,战争中何为敌人何为友谊,信仰和国家不过是一种傻乎乎的政治工具,支配你去干一些所谓的正确的杀戮之事,这个根据真实事件的故事后劲太足了,尽管过程还是显得颇为平淡。美丽的挪威雪景,北极光和《Over The Rainbow》,鲁伯特唱跑调了依旧那么动人。★★★

    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看看冬奥冠军国挪威的电影,太高于预期了。罗恩在极光下唱over the rainbow孤独浪漫可以入年度场景了。

    11分钟前
    • 铅纸鹤
    • 力荐

    四星+,战争+寒冬居然讲温情。可以跟电影《第四十一个》对照看立意仿佛。自然困境另辟一处战争里的孤岛,以助情谊滋生。阶级立场退后,活下来成了共同的第一目的。

    12分钟前
    • 珍妮的肖像🦄
    • 推荐

    很普通的剧情,整个故事既关于友谊关于求生,也关于寻找自我。刚开始英国佬和德国佬的嘴炮超级精彩,虽然两方间关系压抑紧绷,但看起来一点也不紧张,鲁鲁又是负责搞笑的那个。英国的中尉好帅啊啊啊!Ps:一部全是男人的片子没有基情怎么好意思,所以英国和德国的两个中尉到最后好基友一辈子了(别闹

    15分钟前
    • 生煎馄饨秃子
    • 力荐

    本该是沉重的题材 鲁萌帅萌帅的表情以及穿起连体服后的各种动作都给整部片提升喜感 脱离罗罗的好演技 有紧张 有温情 也有微笑

    20分钟前
    • 左左非子
    • 力荐

    这是一部安静异常的二战电影,挪威白雪皑皑的山上,两组互相被击落的英德飞行员意外碰到一起,为了抵御严酷的天气,为了生存,两组战场上的敌人,从相互敌对到相互扶持,握手言和,即便是严酷的寒冬,也有了一丝暖意。五个人,简单的故事,却也讲的温暖人心,有趣。

    22分钟前
    • 申由己
    • 力荐

    虽然猜到了会是be,但大个子最后被狙了还是很惋惜了一下。 战争毁灭人性。

    23分钟前
    • 樱桃肉圆子
    • 力荐

    看过第三遍,仍然好评。英国人的骄傲倔强和德国人的拘谨刻板,以及双方都有的顽固,民族性的碰撞太鲜明了。狭小的木屋内剑拔弩张的对峙,斗智斗勇,逐渐融化的冰雪和敌意,友谊跨越了隔阂,善良人性战胜了国家战争和政治龃龉,却无法摆脱战争和政治造就的悲剧,令人扼腕。演员都超棒。

    27分钟前
    • Favillae
    • 推荐

    没有魔杖的罗恩,鲁鲁的演技得到更大的提升,果然是与高手过招多了,自己就越厉害了。完全全新的鲁伯特的表演。片子的剧情和矛盾转折很耐人寻味,敌友之间的界线在求生存的时候变得模糊,人性的善良是里面可以看到的闪光点,但敌友的界线不会就此擦去,那颗子弹将他们拉回现实。

    32分钟前
    • 神仙怕左手
    • 推荐

    剧情极简,实用英语小学水平全程无字幕看完无障碍;元首签名版《我的奋斗》作为生活物资灰飞烟灭,昭示着战争只是统治阶级达到目的的手段,“人是万物的尺度”。人们需要很多力量,很多傲气,或者很多爱,才能相信人的行动是有价值的,相信生命胜过死亡。而今内卷化的社会现状,何尝不是另一种形态的残酷战争,找几个靠谱的同伴组团打怪才能活得好活得长。

    36分钟前
    • 夏季的天空
    • 推荐

    想把中国和日本跟里面的英国和德国对号入座,结果发现日本人不配如果是日本人的话,一给他机会就会杀掉对方,饿了就吃人肉,战后不但否认所有卑劣行径,还会私下感叹人肉好吃,吹嘘自己吃肉的美感,然后向后代吹嘘自己多勇敢敢吃人肉。

    37分钟前
    • jacky
    • 还行

    残酷的战争,以后抵制一切战争类游戏。

    40分钟前
    • hhj
    • 力荐

    一部特别简单的电影,简单到影片中甚至没有复杂的色彩,充斥着画面的,是天地之间的白雪皑皑。

    42分钟前
    • 杨大志°
    • 推荐

    没有明星的故事很值得细细品味!景色和故事也很合拍,冷色调的严冬有股残酷的美!

    45分钟前
    • 蓝色啄木鸟
    • 推荐

    今年看过的和《我们的父辈》并称最好的两部战争片,竟然是挪威人拍的。冰天雪地的挪威木屋里斗智斗勇的那几幕既张力十足,又幽默搞笑。德国人的古板内秀和英国人的装蛋二逼都还原的不错。最后补充,把这纯爷们的一部片子硬和腐联系起来的人,全部拖出去用鲁格P08给枪毙了!

    46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力荐

    国内导演们是不是应该学习一下,给你一片雪地和几个人,应该怎么拍出人类的情绪。

    50分钟前
    • 小米=qdmimi
    • 推荐

    战争与和平

    51分钟前
    • 逍遥散
    • 力荐

    乌鸦站在猪背上 谁也别嫌谁黑 | 好笑的是居然是挪威制片,其实两家想的都是你的那些资源

    55分钟前
    • 地铁里的季风
    • 推荐

    故事和表演都非常出色 针对人性和战争的思考 只靠5个角色外加一间破败的小屋就能深度完成 远比那些史诗范儿的大片靠谱

    56分钟前
    • 请你吃童话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